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6時許,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中央對未來五年的整體規劃大綱,極具定調意義和指導性,厘清了科技領域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這兩天,美國總統大選選情漸趨焦灼,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誠然,作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美國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全球經濟和政治的格局。但對于中國而言,更關注的可能還是美國政府對華科技企業的進一步動作。
自2019年5月以來,美國開始大力打壓中國科技產業。從華為開始,美國政府的打擊面一步步擴大,不僅僅針對中國的部分國企和軍事研究機構,包括商湯、曠視、海康威視等AI相關企業也被列入黑名單,甚至禁止中國部分高校使用MATLAB等軟件。
在如此風譎云詭的世界局勢之下,中國科技產業將如何破局?
11月3日下午6時許,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本文簡稱《規劃建議》),這是中央對未來五年的整體規劃大綱,極具定調意義和指導性。在業內人士看來,《規劃建議》厘清了科技領域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也曾于10月30日介紹稱:“五中全會在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并且進行專章的部署。這是我們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的第一次。”
下一步:科技自立
在本次《規劃建議》中,“創新”無疑是出現次數最多的詞語之一。
《規劃建議》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由此可見,在中央的定位中,科技獨立已經成為目前的關鍵方向,創新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規劃建議》中提出全面加大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主要是針對當前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包括集成電路等關鍵領域;今年來我國也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該領域有望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突破,實現自給自足。
《規劃建議》重點提到,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要“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綜合來看,《規劃建議》將重點放在前沿科技領域,對我國科技在未來的產業前景方向進行了重點總結,并點明如今的核心短板,旨在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扮演的愈加重要的角色。
實現什么:八大領域
在此次公開的《規劃建議》中,立意高遠地明確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八個科技前沿領域,并明確要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1
人工智能
在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無疑都是最前沿的技術之一。無論是智能制造,亦或者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都將對人工智能技術產生強大的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能夠為制造提供顛覆性解決方案。
2
量子信息
量子通信主要以量子態作為信息元實現對信息的有效傳送,具有通信容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優點,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干線”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
3
集成電路
作為我國科技的核心短板,集成電路一定程度上成為目前呼聲最高的領域之一。前段時間,首個集成電路大學中國首所芯片大學的誕生,標志著芯片產業的自主化正在加速。
4
生命健康
疫情之下,盡管我國在極短的時間內扭轉乾坤,但也應該看到的是,生命健康對于人民、國家都十分重要,我國生命科學領域仍然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因此,保障人民生命也將是最核心的命題。
5
腦科學
大腦作為人體的核心中樞,具備著非常高的智能水平。一方面,腦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將對各種復雜的腦科、神經科等疾病帶來新的契機;另一方面,以腦機接口、類腦智能等為代表的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將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創造更高價值。
6
生物育種
經歷過蝗災、疫情、洪澇災害,全球農業無疑受到重創。相關信息顯示,目前全球已有十億人口吃不飽飯。因此,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仍然刻不容緩,以雜交水稻等為代表的技術表明生物育種仍大有可為。
7
空天科學
空天科學是目前科學的集大成者,能夠對于現代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提出新的發展要求,從而可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空天科學能夠為一些先進材料等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從而助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8
深地深海
理論上講,地球內部可利用的成礦空間分布在從地表到地下1萬米,但目前世界最先進水平勘探開采深度方能達2500米~4000米。因此,對深地深海的進一步探索也能夠發掘更加豐富的資源,從而解決目前的能源問題。
不僅如此,《規劃建議》還提出要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在科技人才、科技體制、科技評價、知識產權、資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方向。
可見,中央對科技發展的思路注重于基礎研究、產業研結合、應用轉化等,將更加專注于為我國科技的高屋建瓴夯實基礎。
如何實現:產業融合
今年上半年,“新基建”政策橫空出世,讓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技術備受關注。在本次《規劃建議》中,“新基建”被再次提到,提出要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同時,《規劃建議》仍然堅持數字中國、產業鏈現代化等的建設,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
同時,《規劃建議》也表明應加快數字化發展:
在數字經濟建設領域,提出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提出要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公共數據庫方面,提出要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建設國家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新層面,中央還大力強調企業的作用。
《規劃建議》提出,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
寫在最后
早在2019年,人民日報就已經提出科技自立,時不我待。
的確,改革開放的前幾十年,由于發展起點較低,我們通過引進國外成熟技術,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快速形成了中國的產業體系。但是,走別人的路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后面,還有誤入歧途或被人封路的風險。
科技自立之路,往往伴隨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與艱辛。無疑,未來五年,科技自主創新將成為重中之重,而且將對整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其中艱辛難以言說,但風雨之后的彩虹,必將格外耀眼。
原文標題:中央定調!八大前沿領域成未來5年發展重點,科技自立、產業融合仍是制勝法寶!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617瀏覽量
36281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4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643
原文標題:中央定調!八大前沿領域成未來5年發展重點,科技自立、產業融合仍是制勝法寶!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