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創新性產品和技術發布,很難支撐電池日活動,我們壓力也非常大。”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在12月2日的蜂巢能源電池日中說道。
成立于2018年的蜂巢能源正不斷加強在創新產品和技術的投入。
12月2日,以“蜂啟 ? 領未來”為主題,由蜂巢能源主辦的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在無錫舉行,整車廠商、高校科研院所、云計算等多家企業機構出席了此次會議。此次電池日上,蜂巢能源不僅公布了其在無鈷電池產業化上的最新進展,同時還發布了多項針對現階段動力電池安全痛點的創新科技成果。
01.電池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
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安全事故頻發,全球范圍內多家車企因電池安全問題啟動召回程序。動力電池安全問題已成為橫亙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
在此次電池日活動中,蜂巢能源針對電池安全問題發布了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并將該方案命名為“冷蜂”。冷蜂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是通過材料、電芯、電池包和監控系統四個層級的創新和協同,保證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在材料層級,蜂巢能源無鈷產品率先落地,其在“去鈷”的同時,提升了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楊紅新表示,“雖然特斯拉是首個公開提出無鈷電池概念的企業,但后續并沒有實質性進展,而蜂巢能源將會成為全球首個將無鈷電池量產的企業,并從即日起接受全球預定。”
蜂巢能源表示,其此前已經向幾乎所有國內外車企送檢無鈷電池產品,目前反饋效果很好。其中,一家歐洲豪華品牌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安全測試,正在繼續推動后續事宜。
區別于現有的磷酸鐵鋰電池,楊紅新多次強調蜂巢能源采用的是單晶無鈷材料。相比811低鈷電池產品,蜂巢能源無鈷電池能量密度能做到與811電池相同,甚至略高,而在安全性上的表現優于811電池產品。
在材料方面的另外一項創新便是蜂巢能源的四元NCMA正極材料。四元材料同樣具備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做到與811電池相當的能量密度。此外,由于四元材料中鎳的使用比例下降,成本進一步下降。
除了在提升材料安全性外,在電芯層面,蜂巢能源發布了“果凍電池”。該產品是一種應用了新型果凍狀電解質的鋰電池,具有高導電、自愈合和阻燃等特點,做到幾乎不降低電性能的同時阻止熱擴散。根據蜂巢能源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果凍電池電導率為6*10?3s/cm,耐熱溫度可達150℃,滿電(樣品)針刺測試中,可實現“不起火、不冒煙”。
在電池包方面,蜂巢能源研發了一款基于果凍電池的電芯,通過泄壓、噴發物控制、降溫、報警、隔熱等多種方式防范電池熱失控的熱阻隔電池包。
在監控系統層面,蜂巢能源開發了“蜂云平臺”。該平臺通過對超9萬輛電動汽車的持續監控,分析數據超16億條,具備20多項監控項目。此外,蜂云平臺還導入了其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電池內短路預警模型,安全預警準確率達到90.9%,并可實現對于內短路提前兩個月的預警。
清華大學教授盧蘭光表示,蜂云平臺在二期合作中將新增7個項目,包括云端析鋰分析、云端缺陷電池分析和殘值評估。
蜂巢能源表示,通過“冷蜂”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望大幅提升動力電池安全性,并為行業提供系統性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的思路。
02.構建全球產研體系
“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競爭雛形才剛剛形成,電池企業要看長遠,能不能打持久戰,不是看短期的經營。”楊紅新在接受包括億歐汽車在內的五家主流媒體采訪時說道。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9月裝車量數據顯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航鋰電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列前三名,分別為3.06GWh、1.00GWh和0.43GWh。其中,蜂巢能源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0.09GWh,環比增長12.5%,并躋身國內月度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行列。
在蜂巢能源產品裝車規劃中,其計劃在2021年,動力電池裝車量躋身國內TOP3。隨著2020年LG化學動力在國內的電池市場份額的增長,國內競爭進一步加劇,蜂巢能源實現其2021年躋身國內TOP3的目標的壓力也進一步增加。
