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章鷹)12月31日,CNBC網站報道,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特斯拉和Nvidia這七家最有價值的美國科技公司,在2020年的市值總計增長了3.4萬億美元。其中,特斯拉的股票在2020年增加了9倍,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市值從年初的760億美元提升到周四收盤時的6690億美元。
2021年1月1日上午,特斯拉正式在中國發布Model Y,這是繼Model3開售之后正式在中國銷售Model Y,而且其續航版起售價格為33.99萬元人民幣,較業內估計的53.5萬元直接下調了16.51萬元。這款與Model3共用75%零部件的電動SUV,勢必引發新能源SUV汽車市場新一輪的洗牌。
年銷量不過50萬的特斯拉,為何市值會超越銷量千萬的豐田。業界專家表示,智能汽車是繼智能手機之后的第二大互聯生態和服務集成,智能化終將改變汽車的定義。
Model Y前座 12月30日,長城汽車與高通宣布在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長城汽車將率先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臺,打造先進的高算力智能駕駛系統——長城汽車咖啡智駕系統,并在2022年量產的長城汽車高端車型中采用。 奔馳和理想汽車今年簽署了和英偉達的合作計劃,作為新老車廠的兩個代表公司,這些公司只有快速加入新的智能造車浪潮才能防止不被時代淘汰。
智能汽車目前的發展趨勢如何?車機芯片公司將為智能汽車如何賦能?視覺AI技術在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電子發燒友記者采訪了高通產品市場高級總監艾和志、虹軟生態與戰略合作總監陳鋒博士,收集華為智能汽車負責人的最新觀點,以及結合北汽、長安等以新能源智能汽車作為戰略推進的公司高管的最新分析,為大家解讀。
智能汽車發展目前呈現兩大趨勢:智能座艙和ADAS成為標配,AR-HUD開始量產
中汽協預計,2021年汽車總銷量將同比增長4%達26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增幅有望達到40%,總銷量將攀升至180萬輛。在汽車市場動能轉換、亟待變革的關鍵時刻,智能電氣化浪潮不斷與汽車業融合,已經吸引華為、蘋果以及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加入戰局。 智能汽車是由眾多技術集成的產業鏈,相比傳統汽車,對計算、傳感、人工智能、通訊、自動控制等技術的運用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新能源汽車是智能網聯的最好載體,購買新能源汽車以年輕人居多,他們歡迎變革,喜歡新產品、新技術、而且他們能把新技術應用好。”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對媒體表示,“抓住年輕人或泛Z世代人群的需求,將推動汽車企業發生很大變化。”
“如果我們都跟隨特斯拉,那就沒有超越它的可能性。顛覆你的不是對手,而是思維模式。”長城汽車數字化執行官李鵬對媒體表示。12月30日,長城在北京舉行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發布咖啡智駕以及圍繞此的“331”戰略,以一家主機廠的身份,全面進入自動駕駛領域深水區。當天長城汽車股價上漲達8%。早在今年7月,長城發布整車智能化品牌“咖啡智能”,是涵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全新電子電器架構的面向未來出行的智能系統。
目前汽車行業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高通產品市場高級總監艾和志認為,未來汽車的變革方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全新的駕乘體驗、汽車與萬物的互聯以及汽車的智能化,這些能夠極大提高汽車的安全性,改善人們的出行效率。 他分析說,外界不少人對高通的認知是手機領域,其實高通從2002年就開始和全球的主機廠建立起廣泛的合作。目前,全球最大的25家汽車制造商中有19家主流汽車制造商都采用了高通的數字座艙解決方案。
他的觀察是,很多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推出面向未來的新一代數字座艙,車內不僅有顯示屏,還有AR/抬頭顯示屏;后視鏡不僅支持后視功能,還支持流媒體的播放;副駕駛、乘客后座都配有顯示屏;左視鏡、右視鏡都具備計算機視覺功能。 近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對媒體表示,傳統汽車善于奔跑,但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更不會思考。通過AI、5G、云端大數據等技術,催生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
虹軟生態與戰略合作總監陳鋒博士對記者表示:“2020年的疫情對汽車行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在此背景下,我們注意到,汽車行業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發展并沒有放緩。相反,智能座艙和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功能的配裝率在穩步上升,FCW(前車碰撞預警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功能已經向普通車型滲透,不再是高端豪華車型的獨有。一些新的和智能駕駛相關的產品比如HUD(抬頭顯示)在一些車型成為標配,AR-HUD也開始量產。”
他認為,視覺傳感器作為智能駕駛領域最重要的傳感器之一,與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一起成為智能駕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視覺智能技術在智能駕駛領域的作用也被更多的廠家了解和接受。一方面,視覺智能在應用的廣度上不斷延伸,從艙內的駕駛員狀態監測、駕駛艙個性化設置、AR HUD,到艙外的FCW(前車碰撞預警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ACC(自適應巡航控制)、AEB(自動制動系統)、盲區監測、360環視、泊車輔助等,越來越多的視覺智能技術被應用到實際量產車型之中。
另一方面,視覺智能在技術的深度上不斷發展,對車外環境的適應性、對檢測和識別的精度、對多種傳感器的融合、對各種車載計算平臺的適應和優化,成為智能駕駛技術成功落地量產的重要基本條件。
芯片公司如何為新能源汽車賦能?
