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章鷹)11月3日,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來自安謀科技執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雄昂就最新萬物智能時代的算力挑戰,芯片+軟件耦合應對物聯網需求帶來的架構挑戰進行了詳細解讀。算力演變如何快速跟進智能物聯網和智能車載需求?單一架構如何向多域架構轉變?他做了精彩的分析和解讀,并介紹安謀科技在芯片架構方面最新的產品和思考。
從2000年開始,全球科技領域經歷三個主要的計算時代。PC時代,我們在公司處理文件和數據,造就了微軟和英特爾時代;接著通過PC上網,進入了用戶產生數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CPU+OS以及上層的軟件,計算是一個核心需求,形成了微軟+英特爾聯盟;移動互聯網時代,ARM+安卓,或者ARM+蘋果,把算力放到每個人手中,這時產生的數據不僅是工作記錄、數據庫,還包括越來越多的照片和視頻,同時,攝像頭成為了現實世界和物理世界實現接口的界面。
在數據流上,除了CPU之外,GPU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在未來,在這波智能物聯網推進過程中,萬物互聯整個世界的數字化需要更多的反應,更多的未來是機器產生數據的時代。未來的世界核心還是計算,算力的提升成為每一代技術革命的核心。“Arm CPU、GPU加上工藝的演進,從第一代到iPhone 13,算力提升了300多倍。這里面不僅有工藝提升,CPU提升,還有蘋果支持的NPU算力的疊加和提升。” 安謀科技執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雄昂表示。
圖:電子發燒友拍攝
我們面臨兩大挑戰:
一、基于CPU架構和工藝提升的算力演進日趨緩慢。我們看到更多的提升來源架構和工藝提升,工藝從7nm到5nm,到3nm, 工藝也有極限。整個計算架構的演進必須有新的方法,推進算力的演進。純粹用原來的計算架構,已經沒辦法在現有基礎上再給我們提升上百倍的算力。我們必須用新的方法,新的架構來迎接這些挑戰。
二、整個數據流呈現高密度、實時性、多樣性的特征。以智能汽車為例,智能汽車的感應器處1個、2個、4個和8個不斷演進,高清視頻從2K到4K演進,再加上微波雷達、激光雷達等等,多感知多感應器的數據融合,計算的融合發展,對我們未來的計算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域架構在過去幾年取得飛速發展。域架構如何和現有的CPU、GPU整個計算機體系融合,而不是簡單的加法,這對整個產業特別是計算行業的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謀科技提出超域架構,通過一個新的計算融合架構,既能有高效率的優點,又能提供足夠的通用性。我們看到,在物聯網的計算時代,從智能家居、機器人到車載計算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單一的架構雖然效率很高,但是在應用廣度上和軟件開發上面臨的挑戰。
安謀科技開發了自主的 XPU 架構,以 XPU 自主架構為核心,我們將打造整體集成計算平臺。+XPU融合計算平臺令我們為智能數據流計算提供核動力。
XPU定義全新的融合計算架構,為智能數據流處理提供平臺基礎,即超域,其中主要的核心是高密度數據流處理為中心的核心計算單元,同時部分處理也引入了智能架構。
另外,還可以支持架構擴展進行算力域的支持。XPU 的新系統具有豐富、高效、專用及支持多種產品組合等特性。計算效率;提高部分可以用新的架構提升性能,并且實現超低功耗。
此外,產品涵蓋了多IP的產品組合,包括“周易”NPU、“山海”SPU、“玲瓏”ISP、“玲瓏”VPU等產品線。XPU產品構建出的太陽能可以完美地支持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及新型數據中心等。
“我們通過對ARM、CPU技術的了解和能力,結合了自身在NPU等各方面不斷的投入,以及和產業合作伙伴取得的經驗,加上工具軟件、設計服務,將以可定制化的、應用場景和新的客戶計算的需求為主要,提供一個融合的解決方案。解決IoT行業不同場景的算力需求。”吳雄昂表示。
最后,吳雄昂特別提到,安謀科技和產業鏈上下游一起合作,發起針對新一代NPU的超域架構的開源項目——智能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第一次在NPU處理器的核心指令集上,在中國發起這個開源項目。至今為止在半年不到時間,已經有近百家芯片公司、系統公司、軟件公司,包括很多深圳的合作伙伴。安謀科技除了在聯盟中做出貢獻,也會在今后NPU相關的IP產品上,對開源架構進行全面兼容。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編輯:jq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1瀏覽量
212714 -
PC
+關注
關注
9文章
2102瀏覽量
154546 -
7n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7瀏覽量
35355 -
iphone13
+關注
關注
2文章
613瀏覽量
10843
原文標題:CPU+XPU的超域架構,全面發力智能時代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