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首顆衛星下線。
這個進展有效驗證了國內首個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衛星柔性生產線的可行性,標志著衛星批產時代的來臨,具有里程碑意義。
衛星批產時代來臨
這條衛星柔性生產線具有“柔性智能化、數字孿生、云制造”等典型特征,通過采用智能制造先進技術,可實現生產過程中精準感知、關鍵工序質量實時控制、制造全過程數據采集與控制等功能,滿足1噸以下小衛星年產240顆總裝集成測試的需求。
什么是柔性生產線?柔性生產線主要是為了適應當今市場訂單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換線頻繁,柔性生產線的靈活性,積木式組合結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產品變型過程,讓生產及時恢復。
衛星柔性生產線投產后,小衛星的生產效率將提高40%以上,單星生產周期將縮短80%以上,人員生產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
衛星互聯網發力在即
衛星的批量生產是我國建設衛星互聯網的必要條件。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的衛星互聯網建設進展迅速,制度和技術方面都有突破。
近日,中國信通院攜手衛星互聯網領域的北京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開展了一系列低軌衛星技術試驗,試驗采用了基于5G的信號體制,突破了衛星通信系統和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因信號體制差異難以融合的問題,實現了低軌衛星網絡與5G網絡的深度融合,邁出了我國天地網絡技術攻關的重要一步。
為什么要發展衛星互聯網?
衛星互聯網以衛星為中繼站轉發微波信號,從而實現多個地面站之間的通信,可實現全球性的互聯網連接,是與移動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樣作為現代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
發射衛星星座需要占據大量軌道資源,然而低軌的軌道資源有限。國際上依照“先占先得”原則,先發者將占據大量軌道資源,所以中國更需要在衛星互聯網上發力研究。
建設衛星互聯網離不開強大的衛星生產能力。銀河航天通信技術專家李建成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后我們將加速技術創新,致力于低成本、高性能衛星的批量化生產以及星地通信系統研究與研制,繼續開展星地融合技術試驗和應用演示,助力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
通信衛星產業鏈蓄勢待發
銀河證券分析,在通信衛星的產業鏈中,衛星組網包括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地面設備、衛星與地面通訊服務幾個環節。在衛星制造和發射方面,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兩家央企下屬的部分院所為主;在地面通訊服務環節,主體仍然是三大電信運營商。
華西證券認為,歷經了四代衛星、50年的研發經驗積累,中國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少數可獨立設計、研制大容量通信衛星的國家之一,無論在衛星設計、制造還是火箭發射等各環節都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衛星互聯網建設的速度將有望加速推進。重點推薦:和而泰、博通集成、卓勝微、三安光電、信維通信、韋爾股份、順絡電子等。
天風證券認為,衛星互聯網核心標的有:運營與應用方面的中國衛通、太極股份、中科星圖;衛星制造領域的中國衛星、天銀機電、上海滬工、神劍股份,康拓紅外;元器件方面的和而泰、鴻遠電子、紫光國微;火箭發射方面的航天電子、上海滬工;地面設備方面的中國衛星、振芯科技、盟升電子、星網宇達、海格通信。
編輯:jq
-
小衛星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7056 -
云制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8068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17 -
數字孿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42瀏覽量
12316
原文標題:【功夫機器人 | 前沿】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首顆衛星下線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