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的 5G 網絡依托毫米波頻譜運行,這意味著 5G 網絡的性能優于 4G 網絡,能夠以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遲傳輸更多數據。
毫米波頻譜技術發展前景廣闊,但也使設備制造商面臨大量設計挑戰。例如,相比低頻信號,毫米波頻譜信號更易因大氣及其他物體的阻隔而衰減。
我和我的同事正在開發配有專用 RF 電子硬件的射頻前端,該硬件可以通過波束成形聚焦毫米波信號功率來克服這種衰減。我們的設計將融合多用戶與多輸入多輸出 (MU-MIMO) 技術。
為了測試及驗證這些設計,我們在 MATLAB 和 Simulink 中實現自主研發的數字基帶(圖 1)。為加快實現過程,我們對 Wireless HDL Toolbox 提供的 LTE 黃金參考模型進行調整,然后使用 HDL Coder 將其部署到 Zynq UltraScale+ RFSoC 板。我們通過這種方法,不但節省了至少一年的工程工作量,而且憑一己之力完成了實現過程,無需額外聘請數字工程師。
圖 1.在 Simulink 中建模的 LTE 數字基帶接收鏈。
數字基帶建模和仿真
Wireless HDL Toolbox 自帶 LTE 黃金參考模型,即裝即用,其中提供了大量關鍵功能,比如主信息塊 (MIB) 解碼。我利用這些功能構建自定義類 4G OFDM 收發機鏈,對現有的定時恢復、載波恢復和均衡功能進行增強。
我使用 Wireless HDL Toolbox 中的簡單信道模型來仿真收發機鏈。這些仿真讓我能評估并可視化一些指標,如不同噪音水平的誤符號率 (SER) 和誤差矢量幅度 (EVM)(圖 2),從而得以驗證基帶模型。
圖 2.EVM(左)和 SER(右)隨信噪比 (SNR) 變化的關系圖。
在 Zynq RFSoC 硬件上實現基帶
通過 Simulink 仿真驗證數字模型后,我使用 HDL Coder 從模型生成 RTL 代碼,將其部署到 Zynq UltraScale+ RFSoC ZCU111 板。生成的代碼高效且可讀。我按如下方法驗證實現:對 Zynq 板的 FPGA 執行數字回環測試,將傳輸輸出直接傳遞回接收鏈。完成這些測試后,我還執行了模擬回環測試,將模數轉換器 (ADC) 和數模轉換器 (DAC) 集成到板上。
之后,我可以運行完整的板對板測試,探索 RF 損傷的影響,使用 MATLAB 分析從板上捕獲的數據、生成星座圖并評估算法增強功能以解決損傷問題。
快速設計迭代
過去,我一直按照傳統流程開展工作:系統團隊生成設計,再由 RTL 團隊加以實現。在這種工作流程中,迭代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實現并重測算法更改可能需要數周之久。使用 MATLAB 和 Simulink 后,迭代速度大大加快;少則一天、多則不過數日,我就能實現并重測增強功能。
有一次,我發現盡管系統在啟動后很快實現良好運轉,但誤碼率 (BER) 卻一直在穩步升高。為了診斷問題,我在啟動后按不同的時間間隔從 ADC 采集數據并用 MATLAB 加以分析。星座圖清楚地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性能不斷下降。
我斷定,此類問題與采樣率偏移有關,因而導致逐漸偏離 LTE 幀循環前綴區域。我對算法進行了簡單調整,以跟蹤主同步信號。我通過仿真驗證此修復,然后在板上實現;之后,無論系統運行多久,BER 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
之后,我發現存在 IQ 增益和相位不平衡的問題。盡管我們自認為已對系統進行精確校準以避免出現 IQ 不平衡的問題,但我發現校準參數值并不準確。我在 MATLAB 中重新對采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又在 MATLAB 中執行快速暴力搜索,希望找到合適的校準值來糾正問題。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我不僅更新了 Simulink 模型以實現更改,還生成了驗證實時硬件修復的代碼。
計劃的功能增強
我們計劃打造 5G 版數字基帶并積極擴展 RF 技術,以滿足 O-RAN 聯盟制定的開放無線接入網規格要求。在設計中采用 O-RAN 接口后,哪怕性能不斷提升、功能不斷增加,我們的 IP 也能輕松集成到其他系統。
編輯:jq
-
HDL
+關注
關注
8文章
328瀏覽量
47433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27瀏覽量
6494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37 -
MU-MIM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瀏覽量
16011
原文標題:MATLAB 芯思路 | 依托基于 Zynq RFSoC 的數字基帶驗證毫米波 RF 電子器件
文章出處:【微信號:MATLAB,微信公眾號:MATLAB】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