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布,最后一個貧困縣西吉縣脫貧摘帽,標志著寧夏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以解決,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
走進距離西吉縣城41公里的沙溝鄉葉溝村,舊貌煥新顏:村組道路硬化11公里、常住戶自來水入戶率100%、義務教育階段無一輟學,更欣喜得是村里的產業經濟煥發勃勃生機——2830畝覆膜玉米、200畝馬鈴薯、2326.7畝小秋雜糧長勢喜人。據中國電信駐村第一書記段芳東介紹:“工作隊自2017年幫扶葉溝村后,大力發展種養殖業,2020年村集體收入11.8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6.32元、全村貧困發生率為零,如期脫貧。”
這只是寧夏電信扎根扶貧攻堅的一個縮影,目前9個扶貧駐村點和14個對口幫扶點均脫貧摘帽。寧夏南部山區山大溝深、十年九旱,“貧瘠甲天下”,面對這最難啃的“硬骨頭”,寧夏電信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主力軍的作用,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政府扶貧工作部署,認真履行央企責任,創新信息化手段,發揮網絡服務和信息化優勢以及平臺運營能力等優勢,打出網絡、信息、產業、消費、教育等扶貧“組合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因網而變,打破“困”局
我們常說,貧困因“困”而致貧。要想富,先修“路”。
近年來,寧夏電信按照寧夏脫貧攻堅戰略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大扶貧”工作機制要求,聚焦南部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對通信信息業務的需求,全力做好深度覆蓋。2016年以來,寧夏電信投入2.48億元建設資金,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網絡能力扶貧等工程,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基礎網絡能力大幅度提升。目前,全區109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國電信光網已覆蓋達1074個,4G已覆蓋1065個,覆蓋率分別達到97.73%和96.91%,為貧困地區發展搭建信息“高速路”。
中衛南長灘村地處寧夏、甘肅兩省交界處,距離中衛市近100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成為當地發展的“攔路虎”。2019年1月15日,歷經重重困難,光纜及網絡設備終于全部開通。“互聯網聯通后,解決了村里多年來通信老大難的問題,村里的酸棗、梨片等農副產品也通過互聯網銷售,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南長灘村黨支部書記拓守卿說。
硒砂瓜是中衛市的特色產業之一,但村民高懷英卻一臉愁容:“有手機卻沒有網,站在瓜地里電話都打不出去。”2019年6月25日,中國電信寧夏公司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投資60余萬元建設的7.7公里的光纜和基站、傳輸設備投入使用,正式改變上石硼村不通網絡的狀況。上石硼村第一書記詹衛寧由衷地開心:“現在信號‘滿格’,跟外界客商聯系方便多了。”
隨著網絡扶貧工程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村子跨越“數字鴻溝”進入信息社會。寧夏電信積極創新“互聯網+精準扶貧”的信息化扶貧模式,通過與自治區農牧廳、動物衛生監督所合作等方式,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系統推進“互聯網+農業”;推進“互聯網+教育”,讓遠程優質教學課程走進偏遠鄉村課堂;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實現全區所有村級衛生室的光網覆蓋,借助遠程會診共享醫療資源; 在“互聯網+鄉村”方面,創新天翼看家、視頻監控等應用,整村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同時,不斷拓展扶貧攻堅的廣度和深度,推出各類扶貧專屬包,極大地惠及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扶貧干部,真正讓貧困地區群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建網絡,通寬帶,促流通,啟民智。中國電信寧夏公司勇當網絡扶貧主力軍, 揚網絡優勢,以信息化為“橋”強“造血”功能,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網絡基礎。
產業扶貧,強村富民基石
如何讓貧困群體真正具備長效脫貧的內生動力?產業培育成為實現脫貧的根本出路。
