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晨暉,賈秀江,方興
在去年的Freescale全國大學生智能車大賽中,賽道信息檢測方案總體上有兩大類:光電傳感器方案和攝像頭方案。前者電路設計簡單、信息檢測頻率高,但檢測范圍、精度有限且能耗較大;后者獲取的賽道信息豐富,但電路設計和軟件處理較復雜,且信息更新速度較慢。在比較了兩種方案的特點并實際測試后,我們選擇了攝像頭方案。本文將在獲得攝像頭采集數據的前提下,討論如何對數據進行處理和控制策略的實現。
數據采集
我們選擇了一款1/3 OmniVision CMOS攝像頭,用LM1881進行信號分離,結合AD采樣,實現了視頻信號的采集。在總線周期為32M的情況下,每行最多能夠采集80個點,其中前14個數據為行消影,第15到第80個點為有效數據點(見圖1)。
圖1 單行80點
攝像頭每場信號有320行,其中第23到310行為視頻信號。我們從中均勻采集了12行,最后得到一個12×80的二維數組。
信息處理
原始數據包含了黑線的位置信息,為了穩定可靠地提取這一信息,我們采取了以下步驟:
二值化
由于白線對應的電平值較高,而黑線電平值較低,因此圖中第43到48點間的凹槽就是黑線所在位置。為了提取出黑線,直觀的想法是檢測電平值的跳變。但實際黑白線邊沿的電平經常不是突然跳變的,而有一個過渡過程,為此我們先對原始數據進行了二值化處理。這不僅使得邊沿更加明顯,而且可以去除電平值的一些小波動。二值化的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單行數據二值化結果
黑線位置提取
二值化后,視頻信號就只有黑白二種電平了。從左到右掃描視頻信號,通常先掃到的是白點;否則若是黑點(賽道外),則繼續往下,直到第一個白點。然后,設置一個計數器記錄第一個白點后面連續出現的黑點數目。計數器初值為0,若檢測到一個黑點,則加1;否則計數器重新置0。計數器每次清零前,判斷是否大于2小于10(這可以濾除一兩個黑點產生的毛刺):如果是,則黑線中心位置為當前點的坐標減去計數器值的一半;否則,繼續掃描直到整行結束。最后單行的黑線提取位置如圖3所示。
圖3 單行黑線位置提取效果
中值濾波
完成單行黑線提取后,可將12行位置連接起來,得到黑線的大致趨勢。但即使前面已有一些濾除干擾的措施,仍能發現個別行的黑線位置偶爾會出現異常跳變。于是,這里采用了常用的中值濾波技術:對于中間第2到11行這10行黑線位置,用當前行和前后兩行位置的中間值作為當前行濾波后的黑線位置。中值濾波可消除單行干擾,得到的10行有效黑線位置用數組black_line表示。
控制策略
得到10行黑線位置后,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信息對賽道各種情況(如圖4所示)進行判決,實現速度和轉向的優化控制:如在直道保持高速、入彎減速出彎加速;直道和S道P參數小些、普通彎道P參數大些等。下面通過給出作用在black_line數組上的算子O,介紹賽道判決的方法。
圖4 直道、普通彎和S彎的黑線位置提取結果(紅色虛線表示視野中心)
算子O計算的是賽道黑線與視野中心線所圍成的面積(圖4中黃色區域)。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mid為中心線的位置。一般來說,(1)式的結果在直道上很小,且隨著賽車不斷進入彎道內,數值將逐漸增大,出彎時則逐漸減小。這樣,可以根據size的值進行分級,判斷賽車前方的路況,決定賽車的速度級別。另外,速度也可采用以size為變量的P控制:
其中cur_speed為當前控制速度,min_speed和max_speed分別為控制范圍內的最小、最大速度,min_size和max_size為size的最小、最大值。
舵機控制的各種參數當然也可以根據size的大小進行比例調整,這樣能達到快速沖過S彎的效果,但由于size值并不能嚴格區分S彎和入彎前一段時間的狀態,所以在普通彎道中賽車將靠內行駛,存在碰到內側標志桿的危險。因此,為了安全起見,舵機控制采用一般的P控制即可。
實踐證明,攝像頭能采集豐富的賽道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預處理,并充分利用提取到的黑線位置對賽道進行判決,能使得賽車行駛快速流暢。
相信隨著比賽的深入,攝像頭方案的潛力會被進一步挖掘。今后為了適應更復雜賽道的要求,提高參賽成績,可以考慮:
·結合記憶算法。賽道記憶能實現賽車行駛的全局優化,而且今年增加了坡道,僅憑視覺很難預先檢測,因此若結合記憶算法將明顯提高性能。
·對判決算子進行改進。前面介紹的賽道判決算子,能反映直道和進出彎道的特征,但是對于S道并不敏感,因此可以考慮對其進行改進,或者采用其它算子。通常,將幾個算子的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后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gt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82瀏覽量
755820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60文章
4860瀏覽量
96122 -
計數器
+關注
關注
32文章
2261瀏覽量
948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