在當下的動力電池競爭格局下,蜂巢能源正在構建國內和國外雙循環體系。根據蜂巢能源規劃,其在全球共規劃了5個生產基地和7個研究中心,分布于中國、印度、北美、日韓和歐洲等地。其中,蜂巢能源位于保定和無錫的研發中心已投入使用,而其在常州的制造工廠二期也已于12月3日投入使用,有望在2021年有效產能突破6.91GWh。
此外,蜂巢能源歐洲電池工廠計劃投資20億歐元,預計產能將達24GWh。總體規劃分為兩期進行:其中一期項目2020年啟動,2022年底投產;二期項目2025年投產。
對于歐洲工廠日后將供給哪些企業和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阻礙等問題,楊紅新表示,“ 目前已有大量訂單,而歐洲工廠未來將首先滿足已有客戶的定單。此次無鈷產品也在歐洲工廠的未來規劃中。”至于阻礙,他表示,“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中最大的阻礙就是國際化人才儲備,蜂巢能源也格外重視這塊,并且已經具備國際化的能力。”
雖然,蜂巢能源未來產能規劃十分清晰,但與頭部企業幾十、上百GWh的產能相比,其目前的產能略顯不足。這也意味著蜂巢能源無法通過規模化效應和頭部企業拼成本,但蜂巢能源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以保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楊紅新表示,“短期內,利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蜂巢能源并不占優勢。我們的思路是通過技術創新和生產工藝創新以達到降本,并與頭部企業進行錯位競爭。”
在技術創新方面,蜂巢能源通過國內的保定和無錫研發中心,去支持其在產品層面的創新;而在生產工藝創新方面,蜂巢能源和西門子達成合作,致力于建設車規級的工業4.0智能工廠。
在此次電池日活動中,蜂巢能源也公布了在生產工藝方面的創新成果,包括AI容量預測、AI智能焊接技術、AI自放電檢出和3.0疊片技術。其中,AI容量預測模型對于電池容量的預測率已經達到98%,有望替代電池分容工藝,而3.0疊片技術能夠將速度提升至0.125秒/片,與卷繞生產工藝速度相當。
蜂巢能源方面表示,這些創新技術對于動力電池大規模制造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進一步降低,都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03.拓展業務邊界
除和西門子達成合作外,蜂巢能源也與伯坦科技、澎湃電能在充換電體系建設上達成合作。
2020年5月,“新基建”將換電站納入其重要組成部分,將此前的“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充換電一并寫入2020政府工作報告也證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也再次提及充換電相關內容。充換電產業政策性利好信號已經十分明顯,蜂巢能源也在通過合作的方式積極布局該領域。
充換電體系建設一方面能夠完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基礎設施,另外一方面在分布式儲能中,新能源汽車可以通過充換電基礎設施與電網連接,形成微電網,起到調節電網的作用。
而國內企業目前也都在積極探索相關業務的發展,包括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V2G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等。
關于電池資產管理公司的建設上,楊紅新向億歐汽車表示,“我們一直在分析和評估這件事,也在和伯坦科技、澎湃電能調研相關業務的可行性。”
電池資產管理公司除了在車電分離模式中提供電池租賃服務外,也能夠回收市面上不滿足使用條件的電池,統一進行梯次利用,進一步回收電池的價值。
對此,楊紅新表示,“電池回收從長遠來看是正確的方向,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例如,回收后的電池尺寸、容量不一,如何組合使用?儲能端的應用在目前電池產品還在不斷降本的情況下,使用回收后的電池性價比不高等問題。”
關于V2G方面,楊紅新同樣表示,“首先,充電樁要具備雙向充電的能力,與之配套的汽車亦如此。其次,中國電價是固定的,且較為便宜,V2G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不具備落地的條件。”
從目前市場環境來講,分布式儲能的應用在推廣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阻礙,但相關車企和電池企業都在探索,包括蜂巢能源。
從電池日中蜂巢能源的合作伙伴中可以得知,蜂巢能源日后不僅將在電池方面持續保持技術上的創新,追趕頭部企業;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拓展其他業務的可行性,以保證抓住市場機遇。
責任編輯:pj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8瀏覽量
77839 -
LG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72瀏覽量
142249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2瀏覽量
1308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