趙家廟村是吳忠市同心縣的貧困村,如今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村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美麗村莊,村民們表示:“中國電信駐村工作隊來了后,村莊靚麗了、村民富裕了。”之前村民以種植甜蕎為主,產量低不夠全家的口糧。中國電信駐村第一書記李涇勇將“黨課”開到田間地頭,決定發揮趙家廟村的資源優勢,在村里推進集約化種植苦蕎。中國電信投入4.3萬元購買了2.4萬斤優質苦蕎麥種子,并免費發放給村民種植,全村苦蕎麥種植面積增加到8000畝,人均種植面積達到10畝。僅一年時間,全村苦蕎麥收入2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多萬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這讓趙家廟村嘗到了產業扶貧的甜頭,村民們還發展起中華蜂養殖產業,打造起“經果林”種植產業。
在鹽池縣馮記溝鄉暴記春村,百畝黃花菜格外引人注目。2018年,該村流轉土地1100畝,村民委員會流轉500畝旱耕地,通過節水滴灌種植黃花,發展青貯玉米種植基地,實現群眾增收與村集體經濟“雙贏”。對此,中國電信駐暴記春村第一書記呼延保衛堅定地說:“只有發展產業,才能讓老百姓看到脫貧的希望。”
鹽池縣大水坑鎮新建村,也是產業扶貧的受益村之一。在中國電信駐村第一書記樊愚的帶領下,新建村落實鹽池縣產業扶持政策,從單一的灘羊養殖逐步形成灘羊、黑毛豬、灘雞等特色養殖業。
產業扶貧,“造血”才是扶根本,是筑牢強村富民的根基。村民們的幸福笑臉正是產業扶貧結碩果的最好寫照。近三年來,中國電信寧夏公司累計投入扶貧捐贈資金245萬元,因地制宜幫助駐村扶貧點和對口幫扶點發展特色產業,一項項產業扶貧措施落地生根,村民們心里越來越踏實,脫貧路越走越寬。目前,全部駐點扶貧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5萬元。
“智志”雙扶,激發內生動力
馬孝杰是固原市馬莊村五組農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較貧困的家庭,但現在他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了好日子,他最感激的人就是中國電信駐村第一書記程占軍。正是程書記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曾經牢騷滿腹、賭博閑游、不思進取的馬孝杰,轉變為現在積極向上、干勁十足的農村漢子。2019年夏,馬孝杰拆掉了舊房,建起了50平米的新房;2020年,又貸款5萬元擴大養殖,牛存欄量達到9頭,價值接近20萬元。
對此,程占軍書記特別感慨,為了解決村里“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這類村民的消極思想,必須從根源上“扶志”。鹽池縣大水坑鎮新建村建檔立卡戶崔生全,也是“扶志”的受益人。多虧了中國電信駐村隊員史勇每周來家里做思想動員,讓他樹立起脫貧的信心與決心,現在家里養殖黑毛豬2頭、灘雞27只,除了雞豬出欄的收入,根據今年的多種經營政策,他還享受到2540元補助資金,干勁十足。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教育扶貧和就業扶貧方面,中國電信寧夏公司積極展開扶智行動,協助提升貧困地區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依托IPTV覆蓋城鄉優勢,開通農技職業教育網上課堂、遠程問診;組織“送培訓下鄉”活動,多次開展電子商務、農牧業技術培訓;與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合作,配合開展了“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培訓活動,并通過“農技寶”、“測土配方施肥”等應用,為農戶提供農業生產技術指導,開展150場1000余人次的“全國農民學手機培訓活動”等。
啃下“硬骨頭”,守望好日子。中國電信寧夏公司堅持以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為切入點,與當地黨委、政府一道,多措并舉為長效扶貧注入新動能,獲得當地黨委和政府廣泛認可。尤其在2020年初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寧夏電信派駐全區9個駐村點駐村第一書記及隊員21名,均第一時間到崗投入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農村疫情防控力,實現穩定脫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中國電信寧夏公司將積極履行央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按照中央“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四不摘”要求,持續助力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鄉村振興征途上,再繪新篇章。
責任編輯:pj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30瀏覽量
119388 -
光纜
+關注
關注
2文章
700瀏覽量
33187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60瀏覽量
627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