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曠視科技舉辦了一場智慧物流戰略發布會,發布了河圖2.0版本以及7款AI+智能物流硬件新品。河圖于去年1月正式發布,當時,曠視科技首次發布“機器人戰略”,河圖是核心產品,而物流是該戰略首先落地的場景。
對比兩場發布會,如果說去年做河圖1.0還是曠視在全新業務領域的一次試水,那今年,當曠視再談智慧物流時,會發現它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
這個底氣,一方面來自于河圖的業務實踐,據曠視官方數據顯示,河圖已接入的生態合作伙伴近30家,并且有100多個商業項目應用落地;另一方面,則是曠視科技引入了眾多重量級行業人才。
To B現在既是熱門生意,同時也是一門“苦”生意,這是因為B端業務要面對的是行業眾多,且每個都行業都極為復雜,與高爆發高增長的互聯網C端業務不同,B端業務往往快不得,這也要求做B端生意的公司要沉住氣,并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
所以,包括阿里云、騰訊云等在內的行業巨頭,在從互聯網業務邁向傳統行業時,每一步都十分謹慎。當然,這里也有一些”捷徑“,比如通過和熟悉行業的公司合作,或者直接引入熟悉行業的人才。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是技術出身,他已經在物流行業學習許久,但他坦言,每個行業的水都很深,作為行業新兵,深入之后會發現,自己可能擅長算法,但是對于行業專業領域的了解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引進一些行業專家。
事實上,在人才引進方面,曠視科技的動作十分迅猛,從去年10月份至今,徐慶才、王銀學、王宏玉等業內大咖紛紛加入曠視,并組建成了曠視科技智慧物流業務的核心管理團隊。
對曠視科技而言,現在技術能力和行業能力都已經收入囊中,剩下的挑戰就是能否將這二者形成合力,甚至產生1+1》2的效果,這也將是決定曠視科技在智慧物流領域能走多遠的關鍵。
傳統行業人才涌入科技公司
徐慶才去年10月加入曠視科技,現在是曠視高級副總裁、物流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全面負責曠視物流業務的運營和戰略。在此之前,徐慶才長期就職于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在物流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從業經驗,是中國物流自動化裝備系統領域的知名專家。
徐慶才告訴21Tech記者,他之所以加入曠視,是因為最近幾年在做一些物流項目時,越來越發現原有的技術雖然已經打造了幾十年,但是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其看來,現在物流行業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各種類型的機器人、物流設備還有傳感器大量地應用于物流自動化的行業,而且為了滿足日益復雜的業務需求,越來越多柔性的、離散的子系統開始不斷涌現,這些變化就使得對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但是,當面對一個包含數百臺移動機器人、數千臺各種各樣的設備以及數萬臺大型機器的自動化物流項目時,傳統物流技術的局限性也開始凸顯。與此同時,徐慶才意識到,人工智能一定會成為智慧物流的新引擎,而且隨著物流系統越復雜、與業務結合的越緊密,AI的優勢會更加顯著。
這個時候,徐慶才看到曠視科技開始進入物流領域。但他坦言,一開始并沒有對曠視完全持肯定的態度,直到后面經過調研,看到曠視做的一些項目之后,才真正認可了曠視,并接受了印奇、唐文斌拋出的橄欖枝。
徐慶才預計,在未來5-10年,AI技術將在物流行業快速發展并得到廣泛應用。而作為一個行業老兵,徐慶才稱,“我很期待也很有信心,在曠視這個全新的平臺能夠獲得全新的動力和答案”。
今年3月加入曠視的王宏玉,現在是曠視高級副總裁、機器人產品部總經理,負責曠視機器人產品的研發和運營管理工作。加入曠視之前,王宏玉曾在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高級副總裁,長期從事AGV與自動化物流技術研發。他在機器人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從業經驗,是中國機器人領域頂級專家和主要開創者之一。
王宏玉加入曠視的原因和徐慶才其實很像,他一直與機器人打交道,深知要想提高機器的自動化水平,必須靠人工智能才行。后來與印奇接觸后,雙方志同道合,于是加入了曠視。
對于徐慶才和王宏玉來說,他們的專業程度毋庸置疑,在采訪過程中,二人在談及物流以及機器人業務時,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都如數家珍。然而,跳出原先工作幾十年的工作環境,來到一家成立只有9年的科技公司,這種轉變能否適應,才是他們以及曠視需要思考的問題。
