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2020年7月,國際標準組織3GPP宣布R16標準凍結,標志著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完成。
R16標準增加了5G功能,增加了終端節能,基于5G信號的定位和位置服務等新功能,優化終端用戶體驗的同時拓展5G定位應用。
也正是在2020年5G R16標準當中,5G定位被首次納入。
2022年3月,R17完成功能凍結。
R17持續擴展工業物聯網技術,并進一步完善定位技術,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時縮短時延。提高定位效率以擴展容量,實現更優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輔助定位性能。
5G R17標準預計將于2022年6月凍結。
2021年4月,在3GPP第46次PCG會議上,正式確定5G演進標準名稱為5G-Advanced。R18是5G-Advanced的第一個版本。
未來,5G R18標準將進一步推動5G定位技術的升級。
精準室內定位主要的指標就是定位精度,5G定位在3GPP R16版本發布,室內定位精度目標3米@80%。R17發布的目標在1米(室內),未來還將實現亞米級定位,即小于1米。
在日前舉行的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無線網絡室內數字化產品線總裁陳傳飛和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副總裁胡春哲就5G室內定位的話題做了精彩分享,并與包括電子發燒友網在內的部分行業媒體進行問答交流。
華為高管表示,目前整個產業界對于5G定位的商用在三個方向開展工作:標準、產業、解決方案。
標準的推進速度比較快,全球產業鏈都在共同推進,包括定位的精度,終端的功耗這些關鍵的痛點;產業鏈方面,5G的定位怎么跟現有的產業鏈快速銜接;通過解決方案直面現有的定位技術存在的痛點和問題。
首先,一套針對企業內的5GtoB網絡,應當既能解決通信問題,也能實現定位功能。
其次,在場景化方面,特別是高精類的制造企業進行7×24小時運轉,要求定位網絡的高可用性。同時, 企業也會要求測量數據不出園區。此外,還有開放性要求。
總之,它會是一個室內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華為提供從終端的模組到無線的接入網絡、到核心網再到平臺的能力,并且提供電信級商用可靠的應用。
對于5G室內定位技術,華為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
華為高管介紹 ,在5G室內定位測量方面,我們在傳統的UTDOA、場強、指紋定位基礎上解決了兩大業界難題,采用人工智能的兩大算法:1.RadioSLAM指紋自動生成的技術;2.免信標部署。
核心網在定位里面主要解決兩大關鍵的功能:1.定位信息的存儲。2.定位信息的解碼+計算。此外還會對外提供一些開放的接口。
室內定位主要是三種技術:三角定位,通過時間差來進行定位;指紋,先對室內進行2×2方格的劃分面積,在這個面積內用人工的方式一對一、點對點地去采集相關的指紋信息;場強定位,以功耗為依據。
對于指紋采集來講,存在成本高、準入困難,以及部署的便捷性問題。如果放一個信標,這個信標本身的供電就是難題,把它懸在空中或是擱在地上都不適合,對企業的生產造成干擾。那么有沒有辦法既可以自動測量,也可以不用信標?華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對于室內定位的測量困難,華為提供RadioSLAM解決方案,從LOS到NLOS全場景通用。由于利用了AI技術,只需非專業人士使用測量終端即可完成信息采集。采集結束以后,利用華為專有的圖優化和遺傳算法可以自動進行指紋優化,并且在網絡的設備部署發生了變化,設備老化,以及功率發生變化進行調整的時候,可以進行自動修正。
通過AI算法來自動修正到達時延誤差,而不需要使用信標。這里主要是兩類聚合技術,即分類層聚合技術,對數據進行初步歸類。以及歸類后用人工智能和聚合算法形成聚合層。
尤其針對LCS大區集中部署、定位信息集中采集并存放于本地、高精計算場景(數據采集與計算結果都需放在本地)等典型場景,華為采用5G公網專用風箏方案,結合LCS不同區域的部署位置,用一張網絡共享技術進行部署解決。
5G定位系統還開放了一些標準化的接口,目前,華為與上海移動產業研究院、深圳的北斗定位平臺,以及中海達服務平臺都開放了類似的接口。
