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下午,由芯智訊主辦的“新挑戰·新機遇——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論壇”,本次高峰論壇匯聚了來自曠視科技、兆易創新、艾邁斯半導體、高德智感、舜宇智能光學、思特威、歐菲智聯等兩百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和行業媒體,近300人參與。
一、生物識別產業的新挑戰與新機遇
本次論壇活動的主題為“新挑戰·新機遇”,因此在活動開場前,芯智訊創始人兼總編楊健也以此為題,做了對于整個生物識別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剖析。
圖:芯智訊創始人兼總編楊健
所謂新挑戰,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另一方面則是中美科技戰,都對于包括生物識別在內的整個科技產業鏈的帶來了新的挑戰。不過生物識別也迎來的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的對于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技術來說。
根據KBV Research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技術將迎來快速發展,到2026年,全球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技術市場將接近18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9.1%。
研究機構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最新報告對非接觸式生物識別的發展更為樂觀,根據他們的預測,從2020年到2030年,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技術將順應新冠大流行的浪潮,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7.4%,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五倍,達到700億美元。
楊健還引述了全球行業分析公司GIA(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Inc.)的一份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預計將達到241億美元,而在這之后的7年,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9.3%。到2027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28億美元。屆時,僅中國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占到全球的一半份額,即超過400億美元。
“從各項研究數據來看,至少未來七八年內,全球的生物識別產業仍將保持接近2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的發展,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楊健先生在開場致辭最后總結到。
二、曠視科技謝憶楠:計算機視覺需要更多的“+”
作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及人臉識別技術廠商,曠視科技資深副總裁謝憶楠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做了主題為《CV 的技術洞察與實踐》的分享。
圖:曠視科技資深副總裁謝憶楠
謝憶楠表示:“在視覺領域里你能做得越多越好,你才能看理解后能做到什么樣。之前曠視主要做人臉識別,現在我們做機器視覺算法,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對于計算機視覺(CV)企業來說,如何讓CV這件事變成“ ”號,如何往下加得更深,如何向前向后延展,才是更具價值的事情。”
為此,曠視在神經網絡結構創新、低比特網絡(超強性能功耗比)、算法訓練的規模化路徑、算法自演化、針對移動端的高效卷積神經網絡、算法與芯片Co-Design以及AutoML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此外在系統層面,曠視還開源了深度學習框架天元,開源了三位一體的自研的AI生產力平臺Brain ,通過工程化,極大的提升了效率。在數據層面,曠視還推出了全球最大的精標物體檢測數據集Objects356。
“會議的主題是‘新挑戰·新機遇’,技術的突破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技術突破越深,我們才能通過AI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果我們沿著之前的技術方向一直往下,真正要實現的東西是對技術不斷的深入。CV這件事不斷通過‘ ’號越深越廣才會越好,才能真正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價值。”謝憶楠最后總結到。
三、兆易創新的生物識別傳感器布局:電容、光學、大面積TFT、超聲指紋,ToF全面發力
作為國內知名的NOR Flash及MCU廠商,2019年兆易創新成功并購國內第二大的指紋識別芯片廠商思立微,成立傳感器事業部。
除了原有的電容式觸控芯片、電容指紋芯片、OLED屏下光學指紋芯片之外,兆易創新還在去年推出了TFT大面積屏下指紋識別芯片(待量產)以及第一顆一體式MEMS超聲波指紋芯片(待量產),今年還推出了第一顆特殊工藝的ToF芯片。
目前兆易創新已經國內僅有的兩家可量產供貨光學指紋芯片的企業之一,同時觸控和指紋產品也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知名的移動終端廠商,也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包括電容、光學、大面積、超聲等最全指紋方案的供應商。
兆易創新傳感器事業部ToF市場總監劉浩雷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詳細介紹了兆易創新的大面積TFT指紋芯片、超聲指紋芯片以及針對3D市場的ToF芯片。
圖:兆易創新傳感器事業部ToF市場總監劉浩雷
對于目前出現了iToF和dToF技術路線之爭,劉浩雷告訴芯智訊:“在我們來看,iToF和dToF本身是各有特點,一段時間內iToF和dToF會并行。以手機為例,iToF的分辨率比較高,適合前攝,人臉解鎖、支付。dToF的優點在于距離、測量精度在工作范圍內相對固定,更適合遠距離場景。dToF的低分辨率、產業鏈、工藝成熟度及成本都需要提升,有很大成長空間。在較長周期內iToF和dToF存在于各自的重要市場。”
四、掌握核心戰“疫”利器,后疫情時代高德紅外如何出圈?
