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碼業界,熱門產品會被眾多競爭對手爭相模仿已經是一個既定的自然定律。作為最近十年全球最為暢銷的智能手機,iPhone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眾多國產智能手機的模仿對象。特別是在2012到2018年期間,基本上每家國產廠商的新品在設計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iPhone的影響。
時間來到2020年,如今的國產手機廠商已經牢牢占據了絕大部分國內市場份額,其中華為高端旗艦產品甚至有望和蘋果iPhone分庭抗禮。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在國產手機上已經很難見到iPhone的影子。
然而,iPhone 12推出以后,模仿蘋果的風潮似乎再一次掀起。今天上午,外媒evleaks放出了某國產廠商新旗艦手機的渲染圖,有網友表示該機“形似iPhone 12”。前段時間還被口伐筆誅的iPhone 12,頃刻間成為了眾多國產廠商的致敬對象,就連槽點無數的后置三攝布局,也能吸引國產廠商爭相效仿。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國產手機在屏幕、快充、續航、信號等方面的體驗已經超越蘋果,這樣的進步我們都看在眼里。那么問題來了,現在的國產手機真的還有模仿蘋果iPhone的必要嗎?
為什么要模仿iPhone 12?
在過去,蘋果始終走在手機潮流的前沿,iPhone就是智能手機的先驅者。從多點觸控到不可拆卸電池,從取消耳機口到劉海屏,產品的顛覆性設計一直都被各大手機品牌爭相模仿。iPhone X的產品設計更是直接催生出一大批國產劉海屏手機,蘋果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然而到了iPhone 12,蘋果似乎不再是當年那個先驅者了。論產品設計,iPhone 12其實沒什么特別的,復古的直角邊框設計,繼承前代的后置三攝模組,最多能給個中規中矩的評價。在這種情況下,國產手機廠商還有必要模仿iPhone 12的設計嗎?
首先,在國內大部分消費者的腦海里,“洋品牌”總是有著更加高端的形象,根據太平洋家居網的調查,有67%的用戶傾向于選擇洋品牌。消費者們會下意識地覺得三星、LG、索尼的電視代表了電視行業的最高水準,德國西門子的冰箱就是要比國產冰箱更加好用。從家電行業到手機圈子,這種偏好“洋品牌”的態度卻始終揮之不去。
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洋品牌”里面,蘋果的品牌號召力是絕對的第一檔,iPhone也是很多國內消費者的首選產品。蘋果在很多消費者的心中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高端形象。正因如此,一款產品想要快速獲得“高級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設計上和當前頂級產品看齊。
簡單來說,國內廠商會讓部分主打線下市場的中端產品在產品外觀、UI設計上盡可能地模仿iPhone,以此吸引客戶。這些產品擁有著大量和iPhone類似的設計元素,再加上低得多的價格,自然能夠吸引那些想入手iPhone卻又因為高價而被勸退的線下用戶。
從銷量看,這種當時非常成功的做法,在現在的手機市場一樣有效。以OPPO Reno4 SE為例,這款被戲稱為“iPhone 12表兄妹”的產品,不但成為線下爆款,更是在去年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10月份全球暢銷5G手機名單中躋身前十,銷量表現相當不錯。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各家廠商都不再滿足于推出中端走量/線上性價比產品,越來越多的高端旗艦手機開始涌現。根據IDC發布的2020上半年調查報告,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幾乎被華為與蘋果平分,兩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4.1%以及44.0%,占據著將近90%的高端市場。
在國內,華為與蘋果就是用戶選擇高端機型的首選品牌。如今華為遭受制裁,高端市場成為其他三家大廠的必爭之地。小雷覺得,國內廠商可以通過產品設計向iPhone看齊來獲得“高級感”,以此讓旗下高端產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并在旗艦市場站穩腳跟。
國產廠商的差異化道路
有的人就問了,除了跟風蘋果,難道國產廠商就真的無路可走了嗎?事實上并非如此。近些年來,國產手機已經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發展,牢牢占據了絕大部分國內市場份額。隨著蘋果在iPhone功能選擇上的日益保守,國產手機的配置早已脫離蘋果的桎梏,從各種方面形成屬于自己的差異化風格。
快充:
iPhone 12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這并不意味著蘋果所有的做法都是正確的。直到今天,在近萬元的旗艦手機上面配備20W快充,這種事情也只有蘋果敢去做。不僅如此,蘋果還去掉了iPhone 12包裝盒里面的充電器,消費者想要體驗快充需要花上百元購買官方快充頭,這點確實令人難以理喻。