同時華為也有自己融合定位的平臺,服務于合作伙伴,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解決方案初期的研發、定制。
綜合來看,華為5G室內定位解決方案包含無線LampSite EE(Enterprise Edition)和入駐式5G核心網LCS(Location Service)模塊,第三方定位平臺或應用通過與核心網LCS標準化開放接口對接,向企業提供定位服務。該解決方案提供UTDOA(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無線指紋和場強三種定位技術,滿足LOS和NLOS不同場景定位需求。華為通過RadioSLAM(Radio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和AI大數據聚類時延修正算法兩大創新技術,實現定位指紋庫自動生成和UTDOA定位免信標時延修正,解決人工指紋采集和信標部署兩大推廣難題。
其中包括RedCap,即Reduced Capability。它是3GPP在5G R17階段,專門立項研究的一種新技術標準。RedCap理論支持的下行在單鏈路20MHz帶寬下可達85Mbps。RedCap在帶寬、吞吐率方面低于eMBB,遠高于LPWA。在功耗和成本方面高于LPWA,但遠低于eMBB。面向物聯網中高速連接,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工業無線傳感器、視頻監控等應用場景。
據悉,RedCap模組的價格將是5G模組的十分之一,低至百元左右。
另一類是用于純定位的低功耗LPHAP。這款定位芯片的成本預計將在數美金。
去年9月,智聯安5G LPHAP低功耗高精度定位芯片MK8510首次亮相,將于2022年正式面世。
據介紹,MK8510是智聯安科技自主研發的一款5G高精度、超低功耗蜂窩定位芯片,可通過5G宏站、室分一張網,實現室內外融合的高精度定位需求。
MK8510芯片具備5G LPHAP低功耗高精度定位能力,支持N41,N77,N78,N79頻段,上行100MHz定位信號發射,定位精度可達0.5m CEP 90% @LOS@100MHz,為定位專門優化RF設計,支持全向發射。此外,智聯安特有的低功耗控制技術,極致降低定位功耗,6秒定位1次,可實現1000mAh電池續航12個月。MK8510支持大多數物聯網應用場景,提供超長時間休眠模式,靜止時可自動休眠。
當前,工信部信通院牽頭成立了5G定位產業工作組,包括芯片、模組、終端、網絡、平臺、地圖、應用、行業客戶等共同探討5G定位技術的推廣應用。
在價格方面,5G定位芯片極具價格優勢,或將令行業快速崛起。
小結:
自5G商用以來,5G應用的邊界正在被拓展,5G定位功能就是其中一個推動力,隨著國內廠商的密切跟進與大力投入,5G定位芯片和產業鏈有機會成為繼NB-IoT之后,又一個中國廠商高度且積極參與、把握主動權和話語權的物聯網大市場。
R16標準增加了5G功能,增加了終端節能,基于5G信號的定位和位置服務等新功能,優化終端用戶體驗的同時拓展5G定位應用。
也正是在2020年5G R16標準當中,5G定位被首次納入。
2022年3月,R17完成功能凍結。
R17持續擴展工業物聯網技術,并進一步完善定位技術,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時縮短時延。提高定位效率以擴展容量,實現更優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輔助定位性能。
5G R17標準預計將于2022年6月凍結。
2021年4月,在3GPP第46次PCG會議上,正式確定5G演進標準名稱為5G-Advanced。R18是5G-Advanced的第一個版本。
未來,5G R18標準將進一步推動5G定位技術的升級。
精準室內定位主要的指標就是定位精度,5G定位在3GPP R16版本發布,室內定位精度目標3米@80%。R17發布的目標在1米(室內),未來還將實現亞米級定位,即小于1米。
5G定位商用,推進5G產業發展
在日前舉行的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無線網絡室內數字化產品線總裁陳傳飛和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副總裁胡春哲就5G室內定位的話題做了精彩分享,并與包括電子發燒友網在內的部分行業媒體進行問答交流。
華為高管表示,目前整個產業界對于5G定位的商用在三個方向開展工作:標準、產業、解決方案。
標準的推進速度比較快,全球產業鏈都在共同推進,包括定位的精度,終端的功耗這些關鍵的痛點;產業鏈方面,5G的定位怎么跟現有的產業鏈快速銜接;通過解決方案直面現有的定位技術存在的痛點和問題。
5G室內定位有哪些關鍵技術?
