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西班牙之內的17個國家發表了關于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的聯合聲明,決定投入巨資發展歐洲的半導體能力,計劃專門提到了2nm制程,將其作為歐洲半導體計劃的主要目標,負責的機構是A3組(電子工業競爭力團隊)。對于大部分芯片企業來說,2nm制程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目前全球有能力挑戰這一關鍵技術的企業不會超過兩家,而且還遠未到量產階段,根據最新消息,臺積電2nm制程量產要到2024年。
在這一領域,美國雖然是半導體產業的開創者,但是正在逐漸喪失主導權,原始技術的領導地位已經從英特爾轉向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企業。美國尚且如此,歐洲的差距更大,迄今為止,歐洲芯片三巨頭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專注于汽車電子產業,在處理器的研發,制造領域,歐洲企業并沒有太多的表現。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前十大企業中沒有一家來自歐洲,目前歐洲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德國X-fab,主要從事模擬/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晶圓代工。目前在歐洲,美國和馬來西亞擁有晶圓工廠,員工約3800人。
那么此次歐洲17國聯手,明確將2nm先進制程作為追趕的目標,顯然旨在打造與行業頂尖水平看齊的產業生態。以美國多年的技術積累,在芯片制程方面都難以與亞洲企業競爭,那么歐洲到底有什么優勢?說到這里,就不能不提光刻機,因為目前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機制造商ASML(阿斯麥)就來自歐洲,而這種高端光刻機已經成為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爭相引進的戰略資源,誰能獲得足夠的EUV光刻機,誰就有可能將在下一個十年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不過光有設備,顯然不夠,要不然英特爾也不至于落后臺積電和三星電子。
眾所周知,晶圓工廠是一個高投入的產業,據業界估計,一個擁有先進制程的晶圓工廠投資最少在100億美元以上,而三星電子未來十年的總投資預算高達1160億美元。一個企業的投資規模都這么大,那么歐洲17國聯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投入肯定不能低于這個水平,根據歐洲國家的聯合聲明,未來三年,歐洲方面的投入將達到1450億歐元,約合1750億美元。
歐洲芯片整體實力和美國有很大差距,但是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歐洲比美國要好一些。尤其是硅晶圓等主要原材料方面,美國企業基本上已經撤出這些利潤相對比較低的產業,而歐洲仍然有部分企業保留下來,如德國企業世創(Siltronic)就是世界領先的超純硅晶圓制造商,300mm年產量達到84萬片。此外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可以提供高純度的精加工光刻材料,完善的銅元素電化學沉積方案,3D-TSV封裝等。
在技術來源方面,歐洲有大名鼎鼎的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這家位于比利時魯汶的研究機構,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共研究平臺,與許多世界著名芯片企業保持著合作關系,包括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臺積電等。某種程度上,由于擁有這些國際領先的半導體技術研究前沿機構,歐洲在技術和人才儲備上就不至于落后于人,甚至可以優先獲得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和工藝。
整體來看,歐洲在半導體產業擁有很強的實力,人才,技術,資金都不會成為歐洲芯片發展的阻礙,歐洲的主要短板在于處理器的設計,晶圓代工等領域,目前,歐洲缺少這些領域的領軍企業。歐洲媒體普遍認為,在先進制程同樣高度壟斷的環境下,短期內很難打破亞洲企業的壟斷優勢,歐洲芯片向這些企業看齊單靠砸錢是不夠的。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0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87瀏覽量
221509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2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