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其中確定了如下發展目標: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智能制造裝備國內滿足率超70%;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1]
由智能制造推動的智能轉型,其智能來源于深入的洞察,具備真知灼見的洞察需要從收集的大量數據中挖掘,這些數據很多都是直接產生于邊緣。根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增長至270億個,將來超過70%的數據和應用正在邊緣產生和處理。[2]
如此海量的設備和數據之中,誕生了滿坑滿谷的機會,隨之而來的還有眾多的新問題。去年底,中國信通院聯合英特爾公司、華為等機構,編寫、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節點白皮書》,其中分析了工業互聯網面臨的挑戰,也以英特爾的工業邊緣節點參考架構為例,介紹了相關產品的架構和技術優勢,并列舉出具體應用案例,闡明相應產品落地實踐的重大意義。
工業互聯網邊緣節點
需要更快、更強、更可靠
跨設備互聯互通、跨軟件格式互聯互通、跨平臺數據互聯互通、數字化模型搭建迭代,以及整體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當前工業互聯網邊緣節點技術面臨的主要痛點。因此,對于軟硬件產品提供商而言,需要在兼容成本和用戶體驗之間取得平衡。而對于系統集成商,則需要兼顧標準化利用和定制化開發。與此同時,對于方案的最終使用者,就需要在保證已有產線利用率的同時,來滿足柔性生產需求。
在《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節點白皮書》(下簡稱“《白皮書》”)中,給出了工業邊緣節點的定義:工業邊緣節點,即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節點,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構建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開放體系,形成新的生態模式,就近提供邊緣計算服務,滿足工業在敏捷聯接、實時計算、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融合核心能力、構建開放體系、形成生態模式,恰恰是英特爾提供的工業邊緣節點解決方案的亮點。具備上述特點的工業邊緣節點,不但可以提供互聯互通機制,解決現場連接性問題,還能支持人工智能部署和實時控制部署。
對于制造企業用戶而言,這樣的解決方案能夠實現更快的響應速度、更低的網絡使用率、更安全的數據保護和更高的可靠性。
軟硬結合
為傳統工業領域賦能
如何落實工業邊緣節點的價值,要靠具體的技術架構實現。《白皮書》將工業邊緣節點的參考架構分為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參考架構包括:工業邊緣控制器、工業邊緣網關、工業邊緣云服務器/一體機。與之對應的英特爾工業邊緣節點參考架構,是一個模塊化的硬件參考設計,與國內產商一起定義完成,采用了核心模塊和外設模塊分離的模塊化架構,可用于廣泛的工業邊緣應用,比如控制和視覺等場景。其特點是:
■ 模塊化設計: 對于自定義 I/O 的多品類小批量產品,可以節省成本和時間。 |
■ CPU 可升級: 可將最新的 CPU 模塊放在已有 I/O 模塊上,提升性能。 |
■工業級堅固: 工業級的 I/O 表現,結合工業級的連接器和無風扇設計,結實耐用。 |
《白皮書》中介紹的軟件參考架構,包括:處理虛擬設備和工作負載的軟件定義工業邊緣節點、實現不同工藝流程的微服務。
針對該架構,英特爾提供了兩個軟件參考實現。
首先是工業邊緣控制平臺(Intel Edge Controls for Industrial,簡稱 ECI)。它部署在工業邊緣控制器,融合實時計算、負載整合、應用程序和平臺管理、基礎架構管理、工業總線協議、控制類APP范例、信息安全、功能安全于一體。該平臺能夠在密集計算環境中實現時間確定性計算,并可將工業控制系統輕松過渡到由軟件定義的解決方案中,滿足各種高實時場景對于高水平運營可用性的要求,提高靈活性、減少資本和運營支出。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ECI 幫助工廠減少停機時間,最大限度降低停產風險;加速部署并整合工作負載,支持跨系統操作并具備可擴展性。同時,ECI還支持多個系統管理程序,可以在異構操作系統中運行多級控制層,并能通過簡化軟件部署和管理費用來降本增效。
工業邊緣控制平臺架構圖
ECI在提供靈活有效的工業平臺解決方案的基礎之上,還能針對每一個細分子行業的應用實現平臺的差異化,從而滿足各類細分子行業下游終端客戶的精確需求,并可為當今和未來的互聯工廠打造強大而靈活的骨干網。目前,ECI已經可以按照機器制造商、整車制造(離散制造)、油氣開采(流程制造)等不同行業的需求進行定制。