首先,一套針對企業內的5GtoB網絡,應當既能解決通信問題,也能實現定位功能。
其次,在場景化方面,特別是高精類的制造企業進行7×24小時運轉,要求定位網絡的高可用性。同時, 企業也會要求測量數據不出園區。此外,還有開放性要求。
總之,它會是一個室內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華為提供從終端的模組到無線的接入網絡、到核心網再到平臺的能力,并且提供電信級商用可靠的應用。
對于5G室內定位技術,華為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
華為高管介紹 ,在5G室內定位測量方面,我們在傳統的UTDOA、場強、指紋定位基礎上解決了兩大業界難題,采用人工智能的兩大算法:1.RadioSLAM指紋自動生成的技術;2.免信標部署。
核心網在定位里面主要解決兩大關鍵的功能:1.定位信息的存儲。2.定位信息的解碼+計算。此外還會對外提供一些開放的接口。
室內定位主要是三種技術:三角定位,通過時間差來進行定位;指紋,先對室內進行2×2方格的劃分面積,在這個面積內用人工的方式一對一、點對點地去采集相關的指紋信息;場強定位,以功耗為依據。
對于指紋采集來講,存在成本高、準入困難,以及部署的便捷性問題。如果放一個信標,這個信標本身的供電就是難題,把它懸在空中或是擱在地上都不適合,對企業的生產造成干擾。那么有沒有辦法既可以自動測量,也可以不用信標?華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對于室內定位的測量困難,華為提供RadioSLAM解決方案,從LOS到NLOS全場景通用。由于利用了AI技術,只需非專業人士使用測量終端即可完成信息采集。采集結束以后,利用華為專有的圖優化和遺傳算法可以自動進行指紋優化,并且在網絡的設備部署發生了變化,設備老化,以及功率發生變化進行調整的時候,可以進行自動修正。
通過AI算法來自動修正到達時延誤差,而不需要使用信標。這里主要是兩類聚合技術,即分類層聚合技術,對數據進行初步歸類。以及歸類后用人工智能和聚合算法形成聚合層。
尤其針對LCS大區集中部署、定位信息集中采集并存放于本地、高精計算場景(數據采集與計算結果都需放在本地)等典型場景,華為采用5G公網專用風箏方案,結合LCS不同區域的部署位置,用一張網絡共享技術進行部署解決。
5G定位系統還開放了一些標準化的接口,目前,華為與上海移動產業研究院、深圳的北斗定位平臺,以及中海達服務平臺都開放了類似的接口。
同時華為也有自己融合定位的平臺,服務于合作伙伴,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解決方案初期的研發、定制。
綜合來看,華為5G室內定位解決方案包含無線LampSite EE(Enterprise Edition)和入駐式5G核心網LCS(Location Service)模塊,第三方定位平臺或應用通過與核心網LCS標準化開放接口對接,向企業提供定位服務。該解決方案提供UTDOA(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無線指紋和場強三種定位技術,滿足LOS和NLOS不同場景定位需求。華為通過RadioSLAM(Radio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和AI大數據聚類時延修正算法兩大創新技術,實現定位指紋庫自動生成和UTDOA定位免信標時延修正,解決人工指紋采集和信標部署兩大推廣難題。
5G定位產業鏈起飛
在5G標準不斷演進的同時,面向不同應用的5G定位芯片也在著手研發推進當中。其中包括RedCap,即Reduced Capability。它是3GPP在5G R17階段,專門立項研究的一種新技術標準。RedCap理論支持的下行在單鏈路20MHz帶寬下可達85Mbps。RedCap在帶寬、吞吐率方面低于eMBB,遠高于LPWA。在功耗和成本方面高于LPWA,但遠低于eMBB。面向物聯網中高速連接,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工業無線傳感器、視頻監控等應用場景。
據悉,RedCap模組的價格將是5G模組的十分之一,低至百元左右。
另一類是用于純定位的低功耗LPHAP。這款定位芯片的成本預計將在數美金。
