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未至,手機行業就已提前步入了“芯片嚴冬”。繼去年下半年汽車產業被爆全面“缺芯”以來,今年3月,伴隨著節后第一波新機“發布潮”,手機芯片短缺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一方面消費者市場熱情高漲、反應熱烈,另一方面廠商因“無芯可用”面臨“手機出貨難”。芯片缺貨的背后,反映出了哪些問題?放眼2021年,誰能為這場“缺芯潮”按下“暫停鍵”?
“缺芯”陰霾久未散旗艦手機“出貨難”
“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極缺……”一周前在Redmi K40手機新品發布會預熱期間,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少見地談到了“缺芯”的問題。隨后,realme副總裁徐起、前OPPO副總裁沈義人也在微博上提及“驍龍888套片貨量緊張”的情況。
在半導體行業,結構性缺芯的現象并不少見。從往年來看,高通旗艦手機處理器在每年一季度都會出現短暫缺貨的情況。不過,眼下手機產業出現的較大規模的芯片緊缺,以及短期內包括射頻、電源、藍牙等在內的手機芯片“漲價潮”迭起的現象,十分不平凡。
據供應鏈消息,目前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已延長至30周以上,CSR藍牙音頻芯片交付周期已達33周以上。除驍龍888等采用先進工藝制程的手機主芯片外,PMIC電源管理芯片、MCU微處理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也深陷缺貨危機。“今年因為上游供應鏈等各方面原因,整個行業都供貨緊張,”日前,有接近芯片代工產業人士告訴記者,去年下半年以來工廠產線一直在“滿負荷”運行,但由于需求量過大,“芯片的交付周期比預期更長。”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月底到3月初短短兩周內,有近10款5G新機發布,覆蓋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努比亞、realme等主流手機廠商。可惜的是,由于驍龍888等熱門處理器方案的“緊缺”,“限量賣”“限時賣”等成為了常態。
以首發驍龍888的小米11為例。盡管發布已有數月,但產品至今在小米官網、京東及天貓自營等平臺仍然“一貨難求”,想入手必須預約搶購。而據消息人士透露,剛剛發布了18系列手機新品的魅族,到手的驍龍888處理器也不過數十萬量級。
在“缺芯”陰霾下,手機出貨效率的下降,必然會催生更多“等等族”。
產能遠水難解“近渴”手機廠商加速“囤糧”
“我們已經看到了整個行業面臨的芯片短缺情況,不只限于手機芯片。”在高通2021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會上,高通總裁安蒙坦言,2021年供應短缺已成為全半導體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盡管已經從臺積電、三星等多家供應商處采購芯片代工服務,讓產能短缺問題得到了“很好的對沖”,但他同時也認為,芯片供不應求的問題將會持續,短期內無法緩解。
缺芯的大背景是需求快速增加。據安蒙分析,后疫情時代下無論是智能手機、汽車、家電還是PC等消費電子市場,都正以“V型”的勢頭加速回暖。與此同時,“宅經濟”下不斷加速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也進一步催化了消費者對于電子設備、通信網絡、物聯網等應用的需求。
更不要提,本著“手有余糧,心中不慌”的原則,去年下半年以來小米、OPPO等國產廠商采取了更加激進、大膽的芯片庫存策略,提前備貨手機主芯片,以及各類MCU、驅動IC、電源管理IC、IoT芯片等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
然而,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的產能一直不足,智能手機5nm、7nm主芯片主要使用的12英寸晶圓產能更尤為緊缺。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全球半導體芯片缺口最高可能有30%左右。
此外,為緩解延產、停產壓力,全球汽車廠商向臺積電、聯電、格羅方德、三星、中芯國際等代工廠追加的車芯訂單,也使手機及其他領域芯片的產能受到了不小的擠壓。
既然芯片產能存在巨大缺口,為何不能想辦法提升產能?據專家指出,芯片行業是一個重資產、高技術壁壘的產業,一家芯片代工廠從投資建廠到實現量產,最少要經歷3-5年。以臺積電在美國投資建設的5nm芯片工廠為例,盡管2020年就已啟動規劃,但據臺積電方面預計,該廠最早于2024年才能量產5nm工藝制程的芯片。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有通信行業從業者透露,“目前來看,預計短缺的情況至少會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還有業內人士稱,從2020年底客戶的下單狀況看,預測芯片需求高漲的狀態會延續到2021年底。“芯片的結構性短缺是一種常態化現象,短時間很難找到解決方法。”
“強芯”力度加大國產芯未來可期
芯片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核心技術、零部件仍然被掌握在美國等少數國家的手中。從長期來看,其具有“天然短缺”的屬性。今年以來,高速增長的芯片需求和緊缺的代工廠產能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這難免讓人聯想到國產高端芯片生產的自主化問題。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芯片集成電路是信息社會的基石,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芯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能為中國的信息化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也關系到全球現代信息產業和產業鏈的發展。
田玉龍表示,政府將從加大企業減稅力度和進一步提升加強基礎兩方面,對芯片全產業鏈的發展給予大力扶持,共同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這是工信部再次從國家層面釋放“強芯補鏈”的積極信號。田玉龍的表態,表明了國家對于芯片“國產化”的重視,也展現了政府“攻芯”之艱的決心。
確實,從技術儲備來看,要構建一條“零美國化”的芯片工藝產線并不容易;在全球化趨勢之下,各國產業鏈企業緊密合作仍然是大勢所趨。不過,華為的遭遇是“前車之鑒”。在特殊背景下,具備5nm、7nm手機主芯片,以及其他手機零部件的代工能力,不僅對全球芯片代工產能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對于保護國內重點產業的芯片供應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4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87瀏覽量
221541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96瀏覽量
158024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222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6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