在今年爆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當中,能實現遠距離(可達數米)、非接觸式、多目標同時快速進行體溫檢測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成為了“戰疫”利器,而其中的紅外探測器則是核心器件。
作為國產紅外熱成像設備的領軍企業,高德紅外早在2009年就開始自主研發紅外熱成像探測器,經過數年的研發,終于在2013年成功推出了首款紅外熱成像芯片,隨后又解決了MEMS、陶瓷封裝、讀出電路設計、晶圓級封裝等關鍵技術,成為了當時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紅外熱成像芯片生產線的企業。
目前高德紅外在國內已擁有三條8英寸探測器芯片(制冷、非制冷)批產線,同時,高德紅外還成功構建了從底層紅外核心器件,到頂層完整光電系統的全產業鏈研發生產體系。作為武漢本土企業,在今年的疫情防控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武漢封城導致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
圖:高德智感市場總監金朝昊
高德紅外子公司高德智感市場總監金朝昊先生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也表示,“目前高德紅外用的所有Sensor都是自主研發的紅外芯片。到現在我們公司不需要再進口任何一片紅外傳感器的芯片,我們把芯片做到多樣化,將一致性、均勻性、穩定性做得非常好。能夠確保即便在大批量出貨的情況下,我也能保證每一片紅外探測器的性能,這樣就能確保在生產防疫設備時的測溫精準性。”
當然,疫情確實推動了高德紅外及高德智感今年營收的暴漲,但是我也需要考慮,疫情之后我們如何繼續保持增長,因此高德紅外也在不斷開拓新的市場。
據介紹,目前高德智感還聯合合作伙伴開發了一系列的創新形態產品,比如機器人、刷臉面感機、閘機、AR眼鏡等。還將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展到了智慧養老(在臥室、浴室等區域,紅外圖像可以提供具有隱私保護的姿態檢測)、智能家居(比如與空調廠商合作,將紅外熱成像技術與空調集成在一起,可識別人體方位、數量、人體與室溫的溫差,自動調節溫度)、兒童看護(可以監控嬰兒夜間踢被子的情況)、兒童健康、智慧酒店、智能樓宇、智能輔助駕駛、支付安全(目前3D人臉可被3D面具破解,但是加上體溫檢測后,可以更加安全,因為人臉的面部溫度分布是有差異的。)
五、艾邁斯半導體:可提供創新的光譜技術和完整的3D傳感技術
作為全球知名的傳感器廠商,艾邁斯半導體(ams)擁有極為豐富的傳感器產品組合,覆蓋了光學、成像、環境、音頻四大領域。
在與生物識別密切相關的3D視覺領域,ams有著全套的3D光學傳感器解決方案,涵蓋了結構光(SL)、飛行時間(iToF/dToF)、主動立體視覺(ASV)三種3D架構,以及其所需的VCSEL(垂直共振腔表面放射激光)、光學衍射元件(DOE)、準直鏡頭(WLO)、高量子效率NIR全局快門圖像傳感(與SmartSens合作)等關鍵元器件以及軟件、算法IP。
ams現場應用工程師經理李銘豪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表示,3D業務是最近幾年ams成長最快的業務之一。三年前,ams的營收在6億美元左右,去年增長到了超過20億美元,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們3D產品的增長,以及在人臉識別、智能家居、AR/VR、工業自動化、汽車等領域的應用。
圖:ams現場應用工程師經理李銘豪
對于去年以來比較熱的ToF技術,李銘豪透露,在遠距離的檢測上,dToF有著明顯的優勢。ams很早就推出了單點的ToF,在手機的對焦系統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后續,ams還會推出4x4的,可以做手勢、運動等方面的應用。未來還將會推出ToF的陣列,可以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應對新冠疫情,ams在今年還利用可用于病毒檢測多通道的可見光光譜傳感器AS7341L與Senova聯合開發了全新的病毒抗體檢測解決方案,目前雙方聯合開發的CONVID-19病毒抗體測試盒已成功上市并已大批量使用 ,具有實驗室設備級品質。
六、腦機接口技術:正從科幻逐步走向現實
相信大家都看過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男主角通過意識替換控制阿凡達,然后又可通過阿凡達與飛龍進行意識對接,用意識直接控制飛龍。還有《阿麗塔:戰斗天使》中的腦神經與電子裝置對接,可直接通過意識自由的控制整個機械軀體。這些確實是非常的科幻,現在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科幻有可能變為現實嗎?
