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廣東美房智高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了,該公司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碧桂園生活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其唯一股東,總經理為張順強,最終受益人為龔順松(執行董事)。
不過注冊地址并不在佛山順德,而是在我國科技創新之城深圳,位于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
OFweek機器人網從企查查了解到,新公司負責人之一的龔順松同時在溧陽中立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廣東碧鴻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溧陽中立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廣東美房智高機器人有限公司、廣東碧安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廣東中園電梯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中擔任法人或高管。
公開信息顯示,美房智高機器人經營范圍包括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智能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安裝、上門維修;工業機器人銷售;服務消費機器人銷售;特種設備出租;專業設計服務等;同時還提供物業管理、特種設備設計服務等。
建筑行業存在高危痛點
在我們印象中,碧桂園就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商,但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卻說:“應該說,我們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從2018年碧桂園開始以“高科技綜合性企業”來定位自己,而機器人率先成為碧桂園進軍高科技產業的突破口。在楊國強眼中,“機器人”的地位甚至要排在“好房子、好社區”的前面。
作為一家房地產開放商,碧桂園跨界科技產業,為何如此重視?
這不得不說它所處的行業的特殊性。
都說中國是基建狂魔,高樓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的背后,卻有著一組組讓人揪心的數據,幾乎每天都有建筑事故發生,住建部公開的信息顯示,2018年全國發生建筑工程安全事故734起,累計死亡840人,平均每天死亡2.3人;2019年,全國共發生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773起、死亡904人,比2018年事故起數增加39起、死亡人數增加64人,分別上升5.31%和7.62%,平均每天死亡2.47人。
2019年部分傷亡事故分析(來源:住建部)
進一步分析數據還發現,高空墜落是引發傷亡事故的首要因素,其后還有坍塌事故、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觸電等。
雖然政府一再強調重視安全生產,但事故始終難以杜絕,即便是2020年,也還是發生了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山西臨汾聚仙飯店“8·29”坍塌等重大事故。
碧桂園作為我國房地產開放商的排頭兵,每年開發的建筑面積數以億計,在生產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安全生產事故。就在碧桂園宣布進軍機器人產業的2018年,碧桂園至少發生了3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①2018年6月24日下午,上海奉賢碧桂園紅墅林項目售樓處6層屋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出現模架坍塌,事故造成1死9傷;
②2018年7月12日早上,杭州蕭山所前鎮的碧桂園前宸府項目南側里士湖路路面發生了道路坍塌,險釀大禍;
③2018年7月26日,碧桂園·城市之光建筑工地發生一處圍墻和活動板房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
在那短短的一個多月中,碧桂園3起事故累計造成7死19傷,讓碧桂園的項目進度及聲譽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樣的事件并沒有在碧桂園的生產中得到杜絕,如2020年5月16日,碧桂園再發生一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廣西玉林市碧桂園鳳凰城5期A1標段項目發生施工電梯墜落事故,事故直接導致6人死亡。
這些事故,讓碧桂園不斷加大尋求機器換人力度,試圖通過機器人來完成生產,以此來規避人員傷亡,也能提高生產效率。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還不是碧桂園下大決心做科技產業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房地產行業到達了天花板。
基建狂魔40年,我國已經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合理資源分配,作為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也意識到了行業繼續壯大缺乏足夠的空間。
另外,房地產行業的負債額還處于高位,至2019年底,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負債總額高達76萬億元,占GDP比重高達76.7%;負債率為80.4%,遠高于58.6%的工業資產負債率。
這也讓碧桂園急于增加賽道,提升自己的上升通道。
碧桂園早已入局機器人
在坍塌事故頻發的2017年,碧桂園就開始切入機器人行業。該年7月,博智林機器人成立,楊國強同時宣布計劃5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資至少800億元人民幣;遠高于同城另一世界500強巨頭292億收購庫卡的入局費用。
隨后,碧桂園的機器人業務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推進。2018年9月在廣東順德建機器人谷,12月與清華合作成立機器人聯合研究院……
但其機器人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入局之初,機器人領域的領路人一變再變,先是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沈崗,但不足一年沈崗離職,接著是曾在德國博世西門子集團、海信科龍工作過的周小天,只是數月后又出走,直到空降的張志遠被調離后才開始穩定下來。
2019年,碧桂園在機器人領域的投入研發費用為19.7億元,推出的9款共43臺建筑機器人在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獲得交付;后續還將會有12款104臺陸續交付。
2021年開年第一天,博智林機器人副總裁劉震透露,目前研發人員超過了4000人,其中博士和碩士占比超過20%,海外人才超過120人,各領域專家級人才超過220人;除了建筑機器人,博智林同步進軍機器人餐飲、現代農業和酒店經營等業務。
劉震同時透露,六軸協作機械臂已實現量產,完成交付超過100臺,同時還有在手訂單500臺。
離全球最強的機器人公司還有多遠?
在碧桂園的高投入下,至2020年上半年,博智林機器人實現營收17.89億元,略低于2019年同期的18.69億元,在研建筑機器人近50款,其中35款已投放工地測試,其中4款實現商業化,以租售的形式給建筑企業提供服務。
重要的是,博智林機器人走的是研發戰略,成果也開始顯現出來,截至2020年9月,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高達2500多項,其中已獲授權700多項,發明專利120多項,其余專利還在審批中,已發展成了本土機器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具備了跟全球最大協作機器人較量的資本。
不過距離楊國強“我們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強的機器人公司?”的期望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但機器人布局至少解決了碧桂園安全生產中的一些問題,如已商業化的4款機器人,可以完成大部分一般建筑工人的工作,另有20款機器人需要與專業的產業工人一起配合施工,在施工人員的安全健康保障以及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提升方面取得很好成效。
加上新成立的廣東美房智高機器人有限公司,碧桂園在“不務正業”的路上,又進了一步。
責任編輯:xj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8050 -
自動化
+關注
關注
29文章
5620瀏覽量
79537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4瀏覽量
928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