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幕尼黑電子展全程盯了三天,還順便拜訪了多家當地的元器件國內外廠商。國產替代在特殊的時期,顯示出了其威力。雖然國際廠商除了ST、MPS、TKD、Vicor等為數不多的元器件企業有大的專業展臺,其他參展的國際廠商,更多地是圍繞較為細分的專業領域做垂直的推廣。國內元器件廠商公司幾乎都是大型展臺向業界展示力量和肌肉。這一點跟上個月的SEMICON有點類似,國內廠商參展意愿明顯非常強烈,此時都不敢出來秀更待何時。
圖:慕展現場
國際廠商即使沒有使全力展示,在展臺上也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ST的大型展位,雖然今年很缺貨,但也還是在展示電源產品、汽車電子等應用上新的產品。Vicor、ADI、MPS和NXP也是展示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AI和服務器領域的電源產品,這些都是非常中國本土化的需求,也是未來市場的長期需求。很多產品在技術上領先于國內廠商,即使是華為展臺對外展示的電源產品,也不見得能在技術上更領先。
圖:慕展現場
圖:慕展現場
從三天的細細觀察,國產替代是全方面和全領域的。雖然在超高端數字芯片,如7納米以下的通信類SOC芯片,超大規模的FPGA芯片,以及CPU,國產芯片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但模擬與電源國產廠商的創新能力已經顯示出來。例如,蘇州納芯微的壓力傳感器和信號調理芯片、數字隔離器,已經在眾多工業、汽車應用中開花結果。“去年我們的溫度傳感器被用在的額溫槍里,銷量很大。我們的壓力傳感器和調理芯片,已經應用到了一個國產網紅級出貨量極大的國產電動汽車里。深圳的那家電動汽車里我們也已經做進去了。”該公司一位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說。
當然,也有一兩家國產芯片廠商在展臺抱怨。在2號館里,國內國際芯片廠商同臺競技。如果是只有大的展臺,而沒有足夠多的產品樣板展示,也還有受冷落的。某個國內知名的模擬芯片廠商的展臺,就相對來說不夠聚焦人氣。筆者也觀察到了這一點,雖然跟別家展臺只有一線之隔,但現場觀眾卻被其他展臺吸引。大概是展臺只有一些背板展示,以及一些紙質資料。沒有足夠多的產品放在展臺,只有文字性的材料,對于參展觀眾來說算是不太重視。畢竟這些資料在網站上可能都能找到,既然選擇到現場,就要有實物、樣品甚至是禮品,才能吸引人啊。
圖:慕展現場展示
電子發燒友網的產業分析師,也在現場做了展臺走訪,與展臺的工作人員一起互動,做了一些小視頻,大家可以在微信視頻、B站視頻上搜索電子發燒友,找到這些精心制作的小視頻。這種展臺的互動內容,配合我們電子發燒友網與慕尼黑電子展長期合作做的企業專家專訪內容,有很多的干貨,對于沒有去得到現場的朋友,了解到最前沿的技術和應用,是非常有價值的。
確實有一些企業由于疫情等原因,沒有能夠在慕展上參展,但還是專門邀請專家接受了電子發燒友網的視頻采訪,干貨多多。2021年慕尼黑電子展的直播視頻專題內容,請點擊鏈接訪問:http://m.1cnz.cn/activity/electronicachina2021/live.html。后續會陸續推出工作人員為每個受訪企業的單獨采訪視頻。
在與行業交流的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國產IC今年因為行業大缺貨,而增加了很多的機會,因為漲價而增加了很大的收入與利潤。但這種結果帶有很大的偶然性。還有很多企業因為拿不到晶圓和封測產能,在苦苦地向上游爭取資源,維持與客戶的合作。進入4月下旬,不少下游工廠已經發出絕望的聲音,開始因為沒有拿到芯片而裁員甚至關廠,這是一個極為不妙的消息。國產芯片肯定不能全面替代進口芯片,無論是技術上、產能上、研發上,長遠看都不太可能。共融共存,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電子制造產業中,中國芯片與國際企業是共同繁榮、共同融合、互惠互利,這一點不應該改變。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芯并不是沒有進步,也不必因為是短期暫時的落后就認為是在被動挨打。價值鏈上,誰都應該有自己出力的一份回報。國際廠商是這樣,國內企業也應該是這樣。當年溫總理的那句實干興邦,現在看仍然非常正確。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96瀏覽量
425995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8文章
8003瀏覽量
167551 -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關注
關注
7文章
189瀏覽量
330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