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的制造業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的一個緊迫的課題是如何實現轉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2015年我們找到了實現轉變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朱森第在“2020中國制造論壇”上說。
5年過去,“智能制造”由概念落地到實際應用中成效幾何?
“智能制造的春天已經到了。”在參與“中國基礎材料行業2035智能制造技術路線圖”課題編寫的過程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互聯網+節能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李繼庚意識到,“目前這個春天還沒到特別溫暖的時候,但時代已經到來。”
今年5月,眾陶聯與阿里、華為等62家企業一同入選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第一批倡議方名單
春來發新枝
2016年剛回國創業時,畢業于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數學博士、北京純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猛曾被人誤會成騙子,因為他老跟人聊人工智能。“當時,有的企業家花大錢做了自動化改造,被忽悠成了人工智能,以至于有些投鼠忌器。”
“自動化就是我們平常遇到的執行程序的機器人,就像一個士兵,沒有自己的思考,這是工業3.0。”劉猛說,“到了4.0階段,必須在數據基礎上做建模分析和算法建構,實際上是在培養自己的邏輯,有一定的預測能力。”
“這幾年,隨著對人工智能重視度的提升,大家的認知也跟上了,國內出現越來越多的智能制造探索。”劉猛說。
請劉猛做數據建模和算法研發的廣東佛山眾陶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簡稱“眾陶聯”)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
2005年,中國建筑陶瓷出口量躍居世界第一。如今,全球每生產10塊瓷磚,有6塊產自中國;每出口3塊瓷磚,就有1塊來自中國,但成績的背后,卻飽含辛酸。
與快速發展相伴的是,建陶行業過去粗放發展隱積的弊端逐漸凸顯,面臨轉型升級痛點,如原材料成本飛速上漲、污染治理成本高任務重、行業缺乏規范、全球反傾銷盛行等諸多困局,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度蒙上“夕陽產業”的灰霾。
“原來是有一臺瓷磚壓機就像有一臺印鈔機,到后來‘印鈔機’變成‘壓力機’,好多企業來不及轉型,就倒閉了。”眾陶聯總經理蔡初陽說。
為了破解重重枷鎖,2016年,佛山建陶行業34家企業抱團成立了眾陶聯,搭建以“產業+互聯網+金融資本”為核心路徑的產業平臺,一頭拉住行業,即利用自身龍頭企業股東以及深入產業集群的優勢;另一頭拉住專家,通過聯合各領域的專家與云計算服務商,以供應鏈為切入點,通過數據化,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七項技術的綜合運用,推動陶企生產經營流程創新再造,傳統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佛山某陶瓷企業早期通過肇慶一個礦口采購砂坭,產品采取汽車運輸,一噸成本高達79元。在眾陶聯平臺的大數據分析下,該公司改為選用一個坐落于廣西的礦口采購,看似距離更遠,但更換后的礦口砂坭儲量更大,且能改為水運,運輸成本降低到每噸20元。
降成本并不是盲目的,“更重要的是提供合理價格的參考。”蔡初陽說,平臺旨在幫企業實現合理化的降成本。這并非要引起供應鏈前端的價格戰,相反,在大數據的支撐下,要為企業價低質優的原材料采購提供信息指引。
“技術賦能,有助于掌控供應鏈與產業鏈。”蔡初陽介紹,平臺下一步目標是以新技術、新方法構建新模式,助力供應鏈與產業鏈的固鏈與強鏈。
比如,平臺擁抱大數據技術,定期發布行業原料采購信息,為行業解決供應鏈采購成本之痛;引入聯盟區塊鏈技術,為小微企業解決征信難之痛;擁抱工業互聯網,積極探索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為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落地路徑。
今年5月,眾陶聯與阿里、華為等62家企業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一同入選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第一批倡議方名單,將投入3000萬元,為陶瓷企業免費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我們原來都是手抄報表,好多數據資源都浪費了,甚至被國外儀器收集走,成為他們的試驗田。”東鵬陶瓷清遠生產基地的總經理黃讓春說,“去年6月以來,眾陶聯幫我們打造了一條智能生產線,可以從生產端采集數據,自動傳到云端,同時對生產線進行實時監測,提前對錯誤進行預警和排查。”
“智能制造剛破土時,這個領域的‘玩家’大多比較懵,知道有機會,但無從下手。”李繼庚說,“近兩年來,像眾陶聯這樣的平臺陸續出現,從原料端的根子上做產業鏈整合,用技術撬開了部分行業的‘黑匣子’,目前這個領域還是藍海,市場潛力巨大。”
在廣東佛山舉辦的2019中陶產品展上,參展企業打造了設計感強烈的“極象維度”展示空間
乍暖還寒時
“春天雖已到,但可能目前大家還沒能感覺到特別溫暖。”李繼庚說,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存在一些發展桎梏。
首先是概念先行,兩層“皮”難融合。“在智能制造2035相關課程編寫過程中,我去了多地調研,發現概念透支得太厲害。有的產業沒有準備好,就急著做平臺,企業無法真正從新概念和新技術中獲益。”李繼庚說。