對此,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功能圖譜與行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驍健博士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表示,要實現這些科幻片中情節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是距離實現還非常的遙遠。而目前的腦機接口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彌補收發信息器官的帶寬差、替代受損傷的收發信息器官、不依賴收發信息器官直接和外界通訊。
圖: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功能圖譜與行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驍健博士
由于大腦的信息的收發是通過神經元來完成的,所以腦機接口需要通過“傳感器”來監聽神經元的活動,而傳感器(神經電極)距離神經元越近,信號的清晰度就會越高,因此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更具價值。
Space X及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選擇的就是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但由于侵入式腦機接口的門檻較高,目前主要是歐美企業在做,國內企業幾乎沒有涉及。即便是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國內從事的企業也并不多。
據李驍健博士介紹,目前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功能圖譜與行為研究中心在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研究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成功。比如在擬態神經電極陣列制造方面,已經實現具有有機柔性基底,可以完美貼附在腦組織表面,基本可以和腦組織融為一體。電極厚度約 1微米,寬度 5微米,單組 128通道;在高通量神經信息獲取和解析系統樣機方面,zhongek已擁有基于場編程門陣列和USB3.0技術的 1000通道,具有并行獲取神經信息的能力的系統樣機。每個通道可以達到 30K每秒采樣率。具有濾波、實時神經元信號探測和數據壓縮功能;在腦內微植入手術機器人方面,中科院已具有 5組獨立可編程自動操作的5維度位操作機械臂,定位精度小于 1微米。可同時對小動物的 5個腦區植入電極陣列。
對于腦機接口技術未來的發展,李驍健博士認為,提供人腦控外骨骼機器人、腦神經與神經形態電子的融合人都將成為可能。另外,植入式的寬帶腦機接口裝置如果被未來的6G高帶寬無線網絡充分支持,或可實現多人多地域的腦信息自由交流
七、靜脈識別市場快速興起,但仍面臨三大挑戰
相對于指紋、人臉、虹膜、語音/聲紋等生物識別技術來說,靜脈識別技術屬于應用相對小眾的一類技術。不過,隨著新冠疫情對于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技術的推動,以及今年9月底,基于非接觸式掌靜脈識別的Amazon One手掌支付系統的推出,靜脈識別技術開始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相對于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來說,靜脈識別技術其具有誤識率低(低于千萬分之八)、支持活體識別、快速易用、特征穩定、安全防盜、可實現非接觸式識別。
不過,靜脈識別也同樣面臨著很多挑戰。
1、專利挑戰。根據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不論是在指靜脈還是掌靜脈領域,專利排名前20企業基本都是日本的企業。
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高工劉宇航也表示,“目前國內靜脈識別產品的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專利問題。”
圖: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高工劉宇航
2、成像挑戰:由于我們的血管是3D的,因此不同的角度下或位置偏移下,獲得的3D成像圖案是不一樣的。需要在算法中加入手法的校正,還需要解決速度和識別率的問題。此外,隨是著年齡、溫度、健康狀態的變化,以及是否壓迫血管,還是會造成不小的影響。這也需要通過一些AI算法來解決。
