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棒的生產一般主要包括幾個工序:晶棒成長、晶棒裁切與檢測、外徑研磨。以下是一種生產方式所涉及到的工序細節:
一、晶棒成長工序
1)融化
將塊狀的高純度復晶硅置于石英坩鍋內,加熱到其熔點1420°C以上,使其完全融化。
2)頸部成長
待硅融漿的溫度穩定之后,將晶種慢慢插入其中,接著將晶種慢慢往上提升,使其直徑縮小到一定尺寸,維持此直徑并拉長100至200毫米,以消除晶種內的晶粒排列取向差異。
3)晶冠成長
頸部成長完成后,慢慢降低提升速度和溫度,使頸部直徑逐漸加大到所需尺寸(如5、6、8、12吋等)。
4)晶體成長
不斷調整提升速度和融煉溫度,維持固定的晶棒直徑,只到晶棒長度達到預定值。
5)尾部成長
當晶棒長度達到預定值后再逐漸加快提升速度并提高融煉溫度,使晶棒直徑逐漸變小,以避免因熱應力造成排差和滑移等現象產生,最終使晶棒與液面完全分離。到此即得到一根完整的晶棒。
二、晶棒裁切與檢測
將長成的晶棒去掉直徑偏小的頭、尾部分,并對尺寸進行檢測,以決定下步加工的工藝參數。
三、外徑研磨
由于在晶棒成長過程中,其外徑尺寸和圓度均有一定偏差,其外園柱面也凹凸不平,所以必須對外徑進行修整、研磨,使其尺寸、形狀誤差均小于允許偏差。
硅晶棒的五種工藝詳解
硅晶棒的切斷,滾磨,腐蝕工藝介紹。
1、切斷
切斷的目的:沿著垂直于晶體生長的方向,切除硅棒的頭(硅單晶的籽晶和放肩部分),尾部以及外形尺寸小于規格要求的無用部分,將硅晶棒切成數段,同時,對硅棒切取樣片,檢測其電阻率,氧碳含量,晶體缺陷等相關質量參數。
2、滾磨
無論是采用直拉法或是區熔法生長的硅單晶棒,一般是按<100 >或<111 >晶向生長的。通過滾磨加工,使其表面整形達到基本的直徑和直徑公差要求,并確定其定位面的位置及其基本尺寸。
3、腐蝕
為了去除磨削加工過程中的表面機械損傷和沾污,有利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就要對其表面進行化學腐蝕處理。
一份來自瓦克化學的、申請號為CN201110424941.4(授權公告號:CN102555087B)的發明專利,介紹了一種細硅棒的方法。
截圖自瓦克化學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的專利文件
P.S.:OFweek君不是技術出身,現學現賣的這種概括文章,對于產業中的各種基礎概念無法做到非常準確的描述。若讀者朋友們對于文章內容準確性有異議,歡迎添加OFweek君微信(hepinggui2010)告知。若相關內容能形成完整的文章,OFweek君也可以署名文章投稿的形式,將相應內容發表在OFweek旗下各個內容平臺上。感謝大家的支持!
審核編輯:符乾江
-
晶體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69瀏覽量
35511 -
晶棒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63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