2020年下半年,疫情下國內智能汽車的銷售額率先大幅度增長分外搶眼。汽車電子市場規模也會越來越廣闊。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 預測稱,到2021年,汽車半導體將成為芯片行業中最強的終端市場,汽車電子系統產品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將實現5.4%的漲幅。 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被六大廠商控制,2019年NXP、英飛凌、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博世六大廠家共占了56%的市場份額。
面對汽車智能化浪潮,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消費電子芯片巨頭,也一直希望以高算力芯片為核心,以車機系統和自動駕駛為突破點,切入汽車半導體市場,搶占傳統汽車芯片廠商的份額。
汽車芯片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高通在2014年和2016年相繼推出了驍龍602a和820a兩款車機芯片。高通從2014年就開始通過驍龍汽車平臺助力汽車廠商打造車載信息娛樂平臺,2016年,高通推出第二代數字座艙平臺——驍龍汽車820a平臺,今年高通驍龍820a風光無限,登陸了奧迪A4L、領克05、小鵬P7、理想ONE等熱門車型。該芯片支持多塊4K分辨率屏幕,支持絕大部分車型的中控車機和儀表流暢運行,還自帶4G、WIFI、藍牙、定位能力。
此外,該芯片最多支持輸入8路攝像頭視頻信號,支持深度學習技術以進行圖像識別和傳感器融合,還能為3D倒車影像、駕駛員監測甚至是一些簡單的ADAS系統提供算力。 自動駕駛軟件計算量已經達到10個TOPS,傳統汽車MCU的算力難以滿足自動駕駛汽車的計算要求,驍龍820a完勝老式的車機處理芯片性能吃緊,明顯卡頓等問題,能支持車企打造性能強勁的數字座艙,一下成了旗艦標配。高通終于在傳統汽車芯片玩家的領地里撕開了缺口。
2019年,高通推出第三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作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座艙解決方案,它可以把儀表盤顯示屏、流媒體后視鏡顯示屏、后座顯示屏、中控和抬頭顯示等ECU功能都集中整合到一個芯片上。對整車廠商來講,這極大地降低了ECU成本,提升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性,也更加容易進行升級。
整個數字座艙系統,尤其是第三代的數字座艙系統,離不開個性化的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的計算機應用平臺,包含AI加速器等。同時,這款SoC上也集成了最先進的Wi-Fi、藍牙技術,可以支持眼下最熱的Wi-Fi6以及藍牙5.1的技術。
2020年1月,高通又推出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Snapdragon Ride平臺和車對云平臺。Snapdragon Ride平臺采用可擴展且模塊化的高性能異構多核CPU、高能效AI與計算機視覺引擎,以及先進的GPU,可支持多個等級自動駕駛場景并提供領先的散熱效率。以長城咖啡智駕系統為例,芯片是長城汽車自己沒有涉足的領域,長城選擇與高通合作,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平臺打造自動駕駛系統的域控制器。
此外,通過搭載兩個標準大算力平臺,算力達到700+TOPS, 為實現L4/L5級別或更復雜更全場景的智能駕駛預留充足的硬件能力和算力冗余。 新產品得到了客戶和市場的認可。據高通透露,當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億輛汽車采用了高通的汽車解決方案。 10月30日,華為發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HI,華為推出的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1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和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云,以及激光雷達、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華為跟車企的合作方式有三種,首先是類似于目前供應商的方式,為車企提供零部件,例如激光雷達等。其次是華為給車企提供一種平臺化的業務,比如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以及操作系統等。最后一種就是HI模式,為客戶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 地平線兩年前進入汽車芯片市場,2019年8月30日,地平線征程2.0芯片上市,是中國首款車規級AI芯片亮相,2020年3月該芯片實現首次前裝量產。
地平線創始人余凱說:“僅僅在長安一款車型上,半年多就實現了10萬多用戶交付,現在每個月訂單已給供應鏈造成很大壓力,今年使用該芯片量產的車型有3款,定點有20多款車。“2020年,該公司與長安汽車等車企基于該芯片聯合開發了智能座艙NPU計算平臺,搭載該芯片的長安UNI-T在11月銷售10061輛,連續5個月實現銷量破萬。