接下來是工業邊緣洞見平臺(Intel Edge Insights for Industrial,簡稱 EII)。它部署在工業邊緣網關和工業邊緣云服務器,可在邊緣安全地提取、分析和存儲視頻與時序數據,在視覺檢測、預測性維護和優化運營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EII 還為邊緣側賦予了快速部署人工智能的能力,保證更快、更安全地處理數據。目前,該平臺已經在缺陷檢測、預測性分析和制造生產力優化等領域展現出了強大實力,并在壓鑄、紡織、電氣和手工裝配等行業發揮了獨特作用。[3]
工業邊緣洞見平臺架構圖
目前,上述參考架構已經在一些制造企業中落地,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為了縮短生產線的調試周期,保證口罩盡快到達有需要的人們手中,某口罩機廠商使用一臺工業邊緣控制器集中控制,而不是過去的兩臺 PLC 混合操作,從而:
■ 簡化系統結構:減少安裝調試的工作量; |
■提高系統精度:高速不易丟步; |
■降低調試成本:無需擔心雙 PLC 的同步問題; |
■實時數據交互:數據實時上傳到云,實現全面監控。 |
脈沖一伺服混合方案和全伺服方案對比圖
焊接是機械制造的必備工序,過去靠人工操作,不但危險,而且難以找到高級技工。現在,結合三維視覺和機器焊接,可以更大范圍滿足焊接自動化的各類需求。其中,工業邊緣控制器展現出獨特價值,包括工業級的可靠性、高實時精度性,此外 AI、數據圖像建模等技術還展現出自適應性。工業邊緣服務器在自動化焊接中可以做到:狀態檢測與報警、生產工藝優化、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等重要功能,進一步優化了生產效率。
3D視覺機器焊接原理圖
工業邊緣節點也已經在鋼鐵、有色軋制行業得到應用,提供智能檢測能力,相比人工質檢,現在的智能化方案誤檢率低、性能高、學習能力強,還具備生態開發能力。
加快創新,讓我們一起努力
在《“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4]為行業發展提出了一項重要任務:加快系統創新,增強融合發展新動能。其中包括:攻克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機協作、精益管控、供應鏈協同等共性技術,研發人工智能、5G、大數據、邊緣計算等在工業領域的適用性技術。這正是英特爾與國內廣大生態合作伙伴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情。以《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節點白皮書》的發布為出發點,英特爾愿意再接再厲,與軟硬件產品提供商和集成商、工業企業以及眾多第三方開發者一起,為實現“十四五”智能制造的目標而努力。
參考文章:
[1] 工信部就《“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言 到2025年智能制造裝備國內滿足率超70%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14/doc-ikmxzfmk6847650.shtml
[2] 英特爾“未來智能邊緣計算論壇”在京舉辦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9-19/doc-iivhuipp5257174.shtml
[3] 英特爾ECI /EII 工業邊緣平臺,為智能制造帶來“制勝法寶”
http://news.eeworld.com.cn/gykz/ic517139.html
[4] 工信部就《“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言 到2025年智能制造裝備國內滿足率超70%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14/doc-ikmxzfmk6847650.shtml
編輯:jq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08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646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14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21瀏覽量
49332
原文標題:立足工業邊緣節點,推進智能制造新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英特爾物聯網,微信公眾號:英特爾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