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2021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以“云深處,新世界”為主題,首次闡釋了一個全新的云上世界。他認為,一個以云為核心的新型計算體系結構正在形成,隨著云網端技術進一步融合,未來無論企業或個人,計算將進一步向云上遷移。
這個全新的體系正在三個層次演進:首先在基礎設施層,云向下定義硬件,自研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建設云為核心的硬件體系;其次,核心軟件基于云來重構,開源社區成為創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碼等新的開發方式,讓云更易用;最后在應用層,未來隨著5G網絡發展,計算和數據加速向云上遷移,催生云電腦、元宇宙、自動駕駛等新物種。
基礎設施云化:為云而生的芯片
回顧科技發展的歷程,張建鋒表示,云計算與各類新型技術融合,從一個狹義的IT組成部分,到今天IT已經變成云的一部分。
這背后,云計算首先突破了云操作系統“飛天”這樣的核心技術,讓管理上百萬臺服務器成為可能。而后,“盤古”存儲系統創新性的進行了存算分離,將所有硬盤資源池化,提升數據可靠性。
更進一步,云向下定義硬件。“神龍”架構是阿里云“軟硬一體”技術的重要一步,通過對硬件moc芯片的重構,用硬件來做虛擬化,實現了虛擬化0損耗,與行業拉開了代際的領先優勢。
最終,云對硬件的定義走到了最核心部件——芯片。在現場,張建鋒展示了阿里第一顆為云而生的CPU芯片倚天710,這顆芯片采用業界最先進的5nm工藝,單芯片容納高達600億晶體管,是業界性能最強的ARM服務器芯片。
張建鋒表示,倚天710是阿里云推進“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正如云上用戶不需關心服務器運維一樣,他們也不再需要關心芯片。這是基于云的新型計算體系的一個重要特點,背后邏輯正是要強調基于云的特點來構建整套硬件的技術體系。
云原生蓬勃發展:重塑軟件開發方式
在云基礎設施之上,云原生技術取代了傳統IT軟件,并在開源社區蓬勃發展。傳統IT軟件被云原生技術取代,
張建鋒認為,在傳統IT時代,開源軟件只是大型商業軟件的補充,但云計算出現之后,開源變得標準化。近年來云原生技術的創新大多來自開源社區,例如容器改變了傳統的應用架構,并成為行業標準。他表示,阿里巴巴是開源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開源項目數超過2700個,是中國開源項目最多的企業。
再此之上,基于云的軟件開發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張建鋒認為,大型軟件向系統軟件轉變,應用軟件讓企業自己開發。大型商業軟件不僅意味著高昂的成本、還面臨漫長的咨詢和實施周期,但低代碼不一樣,任何業務人員、哪怕不懂代碼,也可以搭建自己的應用,加快創新速度。
基于釘釘的低代碼開發是一種新的開源模式。釘釘上的低代碼開發應用8個月增長了86萬。如此“大爆發”正是因為打破了應用開發的封閉環境,讓開發者從企業專業的IT人員逐步走向個人,開發成本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張建鋒表示,就阿里巴巴自身而言,已經落地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云原生實踐。目前,阿里巴巴業務100%跑在公共云上,并且實現應用100%云原生化。
云上新世界:新物種大爆發
未來,隨著5G等通信技術發展,計算和數據加速向云上遷移,從而催生更多云上新物種。張建鋒表示,就像最早有了電,后來有了電網,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后,出現了豐富的電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云經歷了第一和第二階段,類比就像出現了電和電網,傳統IT被云取代,但真正的改變還沒到來。他認為,未來將出現無數的云上新物種,這樣的技術爆發已經有了很堅實的基礎,我們完成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即將看到“電器”爆發一樣的時代機遇。
他舉例說,云、網、端的深度融合,已經催生出云電腦、元宇宙、自動駕駛等新物種。例如阿里巴巴發布的“無影”,它僅有名片大小,適配所有屏幕,連上阿里云就是一臺超級電腦。工程師們已經在使用無影進行編程,因為數據都在云端,不在本地電腦存儲,工程師不用再擔心核心代碼的泄露,也不用再購置高配硬件,就能隨時隨地使用無限算力,處理各種復雜計算需求。
張建鋒認為,“未來所有數據都將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樣的設備、有多少設備,每個人、每個企業在云上有一個專屬空間,所有的計算負載可能都在云上發生。未來,端的形態將變得更輕薄、更友好,以滿足隨時隨地的創新。”
這個全新的體系正在三個層次演進:首先在基礎設施層,云向下定義硬件,自研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建設云為核心的硬件體系;其次,核心軟件基于云來重構,開源社區成為創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碼等新的開發方式,讓云更易用;最后在應用層,未來隨著5G網絡發展,計算和數據加速向云上遷移,催生云電腦、元宇宙、自動駕駛等新物種。
基礎設施云化:為云而生的芯片
回顧科技發展的歷程,張建鋒表示,云計算與各類新型技術融合,從一個狹義的IT組成部分,到今天IT已經變成云的一部分。
這背后,云計算首先突破了云操作系統“飛天”這樣的核心技術,讓管理上百萬臺服務器成為可能。而后,“盤古”存儲系統創新性的進行了存算分離,將所有硬盤資源池化,提升數據可靠性。
更進一步,云向下定義硬件。“神龍”架構是阿里云“軟硬一體”技術的重要一步,通過對硬件moc芯片的重構,用硬件來做虛擬化,實現了虛擬化0損耗,與行業拉開了代際的領先優勢。
最終,云對硬件的定義走到了最核心部件——芯片。在現場,張建鋒展示了阿里第一顆為云而生的CPU芯片倚天710,這顆芯片采用業界最先進的5nm工藝,單芯片容納高達600億晶體管,是業界性能最強的ARM服務器芯片。
張建鋒表示,倚天710是阿里云推進“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正如云上用戶不需關心服務器運維一樣,他們也不再需要關心芯片。這是基于云的新型計算體系的一個重要特點,背后邏輯正是要強調基于云的特點來構建整套硬件的技術體系。
云原生蓬勃發展:重塑軟件開發方式
在云基礎設施之上,云原生技術取代了傳統IT軟件,并在開源社區蓬勃發展。傳統IT軟件被云原生技術取代,
張建鋒認為,在傳統IT時代,開源軟件只是大型商業軟件的補充,但云計算出現之后,開源變得標準化。近年來云原生技術的創新大多來自開源社區,例如容器改變了傳統的應用架構,并成為行業標準。他表示,阿里巴巴是開源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開源項目數超過2700個,是中國開源項目最多的企業。
再此之上,基于云的軟件開發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張建鋒認為,大型軟件向系統軟件轉變,應用軟件讓企業自己開發。大型商業軟件不僅意味著高昂的成本、還面臨漫長的咨詢和實施周期,但低代碼不一樣,任何業務人員、哪怕不懂代碼,也可以搭建自己的應用,加快創新速度。
