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受車載芯片短缺影響,多家車企不得不消減產量,大眾、豐田、本田、福特、斯巴魯和日產汽車等紛紛發出減產甚至關閉裝配線的通知,IHS Markit預測,最終可能有多達50萬輛汽車受到減產影響。大眾公司為此甚至與主要供應商就芯片短缺可能造成的損害索賠進行談判。
但當務之急是盡快解決芯片短缺危機,為此,車企、當地政府、芯片供應商、代工廠紛紛行動,為緩減車載芯片缺貨開啟自救之路。
事實上,造成今日車載芯片急缺現狀,直接的原因在于去年疫情影響下上半年車載芯片需求銳減,下半年第四季度隨著汽車市場回暖,需求又集中爆發,再加上,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使得車載半導體的用量成倍增長,另外,去年疫情催生的新市場需求,例如遠程辦公、在家上學等為網絡、消費電子帶來新的需求增長,在全線產能緊缺狀況之下,車載芯片就成了最嚴重的缺貨重災區。
以代工巨頭臺積電為例,從其最近公布的2020年四季度財報看,車載芯片帶來的營收只占到了其總營收的3%,而且,這是在相比上季度增長27%之后的數據,可以看出,車載芯片代工在臺積電總營收中的占比并不高,其營收大頭仍然來自于智能手機和高性能計算。因此,在全球產能普遍緊缺的情況下,代工廠勢必會優先保證其大客戶的訂單需求。
正如臺積電CEO所解釋的: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的汽車需求下降,再加上其他領域客戶的強勁需求,而且汽車供應鏈長且復雜,使得在2020年第四季度突然出現的汽車需求增長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滿足。“言下之意,為車載芯片生產臨時分配產能,并非易事。
但隨著汽車缺芯危機愈演愈烈,車企巨頭開始尋求政府幫助。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政府已致信中國臺灣地區相關部門,希望臺積電等代工廠能為德國汽車產業增加芯片供給量。由通用、福特等美國車企組成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也游說美國政府,請求對亞洲半導體業施壓,重新分配消費電子產品訂單比重,制造車用芯片。雖然這種政府調控貌似有違市場經濟準則,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指責。但,這確實是時下比較有效的一項辦法。
”從車企角度來看,即便提高代工費用,也很難立刻就讓代工廠(例如臺積電等)去改變原來的產能分配。“集微咨詢分析師陳躍楠認為:“因此,由政府主導去協調解決或許是目前最合適的一個辦法,國內不妨也可效仿這種做法,通過政府調控,使代工廠分出一部分產能供應車用電子芯片。另外,終端企業與代工廠戰略合作、買設備共建產線擴充產能也是一個可行的措施。“
不知道是政府施壓,還是看到利潤商機,目前,以臺積電為首的臺灣地區代工廠已達成共識,將盡力支持車載芯片供給。
盡管從7nm到55nm制程全線滿載,臺積電仍聲明,將把解決影響汽車行業的芯片供應挑戰列為重中之重:“目前正在通過我們的晶圓廠加快這些關鍵的汽車產品的開發。臺積電在充分利用各行各業需求的能力的同時,也在重新分配我們的晶圓產能,以支持全球汽車行業。”
三星電子最近也發布聲明,稱其正在考慮緊急擴大車載芯片的產能。不過同時,三星也發出告警稱,急于滿足車載芯片需求或會影響代工廠對DRAM及NAND芯片的制造,反過來影響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交付。
代工廠之外,車載芯片IDM廠商也開始行動。最新消息,瑞薩計劃將部分車載芯片從外包轉向自產,將其暫時閑置的一條12英寸生產線重啟用于車載芯片生產,據悉,瑞薩已將車載芯片交貨時間列為優先事項。
從代工廠到芯片原廠的一系列自救措施,或會部分解決汽車廠商無芯造車的窘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芯片漲價是不可避免的了。
據日媒報道,針對車載半導體的缺貨狀況,全球代工大廠臺積電、聯電等廠商正商討調高其代工價格,最多提價15%。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瑞薩、東芝等車載芯片供應商已紛紛調漲或正與客戶協商漲價。
另外,全球政治環境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是助推缺貨的一個原因,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集微網采訪時表示:”受貿易形勢的影響,商家會出現恐慌心理,2020年中甚至出現了企業為保證業務連續性的超額購買,讓缺貨狀況更加嚴重。進入2021年,全球政治環境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讓人們繼續持觀望態度,缺貨狀況或會持續。“
路透社此前的報道文章也持同樣觀點,認為特朗普政府對華科技戰間接導致了車企因芯片停產的現狀。
綜合多方信息,雖然行業對車載芯片缺貨已展開自救,但分析人士認為,汽車業芯片短缺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或達六個月之久。
責任編輯:xj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87瀏覽量
221551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78瀏覽量
176035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72瀏覽量
434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