去年9月,智聯安5G LPHAP低功耗高精度定位芯片MK8510首次亮相,將于2022年正式面世。
據介紹,MK8510是智聯安科技自主研發的一款5G高精度、超低功耗蜂窩定位芯片,可通過5G宏站、室分一張網,實現室內外融合的高精度定位需求。
MK8510芯片具備5G LPHAP低功耗高精度定位能力,支持N41,N77,N78,N79頻段,上行100MHz定位信號發射,定位精度可達0.5m CEP 90% @LOS@100MHz,為定位專門優化RF設計,支持全向發射。此外,智聯安特有的低功耗控制技術,極致降低定位功耗,6秒定位1次,可實現1000mAh電池續航12個月。MK8510支持大多數物聯網應用場景,提供超長時間休眠模式,靜止時可自動休眠。
當前,工信部信通院牽頭成立了5G定位產業工作組,包括芯片、模組、終端、網絡、平臺、地圖、應用、行業客戶等共同探討5G定位技術的推廣應用。
在價格方面,5G定位芯片極具價格優勢,或將令行業快速崛起。
小結:
自5G商用以來,5G應用的邊界正在被拓展,5G定位功能就是其中一個推動力,隨著國內廠商的密切跟進與大力投入,5G定位芯片和產業鏈有機會成為繼NB-IoT之后,又一個中國廠商高度且積極參與、把握主動權和話語權的物聯網大市場。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627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5瀏覽量
375965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34 -
NB-IoT
+關注
關注
412文章
1448瀏覽量
1848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利爾達出席華為RedCap(5G輕量化)產業峰會,協同加速產業繁榮
//近日,利爾達作為行業領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受邀參加了在蘇州華為研究所舉辦的RedCap(5G輕量化)產業峰會。此次峰會匯聚了中國信
Cat.1網絡會取代NB-IoT技術嗎?
自2020年5月NB-IoT被納入5G標準后,NB-IoT技術的生命周期和應用場景都得到了極大擴展,行業應用前景和應用空間潛力可觀。
??但近兩年,伴隨著Cat.1網絡的迅速串紅,“
發表于 06-04 06:17
深入解析NB-IoT與LoRa的區別與應用
本文深入比較了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和LoRa(Long Range)這兩種物聯網通信技術。首先介紹了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包括網絡基礎、傳輸距離
IoT設備物聯網通信選型指南:NB-IoT、LTE-Cat.1與LTE-M
NB-IoT網絡組成包括 NB-IoT終端、NB-IoT基站、NB-IoT分組核心網、IoT連接管理平臺和行業應用服務器。
發表于 03-13 13:46
?2010次閱讀
美格智能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組SRM813Q驗證,推動5G輕量化全面商用
了堅實的基礎。憑借輕量化的5G RedCap模組,我們將為物聯網中高速業務場景提供支持,賦能應用創新,推動5G技術在更多行業落地。”
作為5G
發表于 02-27 11:31
nb-iot單燈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nb-iot單燈控制器有哪些優點?
nb-iot單燈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nb-iot單燈控制器有哪些優點? NB-IoT單燈控制器是一種基于窄帶物
什么是NB-IoT模塊?什么是4G模塊?NB-IoT模塊與4G模塊之間的區別
什么是NB-IoT模塊?什么是4G模塊?NB-IoT模塊與4G模塊之間的區別 怎么選擇呢? NB-IoT模塊和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