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汽車行業就陸續出現了芯片短缺的問題,首先是沃爾沃停掉了在美國和中國的生產線,其次斯巴魯就全面停掉了生產線。
那么今年汽車芯片短缺的原因是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下原因:
1.首先是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多家芯片廠商迫不得已停工。原本疫情后汽車的銷售需求縮減,芯片訂單就更加變少了,然而在下半年市場反彈超出預期,芯片的需求激增,芯片供不應求。
2.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都興起了遠程辦公,這使得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加,而電子產品也需要大量的芯片,與車規級芯片相比電子產品的芯片制作更容易,所以很多產商轉向生產電子產品芯片,大大減少了汽車芯片的產量。
3.汽車行業的芯片大部分都依賴于進口,而海外的疫情發展勢頭依然很不樂觀。
審核編輯:姚遠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01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72瀏覽量
434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大陸集團計劃拆分汽車業務并獨立上市
,并預計在2025年4月25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獲得最終決議。大陸集團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汽車業務的拆分工作,使其以一家全新的歐洲公司形象亮相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 值得注意的是,拆分后的汽車業務將以一個全新的品牌進行獨立運營。
長安汽車亮相2024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
近日,2024裝備制造業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行,長安汽車總裁王俊以“共筑智能出行新生態 引領數智變革新時代”為題向大會作主題報告。
淺析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及對策
安科瑞 程瑜 187 0211 2087 摘要:新能源汽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在推廣和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其中較為突出的是火災問題。因此,通過分析新能源汽車火災的主要原因和特點,提出
華為汽車業務的企業價值達到1152億元
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布局再傳捷報,其專為汽車業務設立的深圳引望智能技術公司,企業價值已飆升至驚人的1152億元,彰顯了華為在電動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與市場潛力。
芯片制造業缺人?或阻礙AI發展!
來源:滿天芯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人工智能熱潮需要相關芯片產量支持,但要提高芯片產能,目前卻只見擴廠,卻忽略最大阻礙來自專業人力的短缺。 臺積電7月營收同比增近45%至79億美元,大部分是受
工信部:我國芯片自給率僅為10%,面臨結構性短缺挑戰
我國芯片自給率僅10%,顯著短缺影響新能源車產業。專家建議聚焦高端芯片,避免低端競爭,提升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近日,工信部電子五所元器件與材料研究院高級副院長羅道軍在上海舉行的2024中國
新能源汽車是推動上半年韓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因素
7月12日,國際媒體聚焦韓國汽車業,特別是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現代與起亞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顯著投入與成就。這兩大品牌不僅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車型,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成為推動韓國汽車出
14年增長10倍!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增長迅猛,英飛凌汽車芯片助力汽車新品上市
萬輛。2023財年,英飛凌在中國汽車芯片市場的市占率達到14.9%,其中微控制器和功率器件增長是主要驅動力。在過去三年,英飛凌汽車業務全球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3%,2023財年,英飛凌全球汽
沙特阿美入股雷諾與吉利動力總成合資公司,深化能源與汽車業合作
近日,全球石油行業的巨頭沙特阿美公司宣布,將購入雷諾與吉利合資的動力總成公司10%的股份,這一舉動標志著沙特阿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據報道,沙特阿美的此次投資對吉利-雷諾合資公司的估值約為79億美元,進一步彰顯了其對于未來能源和汽車技術融合的堅定信心。
美歐將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工信部承諾加強開放合作
該部門指出,“汽車業是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離不開全球產業鏈的分工合作。無證據下對我國電動車貿采取限制措施不僅違反WTO法規,還會打亂全球汽車產業鏈,破壞消費者權益。”
汽車業成第三大終端市場,半導體銷量激增
這家機構預測,在接下來的十年內,汽車行業對于半導體的需求將持續走高。由于電氣化、自動化以及互聯網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路面行駛中的汽車所需芯片數量正逐年上升。目前第一代電動車型的平均半導體用量約為1000~3500顆。
國資委要求央企獨立考核新能源汽車業務,嵐圖CEO表示深受激勵
他以新能源汽車為例著重強調,盡管國有汽車企業在相關領域的發展仍顯緩慢,但通過優化政策,三家大型央企被要求獨立計算新能源汽車業務績效。
雷軍暫別小米手機,聚焦汽車業務
小米掌門人雷軍通過微博宣布,為了更好地專注于汽車業務,他將把更多精力放在這一領域。同時,集團總裁盧偉冰將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王騰則接任Redmi品牌總經理。這一人事調整旨在更好地推進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車的上市進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