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年,柔宇迎來一場資本大考。
2020年的最后一天,柔宇科技的科創板IPO獲得受理,計劃募資144.34億元。其中,4.6億元用于柔性前沿技術研發項目,49.39億元用于柔性顯示基地升級擴增建設項目;11.24億元用于柔性技術的企業解決方案開發項目、7.1億元用于新一代柔性智能終端開發項目,7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成立于2012年的柔宇科技,一直在投入全柔性顯示屏等柔性技術,也因發布了全球首臺商用折疊屏手機而備受資本關注。自2012年至今,其累計融資已超過10輪,投資方不乏深創投、松禾資本、IDG等明星資本。
而此次僅次于中芯國際的募資金額,也顯示出柔宇科技受到了資本的追捧。但是,與其他企業不同,在柔宇受到追捧的同時,外界對于柔宇科技是“獨角獸”還是“PPT公司”的質疑屢見不鮮。
那么柔宇科技究竟真的是靠技術驅動還是被資本抬起來的“獨角獸”?
營收與市值難以匹配
根據柔宇科技上市招股書顯示,柔宇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營收分別為6472.67萬元、1.09億元、2.27億元,各年之間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60%。受到疫情影響,柔宇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1.16億元。
然而,柔宇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凈虧損分別為3.59億元、8億元、10.73億元。柔宇2020年上半年凈虧損為9.6億元。這也意味著,柔宇兩年半的時間虧損超過28億元。另外,柔宇科技雖然在技術上聲稱擁有極大的優勢,但似乎有些典高和寡。根據報告期內數據顯示,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03億元、1.65億元、5.95億元和4.8億元,存貨整體呈現增長態勢。
營收不理想,并不影響其融資能力。一方面說明資本對未來的柔性技術較為樂觀,另一方面,柔宇從誕生之日起被賦予太多的期待。本次計劃募資的金額144億之多,其估值也將超過百億甚至進入千億。但真正的價值能不能得到投資者的認可,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雷聲大雨點小?
柔宇最知名的就是其柔性技術。但是,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柔宇科技不論從給企業提供屏幕解決方案,還是面對消費者的產品銷售都缺少顯著的標簽。
市場對柔宇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做柔性技術的公司。在屏幕技術方面,不同于行業巨頭三星、LG以及國內主流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采用的“低溫多晶硅(LTPS)”技術路線,柔宇科技采用了另外一條命名為“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體系自研的技術路線。按照柔宇創始人劉自鴻的介紹,該技術不采用硅材料,相比LTPS制程溫度更低,可以降低設備的投資成本,提高全柔性屏的良品率。
柔宇號稱對于“超低溫非硅技術”,擁有3000余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更為關鍵的是,這項優秀的技術卻并沒有為柔宇打開市場。
產線投產兩年多以來,柔宇的全柔性屏在公開報道中,未看到主流手機廠商的手機大規模商用其產品。此外,柔宇自主研發的折疊屏手機Flex Pai銷量也難與主流手機廠商相比。
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正式發布號稱全球首款可折疊柔性手機“FlexPai柔派”,這款手機被IT屆普遍評價為“不成熟、實用性不強的產品”。而在2020年9月,搭載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Flex Pai 2發布之后,其在京東自營旗艦店的商品評論共1200余條;在天貓旗艦店的店鋪月銷僅有二三百臺。
作為對比,截至2019年年底,三星官方稱其第一代的Galaxy Fold售出了50萬部;華為Mate X折疊屏手機雖然未公布銷量,但業內普遍預估其銷售量在10—20萬部之間。
另外,在與手機廠商合作之外,與京東方已經“打入”蘋果、華為不同。今年3月,柔宇宣布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將向中興提供柔性顯示技術解決方案,這是柔宇對外公布的第一家手機終端合作伙伴。
時至今日,無法打開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主流手機廠商的供應鏈,在藍科技看來,也許技術方面還未打動這些幾家廠商。從側面看,作為有可能成為下一代手機發展標準的折疊屏手機廠商們,對于柔宇科技的技術水平目前的信任度并不高。
一直以來,柔宇科技都是一家十分“神秘”的公司。始終能夠聽見其傳說。隨著柔宇科技上市步伐加快,到底是靠獨樹一幟的技術贏得資本的熱捧,還是資本催升下的獨角獸,或許,時間將給出最好的答案。
責任編輯:pj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3瀏覽量
181193 -
顯示屏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505瀏覽量
74585 -
柔宇科技
+關注
關注
3文章
105瀏覽量
174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