上文也提到,科技公司招攬行業人才來補充行業經驗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能適應新的環境,所以行業經驗與技術能力融合的前提,是人才與公司的融合。 比如對徐慶才來說,他要適應的是與一群年輕人一起工作,在原單位他還是“小徐”,到了曠視之后就成為了“老徐”。王宏玉也向記者坦言,剛加入的時候確實有些不適應。
但在徐、王二人看來,融入曠視的難度并不大。一方面,是曠視科技的管理層給了他們很大的空間,同時也非常尊重他們;另一方面,是曠視的物流團隊成員基本都來自同一個圈子,比如徐慶才和王宏玉在加入曠視之前就已經非常熟悉,所以現在大家一起工作,默契程度也非常高。
王宏玉還告訴記者,來到曠視之后,他也被這個公司的拼勁所感染。據其講述,曠視在做一個大項目時,唐文斌因為連續幾天持續工作,在機場時曾暈倒,擦破了皮流了很多血?!拔覀儚乃麄兩砩霞橙』盍?,他們從我們這學習管理經驗,這也是一種相互融合的過程”。
但是,他們加入曠視的時間還太短,現在下定論說他們已經真正融入公司還有些太早。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這幾位行業老兵在原先崗位上都位高權重,有很大的話語權,現在曠視給的空間很大,但不排除未來可能會在一些業務決策上與曠視的管理層出現分歧,到時如何做權衡,也是曠視未來可能要應對的難題。
曠視的物流生意
從去年1月到今年10月,曠視的兩場物流發布會時隔20個月,期間,這家公司也發生了許多變化。
去年,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說,“公司成立7年,外界對我們更多的認識是Face++,并覺得我們就是一家做人臉識別的算法公司,但實際上,Face++只是曠視科技的一部分?!?/p>
事實上,隨著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曠視的業務全貌也被公布于眾。盡管曠視的IPO進程并不順利,但現在,已經不會還有人認為曠視只是一家算法公司。
曠視科技的業務結構可以概括為”1+3“,其中”1“是指曠視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3“是指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業務領域。2019年上半年,若按照營收占比排序,這三個業務的順序依次為城市物聯網(73.2%)、個人物聯網(21.8%)和供應鏈物聯網(5%)。
但是按毛利率來排序,城市物聯網卻最低,供應鏈物聯網其次,個人物聯網最高。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個人物聯網是曠視2012年就開始做的業務,城市物聯網于2015年開始,供應鏈物聯網是2017年,這也是曠視最年輕的業務場景。
今年7月,印奇在接受21Tech的采訪時曾指出,曠視將會長期踐行“1+3”戰略,未來三年都不會超出這個版圖。在三個業務方向中,供應鏈物聯網是印奇最看重的方向,而智慧物流,是曠視科技掘金供應鏈物聯網的突破口。
為什么選擇物流場景,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表示,物流行業與AI正在經歷雙向選擇的過程。對傳統物流行業而言,人的工作壓力大、部分工作環境苛刻,物流成本連年攀升,企業都在主動尋求降本增效之道。
而對AI公司來說,也需要找尋人工智能與產業結合的最佳落地點,物流行業規模龐大、場景標準,作為鏈接高度數字化的消費互聯網和傳統生產制造的過渡地帶,天然是數字化轉型推進的前哨。
面對智慧物流領域,徐慶才也披露了曠視最新的戰略定位,即全球領先的、以AI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物流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者。接下來,曠視在該領域將重點聚焦三個方向,分別是AI算法技術力、軟硬一體產品力、整倉集成生態力。
這里面,做硬件是曠視的一次全新嘗試。當天,曠視發布了4大類7款物流機器人產品,涵蓋了T系列物料搬運AMR、S系列SLAM導航AMR、智能無人叉車和人工智能堆垛機。
王宏玉告訴記者,機器人有兩個智能板塊,分別是單體智能和群體智能。其中,群體智能是河圖要做的事情,這塊依靠生態伙伴的智能設備就可以實現,而單體智能,如果曠視自己不做,就很難把智能賦能到其他廠商的設備上。
“所以,軟硬一體也是曠視逐漸總結出來的經驗,下一步我們會把‘軟硬一體’作為曠視供應鏈物聯網板塊發展的一個戰略來推進”,王宏玉說。
實際上,印奇今年也曾表示,“我們希望今年年底之后,外界可以把曠視稱作是‘最硬的AI公司’”。在他看來,AI產業落地有三個階段,分別是0-0.1、0.1-1和1-N,到了第三個階段,AI公司的核心任務就是構建自己“軟+硬”的平臺化能力,“從算法到系統集成,到軟件平臺到最后的軟硬結合,這是AI真正在行業落地時必經的一個最小路徑”。
責任編輯:YYX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915 -
智慧物流
+關注
關注
2文章
430瀏覽量
14322 -
曠視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3瀏覽量
112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