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是磁矩不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能級發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頻率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 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原子核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才會發生的現象。好比太陽、月亮、地球需要滿足一定的位置關系時才會出現日食或月食一樣。要想產生核磁共振現象,需要滿足物質基礎和外界條件。
物質基礎:有核(Nuclear)有磁有射頻(兩個Magnetic) 外界條件:射頻拉莫兩相等 總結:「核磁共振」=『「磁場」中「磁性原子核」因響應合適頻率的「電磁信號」而產生的「共振」』
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水分子或者脂肪分子中的氫原子核產生核自旋,導致磁矩出現, 核磁矩在靜止外磁場可引起動核,從而引起能級分裂,加上交變磁場的作用,自旋核對特定頻率電磁波進行吸收,低能級可躍遷到高能級,產生信號。
之后,應用磁場的線性梯度對信號進行定位和采集,磁體、梯度系統和射頻系統通過與計算機系統的連接,在不同的電子元件之間實現通信,進行復雜的交互,最后就能形成核磁共振圖像。
核磁共振及數據輸出
磁場強度大有沒有副作用?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計算機對人體斷面進行圖像分析診斷的檢查方法,它不用X線,而是磁場,其基本原理是人體所含氫原子在強磁場下給予特定的高波后會發生共振現象,產生一種高波數的電磁波。
核磁共振正是利用這個性質,采用計算機對磁場的變化收集處理并圖形化。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場成像,而不是X射線,沒有放射性,所以對人體無害,是非常安全的。其對神經系統、頭部、頸椎、胸椎、腰椎、四肢等部位的檢查獨具優勢,優點是不僅能顯示病變組織,還能反映活體組織功能和代謝過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
核磁共振檢查屬于無創性檢查,對人體安全無輻射。但檢查時間稍長會有一些噪音。法拉第的電感定律告訴我們:變化的磁場會在導線中產生電流,通電的導線在磁場中會產生運動,這些都是磁共振噪音的來源。
做核磁檢查前,醫生會囑咐受檢者將金屬物品留在檢查室外,若是身體中放入了金屬植入物,要由醫生具體分析決定是否能進行核磁檢查。
那為什么核磁檢查這么排斥金屬呢? 這是因為,在核磁共振設備的主磁體中,線圈通電會產生強大的磁場,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力。
如果設備附近有金屬物品,或者攜帶了金屬部件,都會以較快的速度被吸附到磁場內,設備和人體很容易受到傷害。 趕緊轉發收藏吧!
責任編輯:lq6
-
磁場
+關注
關注
3文章
892瀏覽量
24282 -
核磁共振
+關注
關注
2文章
74瀏覽量
24754
原文標題: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做核磁為何不準帶金屬物品?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qy,微信公眾號:機械自動化前沿】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