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5G技術的全面落地,人才培養成為推動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了解到,該機構正在與華為培訓學院簽署協議,在數字人才發展以及行業賦能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共同培養全球通信技術(ICT)人才,促進5G+泛行業人才的生態發展。
根據一份雙方合作發布的《5G人才發展新思想白皮書》,到2030年,中國社會行業所缺的5G直接和相關的人才達到800萬。
對此,行業已經切身地感受到人才培養的緊迫性。華為全球培訓中心總經理王瑞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5G不僅僅是4G+1G,結合其他技術還會有更大的缺口。我們需要的人才是覆蓋各行各業,能夠滿足5G+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
華為培訓學院過去23年已經培養了ICT領域人才超過150萬。王端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行業需要從政策到機制,再到行業的標準,以及行業技術融合的各個應用層面,共同推動5G技術的發展。“這是一套體系。”他說道,“華為已經提供了一套認證的標準體系,包括技術和應用兩個方向。這套體系會在各行各業中進行使用,加速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院長張雪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5G人才培養的兩大關鍵詞,一個是融合,5G帶來的是產業的融合;另一個關鍵詞是復合型的人才,這是最大的變化。我們不是不僅僅靠運營商就能把產業做起來,而是要跟行業緊密融合,技術領域上至少要跨兩個維度。”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作為國家智庫,服務內容涵蓋包括數字經濟、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新型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
除了5G人才的缺口之外,在其他高科技領域,中國同樣面臨人才不足的挑戰。比如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各類芯片人才的培養力度,教育部也在主動布局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學科專業。
根據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在供給總量上仍顯不足,到2022年,預計芯片專業人才缺口仍將近25萬。
根據白皮書的統計分析,雖然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數逐年增多,2019年就業人數超過了50萬人,同比增長超過10%,發展有所改善,但從當前產業發展態勢來看,集成電路人才在供給總量上仍顯不足,且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
在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教授王志華認為,我國高端人才的缺乏,一方面與國內高校對芯片研發和人才的培養不足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國內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有很大關系,研發基礎相對薄弱。
“ICT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們既要考慮從0到1的創新,也要考慮怎么提高工藝水平,把產品質量做好,使之與國際領先水平相當。應用需求是創新的源泉,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是創新的關鍵。”王志華說道。
張雪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國的高校已經加強了高科技人才的培訓課程。“ICT教學一直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點,這些年也開展了一些國際合作的項目,不僅僅限于5G,而是整個ICT行業,都需要跟上時代的變化。”
責任編輯:YYX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617瀏覽量
36283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5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0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