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重心逐漸從云端向終端轉移,相伴而生的,是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的全面發展。但,如何在大大小小的市場玩家中,避免千人一面的同質化競爭,揚長避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是所有AI公司都要面對的問題和挑戰。
時擎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通過架構創新和定制化芯片設計,為廣泛的端側設備提供支持語音、視覺、影像、顯示等多模態智能人機交互和數據處理的芯片產品,以及完整的系統級解決方案。
時擎科技總裁 于欣
公司總裁于欣在接受電子發燒友網專訪時表示,時擎科技核心團隊來自前Marvell的ARM處理器團隊和芯原微電子的SoC團隊,在各種不同類型的處理器(主控/DSP/NPU/DSA)微架構、邏輯設計、軟件工具鏈等方面均具有領先的能力;在SoC方面,時擎科技核心團隊曾主導過各種類型的音視頻SoC,對各類端側影音芯片的設計和量產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公司研發能力完整地覆蓋了核心IP,芯片設計、驗證、實現,生產運營,系統軟件和圖像語音算法等芯片研發的各個流程和環節,可以為客戶端側場景的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如何應對:端側設備對成本/功耗的敏感性
在應用繁多的AIoT時代,產品自主創新朝著何種方向,更需要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分析。但從總的趨勢來看,端側設備智能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競爭力方面,對成本和功耗比較敏感的端側設備而言,算力效率即單位算力的成本和功耗極為重要,同時,不容忽視的,還有算力落地的可實現性,也就是如何將算力高效的發揮出來,切實的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此外,在端側場景下,如何打造定制化的處理器方案,與各類語音、圖像、聲學前處理、識別分類等深度學習算法更好的配合,在滿足應用需求的前提下,做到更好的算力效率,也是提升能效比、性價比培養競爭力的著力點。
對此,于欣表示,時擎科技堅持采用自研處理器作為端側芯片產品的核心、并從落地場景的算法需求出發,從最核心的處理器IP開始設計,力求在芯片的架構層面與目標場景的應用需求達到更好的契合,力爭為產品打上“高性價比“、“高能效比”和”強應用適用性”的標簽。此外,通過基于RISC-V架構的、一站式、統一的開發環境,與目前主流的CPU/DSP/NPU三套開發環境各自為政的方案相比,可以使得開發者不需要關注異構多核之間的通信交互和任務調度,從而大大簡化了對異構芯片開發和調試的挑戰。
對于端側智能處理算法的趨勢,于欣認為,未來網絡模型為了更方便地在端側設備部署,將會呈現小型化、輕量化的特征;迭代更新速度將會很快,而與之對應的芯片則因研發周期長而存在“滯后效應”;傳統DSP算法與NN算法針對不同的應用會長期共存互補。結合對算法趨勢的預測,時擎科技推出了Timesformer智能計算架構,并以此作為產品在端側實現高效計算的核心引擎。
借力RISC-V,提供turn-key方案
相較于絕對的算力等指標數字,從實際應用或算法的角度來評判芯片的性能,看似在芯片規格之外,實則又是直接決定芯片競爭力的關鍵。
目前,時擎科技面向不同應用場景、不同算力需求的端側智能應用,研發了三個不同系列的芯片--AT800、AT1000和AT5000。據于欣介紹,公司端側芯片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更高的AI算力效率,可以做到與端側算法的緊密配合;二是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編程體驗,讓AI算法更容易地高效部署落地;三是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圖像處理器(ISP)和豐富靈活的多媒體接口組合。
時擎科技端側RISC-V處理器IP
據電子發燒友網了解,目前出貨的主要是AT1000系列,并且從去年Q3成功量產以來,累計出貨量已接近百萬片;AT800和AT5000系列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出貨。
時擎科技AT系列端側智能芯片
據于欣介紹,一家合作伙伴的雙麥降噪+離線識別的算法,原本運行在雙核Cortex-A7,64MB DDR2的應用處理器上,去年開始與時擎科技密切合作,進行算法的深度優化和移植,最后,成功將對方的算法部署在AT1611上(Timesformer Blaster-100 + 8 MB PSRAM),實際效果幾乎完全一致。
于欣表示,時擎科技會根據對端側市場需求的理解,按照RISC-V處理器的研發規劃,持續投入研發,下一步的重點,則是結合應用需求和市場反饋,在目前的產品系列基礎上做更新迭代。相較于廣義的生態支持,時擎科技針對目標應用提供turn-key的方案,作為新興的ISA發展模式,通過前期觸達的應用先落地生根,同步建設健全生態,進而在某個或某些領域向通用化發展,就有機會形成如今天ARM在手機中這樣的“事實上的標準”。
對于產品的架構問題,于欣認為,架構只是工具,談不上路線,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沒有對與錯,針對主控處理器、DSP處理器、NPU、DSA等不同種類的處理器,公司已經積累了包括微架構、邏輯設計、物理設計、配套軟件工具鏈等在內的全棧定制能力。如前文所述,時擎科技團隊本身是做ARM處理器出身,對ARM的架構、處理器IP和SOC等具備深厚的經驗基礎,因此,除了大力研發RISC-V芯片,未來也會有基于ARM架構的芯片產品面世,據悉正在積極籌備規劃中。
是挑戰 更是機遇
端側智能芯片在保障利用AI算法處理巨量數據所需的算力的同時,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并能夠針對具體用場景做出更好的優化,同時削減了傳輸時延,也大幅降低了通信需求在應用端承擔的沉重壓力,此外在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方面也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正是由于諸多優點吸引了大量企業聚焦于此。
在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AI業界,初創企業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市場和銷售渠道都要從零到一進行搭建,產品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打磨過程,另外,仍有待提高的市場成熟度,也是需要面對的挑戰;但另一方面,是挑戰更是機遇,正是因為屬于初創企業,沒有積累,也意味著沒有包袱,市場尚未成熟,群雄逐鹿,但意味著尚未形成寡頭格局。對于端側智能芯片的機遇與挑戰,于欣認為,從時擎科技的角度,一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具備相當經驗的業務團隊,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家產品涵蓋從處理器IP到芯片再到應用全鏈條的公司,還應堅持從應用和落地出發去打磨產品,既要敏銳的洞察市場風向,也要堅持自身的既定路線,在芯片本身的競爭力基礎上,扎扎實實做好每一個細分領域的應用落地,相信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爆發之后,會有所期待的收獲。
對于公司的未來規劃,于欣表示,公司成立三年來,每年營收增幅都超過100%,2020年公司營收超過2000萬,預計2021年可以達到8000萬,未來三年內,在產品方面,時擎科技將把產品定義、研發、銷售的閉環在現有的三個系列的產品上完全驗證走通,并進行產品的升級和迭代;在團隊建設方面,繼續補強短板,加強研發投入,在扎實的芯片設計能力之上,也將加強算法和應用軟件的團隊規模和力量,力爭早日在國內端側芯片的廠家里占有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電子發燒友開放平臺【RISC-V專題】,歡迎本土創新產品及方案商,一起探討RISC-V帶來的機遇及商業化落地~
專題合作/入群交流/更多資訊,掃碼添加好友
-
DSA
+關注
關注
0文章
50瀏覽量
15222 -
終端側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8121 -
RISC-V
+關注
關注
45文章
2322瀏覽量
46404 -
AI算力
+關注
關注
0文章
74瀏覽量
8811 -
算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12瀏覽量
149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