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傳感就控制了世界,掌握了生物傳感就了解了生命的密碼。”5月20日至22日,第二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暨智能制造產業創新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在《智能生物傳感研究及應用》中如是說。
張學記解釋,傳感包括微型傳感、超微型傳感、納米傳感、生物傳感、光學傳感等。這些傳感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人工智能。
“為什么說掌握了傳感就控制了世界?因為掌握了生物傳感,就知道了生命力。”張學記說,人的生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由分子組成,每個人的情感、行動基本上都是由這些東西組成。今天反映人的喜怒哀樂,甚至怎么樣談戀愛都是由人體的生物組織組成。
“為什么一見鐘情?”張學記答道,就是腎上腺素多巴胺正好在那個點上。談戀愛以后要結婚,結婚過了幾年新鮮感就過去了,“離婚率高沒有解決方方法?如果從物質控制上來看還是有可能的”。
張學記團隊做了一個研究,給雄鼠打了催產素,這只老鼠就不怎到外面去了,老老實實回家。
張學記還談到,很多人都夢想壽命無限延長,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是由各種物質來控制,例如一些要素控制了人體程序,大概150年左右這些程序就解散了。從現在來看,人不可能活超過150年。
那么,通過人工智能能做到嗎?
張學記說,這看起來很神秘,實際很簡單,整個過程就由分子識別、原子識別到信號增長、再到可檢測信號放大組成。傳感器有很多類型,例如酶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細胞傳感器、免疫傳感器。從類型分別,可以由光學、熱學、電學等等。傳感器是一門交叉學科,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材料、計算機等等,應用面也非常廣。
談到人工智能傳感,和傳統的精準醫療也有非常大的關系,就好比去看老醫生,經驗醫學是靠經驗判斷的,但其用藥無效率非常高,而精準醫療有三大要素,就是把個性化診斷、個性化治療和健康數據,通過生物大數據、臨床大數據、健康大數據結合起來。
“我們知道,人的衰老是從年輕到年老,從30歲到80歲,衰老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除了營養,最重要的是自由基。自由基的產生,可以使人體從細胞到組織,甚至到大腦等重要器官,都會有比較大的損傷。所以我們要對自由基進行很好的檢測。”張學記說。
未來的人工智能傳感要把智能傳感、遠程傳感、遠程診療和醫療數據整合起來。張學記也談到,盡管目前可穿戴設備品類繁多,但一個明顯的劣勢是數據不完整。下一步可以考慮通過微創手術把傳感器直接植入人體,它可以做到非常小。好處是可以把所有數據都收集到,隨時可以監測,例如血糖監測、腦控制、心臟植入等等。
如何讓癱瘓的人走起來?把人工智能傳感器植入人腦,然后驅動機器,讓癱瘓病人有可以走起來。
人工智能生物傳感最重要的是腦機接口,通過人工智能和精準醫療,人的壽命能否實現永恒?目前,科學上沒有重大突破,但是技術上有重大突破,把3000多個神經原和機器接入,實現了腦機融合。
“腦機融合現在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控制成功率大概在80%左右,特別是發明了縫紉機式的,把幾十個微米直接植入到動物頭腦中,下一步準備在人體中做試驗。”張學記說。
他說,未來把智能傳感和知識傳感、虹膜識別等結合起來,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云端結合起來,通過給疾病的診斷,對健康的預防等等,甚至對吃飯、減肥,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傳感來實現。
最終實現把人工智能傳感真正穿在身上,就可以把整個數據連接起來。智能傳感有幾個目標,第一是聾子能聽見,這一目標已經基本可以實現;第二是瞎子能看見,現在已經做到0.5毫米的斑點;第三是實現啞巴能說話,就是把芯片植入大腦,通過給他們一個程序,不僅能說漢語,而且能說英語;第四是把癱子能站立。張學記笑道。
責任編輯:lq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5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68 -
生物傳感
+關注
關注
0文章
54瀏覽量
1101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679
原文標題: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智能生物傳感研究及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