地平線官方微信宣布,在過去11月,征程2出貨量超過10萬片,全年超過16萬片,預計2021年將會有百萬輛汽車搭載地平線的車載智能芯片。 2020年,在北京車展上,地平線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芯片征程3發布,同時宣布與大陸集團在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AI視覺算法助力智能駕駛落地
“科創視覺第一股”虹軟科技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營收5億元,同比增長21.17%;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10 億元,同比增長48.06%。從公司業務結構來看,智能駕駛業務表現亮眼,在前三季度營收達到4583 萬元,相比于該業務在2019 年全年營收,擴大了1.85 倍,目前占公司總營收比達到9.16%。 虹軟生態與戰略合作總監陳鋒博士表示:“智能駕駛離不開視覺算法,虹軟在手機計算攝影領域積累的豐富底層算法和相關技術,為我們能夠快速為車載行業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視覺智能解決方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虹軟立足于視覺相關的底層算法,對于車載行業的特殊要求及行業特點進行深入研究,將視覺算法的普遍性和車載行業的特點相結合,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業績,多款虹軟智能車載產品開始投入市場銷售,同時與汽車廠商定點開發中的項目超過二十個。” 當前,虹軟以原創計算機視覺技術為基礎,已研發出具有全棧功能 DMS(駕駛員監控系統,含 Face ID 功能)和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為核心,支持車規 TI、高通、NXP、華為等芯片系統平臺的一站式智能駕駛視覺解決方案。
針對車內智能座艙場景,虹軟融合了各類視覺識別技術,在保障駕駛員、乘客行車安全的同時,為駕車與乘坐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其中 DMS 為駕駛員提供安全駕駛提示與人車交互提供便利,如駕駛員疲勞檢測與手勢操控音響;OMS(乘客檢測系統)則為乘客提升乘坐的體驗,如提示車內遺留物、兒童被鎖車內。
而針對車外道路場景,虹軟提供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則通過融合車輛識別、車道線檢測、行人檢測等視覺核心技術,來保障車內乘客,車外行人、車輛以及其他設施的安全。其中 ADAS 可以實現車道偏離預警、前車碰撞預警、盲區檢測、行人碰撞預警等功能,并由此做出預警判定,從而為安全駕駛提供高效輔助作用。虹軟 AR 實景導航則可以與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相結合,幫助用戶獲得直觀的導航信息展示和所見即所得的體驗,以此進一步提升駕駛安全。
針對當前視覺技術在智能汽車落地當中的挑戰,陳鋒博士表示:“最重要的是,行業經驗與視覺算法技術的完美結合。以虹軟的經驗體會而言,從智能視覺算法的研發到技術真正能夠在產業中量產落地,是要花費很大的資源投入和時間成本的。而整車廠專注行業技術和行業經驗,像虹軟這樣的算法供應商提供高水平的視覺算法,這種合作不僅可以減少客戶在算法領域的大量重復投資,還能夠縮短產品量產上市時間,降低綜合成本,滿足終端客戶對智能化迅速增長的需求。”
小結
2020年2月,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35年中國要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小鵬汽車董事長顧宏地更將2020年稱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元年。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老牌汽車廠商,車企在軟件研發領域處于弱勢,需要科技公司的支持;主營業務增長遇到天花板的科技巨頭,急需從智能汽車賽道開拓更大的利潤空間。
憑借通信、車機系統方面的優勢,高通、華為已經紛紛進入智能汽車賽道,虹軟憑借在視覺AI算法的深厚積累助力智能駕駛落地。2021年,隨著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入局,更多跨界企業和車企合作深入,我們相信智能汽車應用層面的落地產品將會更加豐富,我們期待更多的中國企業加入這個賽道,在產業鏈上下游取得突破。未來有哪些爆款產品和新技術的落地應用,我們將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年銷量50萬的特斯拉,為何市值超越銷量千萬的豐田?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2瀏覽量
99949 -
豐田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9瀏覽量
40979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28瀏覽量
126723
原文標題:年銷量50萬的特斯拉,為何市值超越銷量千萬的豐田?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