供排水管網是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整座城市的供水、排水的任務,是城市的地下“脈絡”和不可或缺的“生命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管網也不斷地擴大規模,2020年我國城市供水管道總長度為100.69萬公里,比2019年增長了近9萬公里,同比增長9.44%。城市用水量的需求顯著增加,給市政供水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統計顯示,2019年全國城市、縣城公共供水管網漏水量近百億噸,這相當于700個西湖的蓄水量。此前,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和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但一些城市供水管網因跑、冒、滴、漏等原因造成的水資源浪費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供水管網漏損率仍舊在30%左右。
由于市政供排水管網一般最淺的地方要求是管道頂距地面0.9米,且地下管網錯綜復雜,受技術和供排水管網環境限制,僅靠人工難以實時監測排查,自行找出漏水點。作為城市的地下“脈絡”和不可或缺的“生命線”,如何提升供排水管網管理水平備受關注。
漢威城市生命線
供排水安全解決方案
漢威城市生命線供排水安全解決方案,利用城市現有的供排水數據資源,搭建無縫聯接、高度融合的數據中心,實現將現有供排水業務系統向一體化融合平臺進行資源整合,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仿真等新一代技術,研究制定市政管網智慧化監測的相關標準,實現地下供排水管網實時感知和動態監控。
借助三維可視化和仿真模擬技術,全面實現城市地下管網的三維顯示與管理,通過物聯網在線監控與物聯網傳輸技術,實現水情、雨情、工情、水質、視頻、運維事件、監管考核等應用數據的一張圖展示。供排水調度、巡檢養護、積水內澇、管道爆炸、地下空洞塌陷、水體污染、雨污混接等業務專題分級、精細化治理,全面掌握地下管網負荷運行情況和管網自身健康狀況,由被動化管理向主動、智能化管理轉變,有效提升管網安全管理水平,做到管網運行的“實時可見”。
管網風險評估
根據設置的管網環境、管材、服役年限、防腐情況、壓力等級、滲漏發生次數、設備維修次數、爆管次數等數據,對供排水管網進行評分并根據評分情況對管網進行分級,實現對管網健康狀況的評估、快速定位風險管網及生成管網養護建議。
異常預警
利用流量計、液位計、雨量計、壓力表、水質儀等監測設備,足不出戶即可全面掌握供排水管網溢流、入流、滲透、堵塞、爆管、內澇、地下空洞塌陷等潛在風險,為監管部門提供一雙“慧眼”。
災害演進評估
基于管網數據、空間數據、專題數據及管網實時監測數據,通過仿真模型進行在線模擬分析,實現對供排水事故發生后的次生衍生災害及其發展變化趨勢進行演化和評估。
輔助決策支持
通過駕駛艙、實時查詢、智能報表等豐富的展現手段,將工程規劃、管線建設、在線監測、安全預警、應急處置等主題數據進行多維分析,通過科學決策,從而降低未來事故發生的概率。
目前,漢威城市生命線供排水安全解決方案已在興義市成功應用并獲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運用大數據、傳感器、物聯網、三維可視化建模等現代技術管理城市供水管網已經成為現實,實時監測水量變化、尋找漏水點、優化供水水網布局、及時報警提醒,大大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的同時還提高了管理效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83瀏覽量
75596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97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6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