基于釘釘的低代碼開發是一種新的開源模式。釘釘上的低代碼開發應用8個月增長了86萬。如此“大爆發”正是因為打破了應用開發的封閉環境,讓開發者從企業專業的IT人員逐步走向個人,開發成本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張建鋒表示,就阿里巴巴自身而言,已經落地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云原生實踐。目前,阿里巴巴業務100%跑在公共云上,并且實現應用100%云原生化。
云上新世界:新物種大爆發
未來,隨著5G等通信技術發展,計算和數據加速向云上遷移,從而催生更多云上新物種。張建鋒表示,就像最早有了電,后來有了電網,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后,出現了豐富的電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云經歷了第一和第二階段,類比就像出現了電和電網,傳統IT被云取代,但真正的改變還沒到來。他認為,未來將出現無數的云上新物種,這樣的技術爆發已經有了很堅實的基礎,我們完成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即將看到“電器”爆發一樣的時代機遇。
他舉例說,云、網、端的深度融合,已經催生出云電腦、元宇宙、自動駕駛等新物種。例如阿里巴巴發布的“無影”,它僅有名片大小,適配所有屏幕,連上阿里云就是一臺超級電腦。工程師們已經在使用無影進行編程,因為數據都在云端,不在本地電腦存儲,工程師不用再擔心核心代碼的泄露,也不用再購置高配硬件,就能隨時隨地使用無限算力,處理各種復雜計算需求。
張建鋒認為,“未來所有數據都將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樣的設備、有多少設備,每個人、每個企業在云上有一個專屬空間,所有的計算負載可能都在云上發生。未來,端的形態將變得更輕薄、更友好,以滿足隨時隨地的創新。”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5瀏覽量
137707 -
計算體系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7493 -
阿里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971瀏覽量
431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閱讀體驗】-- SBI及NEMU環境
看書中介紹的NEMU。
NEMU (NJU Emulator)最早是由南京大學實現的一個用于教學的計算機指令集體系結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模擬器,香山處理器團隊
發表于 11-26 09:37
【「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閱讀體驗】-- 前言與開篇
發燒友論壇書籍評測活動中,看到有RISC-V相關的書籍在評測:《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第二版)》,于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參加了,第一次參加這種書籍或開發板評測活動,沒想到居然中了,緣分真的挺奇妙
發表于 11-23 15:43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5】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第二版)
P870 處理器核心,讓讀者能夠洞察 RISC-V 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應用。
至此,讀者從入門到精通,已經全面掌握 RISC-V 體系結構的編程與實踐。
結語
RISC-V 技術創造的市場機會還在
發表于 09-25 10:08
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包括哪些
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通常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架構,旨在滿足特定應用需求,同時兼顧系統的可靠性、效率、成本和體積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對嵌入式系統體系結構的詳細解析,包括其主要組成部分、層次結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特點。
工業控制計算機的體系結構是什么
工業控制計算機是一種專門為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設計的計算機系統,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實時性、可擴展性等特點。本文將詳細介紹工業控制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包括其硬件
dcs的體系結構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簡稱DCS)是一種計算機控制系統,它將控制任務分布在多個計算機上,以實現對工業過程的實時控制和管理。DCS的體系結構是其核心
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最高層是什么?
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最高層是應用層。 物聯網的體系架構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是由各種傳感器構成的,包括溫濕度傳感器、二維碼標簽、RFID標簽和讀卡器、攝像頭、紅外線、GPS等感知終端
嵌入式微處理器體系結構 嵌入式微處理器原理與應用
嵌入式微處理器是一種集成于嵌入式系統中的微處理器,其體系結構和應用具有獨特特點。本文將詳細介紹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體系結構以及其原理與應用。 一、嵌入式微處理器體系結構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體系結構
嵌入式微處理器體系結構有幾種
嵌入式微處理器體系結構是指嵌入式系統中的微處理器采用的硬件結構和設計技術,以實現特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嵌入式系統中,微處理器被用于控制、通信、計算、數據處理等不同的任務。根據不同的功能要求,嵌入式
達摩院院長張建鋒:RISC-V迎來蝶變,進入應用爆發期
3月14日,在2024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表示,隨著新型算力需求激增,RISC-V發展迎來蝶變,即將進入應用爆發期。他表示,達摩院將持續加大RISC-V的研發投
發表于 03-14 16:59
?1532次閱讀
WiMAX MAC層基礎知識:WiMAX網絡體系結構
WiMAX形式支持的WiMAX架構是支持固定、游牧和移動操作的統一網絡架構。WiMAX 網絡體系結構基于全 IP 模型。
發表于 02-08 10:39
?866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