3、算法平臺的挑戰,基于前面所提到的成像上的問題,在進行靜脈識別相關算法研究時,還需要考慮功耗、成本和速度的問題。
劉宇航表示:“機器學習在我們生物識別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的技術,可以達到很高的識別率。對硬件的要求成本也會很高。因此,我們在做算法研究和產品推進時,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權衡功耗、成本、速度等,對產品基于功能的定制化設計,這應該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地方。”
八、3D視覺領域所面臨的“芯”難題
對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來說,都需要用到攝像頭。而作為全球知名的攝像頭模組廠商,舜宇光學的產品不僅涵蓋了鏡頭、鏡片等光學零部件,還包括各類攝像頭模組、3D模組等。
作為全球知名的光學企業,可能提起舜宇,在大家的印象里,主要是手機鏡頭模組、車載鏡頭模組、安防鏡頭、光學儀器等業務,但舜宇不止于此,持續開拓新業務,涉獵AR/VR、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家居、新零售等領域,由其子公司舜宇智能光學承接,其鏡頭模組出貨量也達一定規模。
此外,舜宇在3D視覺市場布局近10年,在3D結構光和3D ToF模組、模塊方面推出多款產品,并且滿足刷臉支付安全要求。
圖:舜宇智能光學市場總監周家録
在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舜宇智能光學市場總監周家録分享了3D視覺模塊所面臨的“芯”難題。
周家録坦言,在3D視覺模塊開發過程中,面臨的“芯”問題還是不少。比如在商務層面,一些品牌SoC廠商支持力度有限,對于細分市場來說且價格偏高。另外一些初創公司,雖然有做3D結構光算法硬化,芯片設計簡潔,單應用相對單一,很難滿足通用化的市場。在技術層面,通用SOC,在單處理視覺方面普遍出現性能冗余現象;HDR-ISP普遍不支持或不滿足客戶要求。
“在3D刷臉支付里,需要低成本、低功耗的3D視覺模塊方案,現在的3D結構光方案相對成熟,但是ToF卻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們現在碰到的問題非常大,一個高分辨率的ToF方案,沒有性價比高的平臺可以支撐。”周家録說到。
九、思特威:圖像傳感器如何賦能生物識別多元化創新應用
對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靜脈識別、光學指紋等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來說,都需要用到攝像頭,而對于攝像頭來說,CIS圖像傳感器則是屬于關鍵的核心器件。
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國產CIS圖像傳感器廠商思特威電子高級銷售總監金方其也表示,高質量的影像獲取技術是賦能生物識別應用的關鍵。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對于圖像傳感器也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未來傳感器在生物識別的分辨率肯定越來越高。目前主流應用可能在200萬、400萬、800萬的分辨率上。后續需求可能是1200萬、1600萬甚至是更高分辨率傳感器方向發展;2、在很多生物識別場景里,高動態范圍是非常常見的場景,比如各種光線場景下的人臉識別。這對圖像傳感器的動態范圍能力要求非常高;3、對圖像傳感器的幀率要求越來越高;4、對圖像傳感器的靈敏度要求越來越高。
圖:思特威電子高級銷售總監金方其
金方其透露,思特威即將推出的下一代的傳感器芯片平臺,會將感興趣區域(ROI),比如人臉、車牌等圖像區域,以一個更高分辨率的圖像輸出,以利于提高后端算法的識別準確率。另外,在動態范圍提升方面,思特威也有Qcell HDR、PixGain HDR和Global Shutter像素技術。在高幀率方面,思特威的圖像傳感器最高幀率可以做到1000幀以上。在高靈敏度方面,思特威也推出了SFCPixel技術。在近紅外CIS方面,思特威還通過和晶圓廠深度合作,在工藝上在940nm QE值能夠增加一倍,絕對值達到40%以上。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11 -
生物識別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10瀏覽量
52566 -
海思
+關注
關注
43文章
466瀏覽量
116564 -
曠視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3瀏覽量
112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