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Y
集微網消息 自今年4月中印發生沖突以來,兩國邊境摩擦不斷,由于中印雙方的對峙持續呈現緊繃的態勢,也催生了印度國內反華情緒高漲;加之印度國內愈發嚴峻的疫情,更是讓國家經濟和企業生存雪上加霜。
眾所周知,由于近幾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需求趨于飽和,產業鏈爆發出海熱潮,印度更是被視為未開發的“寶地”,吸引了大批國內廠商前往當地建廠。眼下,這些企業正處于上述環境變化形成的水深火熱的局面中,面對未知的局勢變化,它們又該何去何從?
中資企業進退維谷
數年前,印度當地民眾智能手機使用率低下,市場空間巨大,國內外多家終端品牌攜產品攻入印度市場。與此同時,隨著多家品牌在印度市場不斷深入布局,也帶動了國內手機供應鏈多家廠商在印度投資,近年來可見當地手機產業鏈已日趨完善。
一家在當地建廠并已量產出貨一線供應商對集微網表示:“大多數品牌客戶在當地布局多年,現在市場可挖掘的用戶群也還很大,所以品牌很難輕易放棄印度市場,至少我們的客戶都表示會繼續在印度的布局。而客戶資源的匯集,也讓供應鏈企業無法輕易脫離。”
即便經過多年的挖掘,目前印度當地智能手機的占有率也僅僅接近50%。這也意味著,市場仍給終端品牌留有50%的增長空間。可想而知,這對于近年來銷量增長緩慢的終端品牌是極具吸引力的。
然而,這幅華麗的市場藍圖下或許還隱藏著圖窮匕見的風險。
一位熟悉印度手機市場的企業負責人告訴集微網,在中印邊境摩擦發生后,民眾反華情緒越來越強烈,這讓印度國內的經營環境變得很不樂觀。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今年下半年已有很多小企業從當地撤資返回國內。而一些中等或大規模的企業基本都在當地建廠,且不少客戶資源還在印度,就只能硬撐下去。
據其透露,雖然印度市場的需求增長十分迅速,但真正享受到的這部分紅利的企業其實并不多,相反,在當地投資出現大幅虧損的企業卻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長期以來,印度手機產業鏈資源十分匱乏,企業在前期投入、物流等方面產生非常高的成本,而當地暢銷的機型和產品單價普遍偏低,大多數企業短期內實現盈利其實頗為困難。
該負責人還談到:“就我們所觀察到的情況,前幾年興起的這一波印度投資熱已經過去了。從現在看到往后幾年,中印關系能否有所改善是存有一個問號的,如果持續惡化,那么當地的華僑和中資公司就會成為犧牲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與中國邊境對峙期間,印度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似乎有意借此引進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外資企業前往當地發展。
多項措施引進外資
彭博社消息稱,印度政府為16家國內外電子公司提供了45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16.7億元,約61.4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其中三星和蘋果的3家簽約制造合作伙伴,以促進未來五年的智能手機生產。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根據入圍該計劃的國際廠商包括富士康(Foxconn)、緯創(Wistron)、和碩(Pegatron)和新星(Rising Star),而本地廠商則包括 Lava、Micromax、Padget Electronics、UTL Neolyncs 和 Optiemus Electronics。6家零部件企業也將獲得與生產有關的獎勵。
根據計劃,這些公司預計將在五年中生產價值10.5萬億盧比的智能手機和其他零部件,并出口總產值的約60%。作為回報,政府將對從2019-20 財年起的任何銷售增長,給予4%至6%的激勵。他們還被要求在電子制造業上追加投資1110億盧比,并創造20多萬個工作崗位。
不僅如此,還有消息指出,印度于10月正式調高多項電子產品零組件關稅,其中包括已經推遲1年半的面板關稅,預計將進一步拉高印度智能手機價格,并加速業者在印度生產面板的步伐。
針對近期出現的變化,有行業人士指出,印度政府此舉似乎是想要拉攏除中國大陸企業以外的外資企業到當地投資,或許是為了防止在與中國關系無法改善后,國家經濟、產業建設以及就業率等方面出現的損失。如果越來越多的他國企業在印度落地,現在這批中資企業在當地的境況可能會更加艱難。
原文標題:印度手機市場投資成“巨坑”?大批小規模中資企業已撤離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43瀏覽量
180831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3瀏覽量
181203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65瀏覽量
199614
原文標題:印度手機市場投資成“巨坑”?大批小規模中資企業已撤離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