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小米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手機行業的霸主。
時間倒退兩年,我們依舊看不出小米未來能夠在中國市場有多大的作為,盡管產品性價比足夠出色,盡管能夠讓更多消費者以更加低廉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硬件,但是在更多人眼里,小米就是一個組裝手機的品牌,3000元成為他們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
沒有人能夠預料到華為會這么快從手機市場“隕落”,更加沒人能夠注意到小米集團正在悄悄地發生一場巨變。
紅米率先沖入中端市場,小米為此妥協一整年
2019年盧偉冰開啟了對整個紅米品牌大刀闊斧的改造推出了RedmiK20系列產品,特別是K20Pro尊享版,在2000元這個價位段可以說硬件配置無敵,幾乎找不到任何與之相提并論的產品出現,所有人都開始嘲諷小米和紅米之間的關系,嘲諷小米要被自己的子品牌徹底掀翻在地了。
事實上雷軍對于這樣的情況早有預料,甚至希望Redmi能夠迅速站穩這個價位段,因為只有這樣,小米在未來才有機會擺脫2000-3000元這個價位段,徹底甩掉包袱去高端市場與其他品牌博弈。
K20、K30以及即將上市的K40基本上都延續了這樣的作風,甚至一代比一代得到的關注更多,兩年的時間紅米已經徹底站穩了這個價位段,也成功地讓自己的主品牌小米在高端市場自由發揮。
華為遭遇制裁成為良機,小米順勢祭出組合拳
2020年中國迎來了巨大的危機,疫情之下國內的經濟處于停滯階段,而華為則遭遇了海外的制裁,麒麟系列芯片因無法繼續生產,華為的自主研發短期內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華為產品線價格的瘋狂暴漲,看似熱度依舊保持,實際上真實銷量卻大幅度下降,甚至整個公司的戰略方向發生改變,榮耀也被迫出售。
沒有了榮耀、沒有了芯片的華為幾乎相當于失去了雙手,在消費電子市場只能說勉強支撐卻無法在擔當國內老大,小米卻在此時整體計劃快速鋪開,小米11頭頂首款高通驍龍888處理器的稱號登場,上市之初一機難求,更有雷軍簽名版為品牌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Redmi K40系列開啟了預熱模式,起售價格2999元的高通驍龍888處理器的手機直接讓更多人開始期待這款手機的上市,你會發現整個國產手機行業好像只剩下了小米,其他的品牌基本上都沒有存在感。
瘋狂擴張之下的小米,野心不止于此
線上熱度和銷量,國內的手機品牌能夠與小米正面交鋒的已經幾乎不存在。
這一切顯然都在雷軍的計劃范疇,未來的某一天小米拿著自主研發的澎湃芯片,是不是就有可能顛覆所有人對于小米的看法了呢?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8文章
51425瀏覽量
428768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13瀏覽量
15859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82瀏覽量
253435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95瀏覽量
1452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華為Q4重奪中國手機市場第一
看點:蘋果手機中國銷量有望增長 運機集團與華為合作首單落地
中國手機廠商角逐高端市場
弘信電子搶跑AI手機產業未來
科技看點:軟件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5萬億 雷軍回應小米15漲價
小米躋身日本前三!四大新興市場,哪些手機廠商成為增長黑馬

韓國智能手機OLED顯示屏市場失去榜首位置,中國崛起成新霸主
小米新一代智能手機智能工廠全面投產
中國AI芯片行業,自主突破與未來展望
波蘭反壟斷機構針對小米展開價格操縱調查
中國折疊屏手機銷量強勁增長
2024年小米汽車產業鏈分析及新品上市全景洞察報告
科技日報重點報道:量子科技有望催生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