相反,國產廠商在這方面顯然做得更好。目前,小米、OPPO、vivo三大國內廠家均已實現120W有線快充技術,小米10至尊紀念版、iQOO 5 Pro、iQOO 7.。。這些產品為我們帶來了20分鐘充滿電池的極致快充體驗。不僅如此,OPPO還將65W快充技術下放到千元機上,讓中低端產品也能享受到快充的感覺。
屏幕:
iPhone 12固然是一款極為優秀的產品,但是它并不是一款完美的產品,它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點,而屏幕素質正是其中之一。蘋果iPhone 12系列的屏幕不支持高刷新率,算是一塊非常普通的OLED劉海屏。
反觀國內手機,在屏幕素質、屏幕刷新率等方面幾乎領先行業一個時代。舉個例子,OPPO Find X2配備6.7英寸2K三星AMOLED屏幕,刷新率120Hz,觸控采樣率240Hz;小米11配備6.8英寸2K四曲面AMOLED屏幕,支持原色屏和10bit色深,刷新率120Hz,觸控采樣率480Hz,這些屏幕的顯示效果是iPhone望塵莫及的。
散熱:
對現在的手機來說,散熱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iPhone 12沒有采用石墨烯導熱、沒有采用均熱板設計、也沒有采用液冷散熱系統,一切都靠手機芯片的功耗控制,這也是消費者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觀國內廠商,為了能夠壓住芯片熱量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能夠實實在在地改善游戲體驗。
影像:
事實上,iPhone系列的影像神話早已被三星打破,iPhone 12系列的影像能力依然略顯平庸。相反,近年國產旗艦手機的拍照水平正在飛速提升,華為Mate40系列在DxOMark獨占鰲頭。堆砌硬件、提升算法、加入AI,國產旗艦手機在拍照上超過蘋果已經是實打實的事實了。
可以說,單論產品配置這一塊,國產旗艦手機總是能夠做得更好。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而這正是強競爭市場作用下的必然產物。然而智能手機的銷量并非只和產品配置有關,國產廠商在品牌號召力、產品品控、軟件優化以及生態體系方面和蘋果仍有一定差距。
沖擊高端的必經之路
目前國產旗艦手機和iPhone之間其實算是各有春秋,iPhone擁有著出色的品牌號召力,而國產手機則在產品技術上逐漸超越蘋果,甚至有望取代蘋果成為技術標桿。有的用戶老是喜歡一口咬定“iPhone就是要比國產手機更優秀”的觀點,這樣的說法未免“有失公允”。
對用戶而言,國產廠商和蘋果之間的差距主要有兩點。第一,軟硬結合問題。就目前看來,國產手機雖然配置都很出色,但不論是應用的兼容性、系統的流暢度還是品牌生態體系都是做得不夠的。時至今日,安卓手機還在為了一個穩定而好用的定制系統而掙扎著,也沒有形成很好的品牌生態體系。
不開玩笑地說,很多消費者之所以選擇蘋果,就是看中了iOS穩定流暢的系統體驗。iOS系統堪稱iPhone的“靈魂”,是蘋果手機能夠賣到如此高價的最主要支撐。因為購買了iPhone,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入了蘋果生態體系,體驗到目前最佳的云同步音樂(iCloud),最佳的TWS耳機(AirPods),最佳的應用商店(App Store),最佳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而這些體驗幾乎無可替代。
第二,蘋果長期面向全球市場銷售旗艦產品,品牌的國際聲望很高。作為對比,國內廠商目前依然以中國市場為核心,銷往海外的主要是薄利多銷的中低端產品。可以說,iPhone的口碑其實很多都來自于消費者的口耳相傳,而國產品牌亦復如是。國產品牌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推出高端產品自然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總結
事實上,所謂“國產手機模仿iPhone”是一種典型的偏見和誤會。早些年有的用戶覺得,安卓手機把后置雙攝放到背面左上角就是在模仿iPhone。事實上,從產業的角度來看,這是為了讓手機內部結構更合理,手機中間的部分要放置主板,還要放進前置鏡頭,后置鏡頭模組只能放在角落。
那么又有人要問了,為什么是在左側而不是右側呢?因為大部分人的慣用手都是右手,使用手機橫屏拍照時會選擇右手操作。如果說手機的后置相機放在右上角,當你橫著手機拍攝的時候,就很容易會被自己的手掌擋到了。考慮到產品設計和人體工學,可以說后置鏡頭放在左上角是最合理的設計方法。
這件事情說明,在數碼產品在不斷成熟、快速迭代的過程中,從外觀到內部構造走向趨同幾乎是必然結果。因為各家廠商都在不斷試驗中尋找著最優解,而最優解到最后往往只有一個。優秀的設計往往都是趨同的,重要的并非產品之間有多少相似的東西,而是產品之間有多少不同。
因為產品定位的不同,即便外觀設計趨同,內在也必然會存在差異。你的手機擁有iOS系統和完整的蘋果生態,我的手機擁有2K高刷屏幕和高速快充,他的手機擁有液冷散熱系統和虛擬肩鍵,都擁有著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43瀏覽量
180807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79瀏覽量
202245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65瀏覽量
1995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