“還有的企業做的是表面數據化,一個宣傳大屏看似有很多內容,其實只是簡單的數據呈現,不是數據挖掘,沒法做智能化預測。”眾陶聯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白梅說。
“業內成功案例較少的原因在于,不少制造業企業在開展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困在了兩層‘皮’如何融合上。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但往往懂工業互聯網的人不懂傳統工藝,懂傳統工藝的人又不一定懂工業互聯網,二者之間實現融合,并非簡單的聯合辦公就能解決。”蔡初陽說。
其次是國內缺乏公共數據加工廠。“云不僅是存儲用的,更是加工用的。但現階段我國國內的云只是一個倉庫,我們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時,發現公共服務平臺并不能有效支撐,數據上云時沒有數據加工廠,只能把數據推進亞馬遜云,數學博士們在亞馬遜云做數據加工。”蔡初陽說。
“單純從算法的角度來說,其實國內外技術差距不大,但在產業應用的層面,還是有一定差距。例如,美國有成熟的開源大數據加工平臺,中國目前仍缺乏這樣的開源平臺。”劉猛說。
再次是數據接口不一。“我們在產業數據化發展實踐中,發現尚缺乏產業數字化接口的標準規則,這是一個無人區。生產線上的數據來自各種不同的供應商,使用多國語言,卻沒有翻譯官,數字接口無法相互識別,得花費巨大的成本才能做到數據的互聯互通。”蔡初陽說。
“這是原來自動化領域的歷史遺留問題。在工業3.0階段,大家為了形成自己的體系,保持差異化,設置了各種各樣的接口,導致在做數據化時,產生了新的成本。數據對接本身沒有價值,只有數據上來之后才有價值,現在是一個無價值的事物阻礙了有價值事物發揮的困局。”李繼庚說。
醞無限未來
“一塊生產成本不到29元的瓷磚,加上傳統渠道的各種中間成本,在賣場能標價標到158元。”眾陶聯產成品平臺總監梁浩說,“通過智能制造優化各環節,節省中間成本,到消費者手里只需要66元,而且消費者還能享受到智能定制化的解決方案,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合適自己的產品。”
能適應每個人睡姿的黑科技床墊、貼合人體的智能沙發、人性化的衛浴用品……在眾陶聯的泛家居展廳,記者看到種類繁多的家居產品,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價格比市場價低很多,質量卻高出不少。
“這就是智能制造帶來的最主要變化,對于企業來說就是節能、降低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省錢。”李繼庚說,“智能化目標不是要減少勞動力,而是要通過產業重組,把制造業生產過程的‘黑匣子’打開,把供應鏈放在一個透明工廠,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未來將形成新的智能化產業集群。”
在有著悠久歷史的造紙、水泥、玻璃等傳統工業領域,李繼庚及其團隊已經打開了一部分“黑匣子”,將現有的技術與智能制造2035的目標相結合,在實現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我們通過每天收集實時生產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處理,發現能效瓶頸,不斷進行技術與工藝的改造,達到節能降耗提質增效的目標。以維達紙業為例,2018年維達紙業的4個基地上線了數據化運營系統,通過數據分析挖掘出88項潛力點,累計增效2400余萬元。”
受訪專家們認為,為實現智能制造更光明的未來,仍需要針對現有問題對癥下藥。
應避免“催熟”,保障政策的長效性和延續性。發展并非一日之功,需“朝朝暮暮”。劉猛建議,要對智能制造的發展、成熟多一些耐心,避免政績工程,或過度引導,可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市場內生動力來擊穿諸如數據接口不一等屏障。
搭建開源共享的數據加工平臺。在康奈爾大學讀博士期間,劉猛意識到,從算法角度上講,我國已是國際前沿水平,字節跳動等企業的算法成功出海就能證實這一點。但如何把這些算法運用到制造業領域,國內市場還需要培育。“因為很多人不愿意開源,只有當大部分算法開發、程序代碼編譯的工作人員愿意將之共享到平臺上,智能制造的數據加工環節才能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減少安全風險。”劉猛說,但這無法僅依靠單個企業力量推動,希望相關部門能發起號召,盡快搭建起這類共享平臺。
培養跨界人才。“現在車間里大部分還是操作工,即使是高校畢業生也難免知識背景單一,學工業的人不懂數據,學數據的不懂工業。”李繼庚說,發展智能制造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合力培養跨界人才,打破行業藩籬,建議可設立新工科等復合型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
在傳統建陶行業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白梅想不到,68歲的她居然看起了高數書,報了編程網課,“我經常跟我們這些老一輩的制造業企業家說,不能再用原來的想法搞生產,人工智能比我們的腦子好用多了。”白梅說,“原來是轉產如破產,現在是不轉產才可能破產。”
責任編輯:pj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69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5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51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6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