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發布,12 月 14 日 11 時 13 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上兩臺 25N 發動機工作約 28 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
目前,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各系統狀態良好。
IT之家獲悉,據央視報道,嫦娥五號發射前包括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個部分,而在月球上所開發到的月壤月巖處于返回器中,最后僅有返回器可以回到地球。
由于“彈道式返回”會對返回器和月球樣本造成損害,故我國航天局將采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技術,相當于在大氣層上打個“水漂”。
也就是說嫦娥五號將通過先后兩次進入大氣層的方式減速(利用返回器大底前端形成的弓形激波在距地面60公里的時候彈出大氣層再一次減速),將從第一次進入大氣層時的每秒 11 公里的速度降到第二次進大氣層時的每秒 7.6 公里的速度。
此外,由于返回器兩次進入大氣層,將會產生兩次黑障區(大氣摩擦產生2000℃左右的高溫使返回器周圍形成等離子體,進而導致地面通訊等電磁波被屏蔽,一般出現在地球上空 35~80 公里處)。
實際上,“半彈道跳躍式返回”技術已在 2014 年的嫦娥 5T1 試驗中已證實可行,預計嫦娥五號將在距地面約10公里的高度處打開降落傘進行降速,最后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IT之家此前報道,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200 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責任編輯:PSY
-
修正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6103 -
航空航天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1瀏覽量
24354 -
嫦娥五號探測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瀏覽量
41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