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elight 易來,2012 年創立于青島,最初只有兩名工程師,如今已經成長為智能照明領域的領先品牌。據統計,易來已在全球 100多個國家與地區擁有 700萬忠實用戶,出貨量突破了 3000萬臺。此外,因為注重產品設計,易來包攬了市面上知名的設計大獎。
易來是如何在巨頭環伺的格局下快速成長的?Yeelight 易來創始人兼 CEO 姜兆寧將通過以下四個部分與大家分享:選賽道、做產品、求發展、保持專注。
Yeelight創始人、CEO:姜兆寧
一、選賽道
(一)創業如何看賽道
我和我的合伙人劉達平,都曾是朗訊科技的工程師。由于我們都是技術背景,在創業之初,我們想做 B2B 的生意,把技術和服務租賃給傳統企業,由它們付費,我們幫助它們解決技術問題。但這個想法僅僅堅持了 6 個月左右,因為我們發現,銷售 B2B 產品的商務成本非常高。在小城市,客戶的付費意愿不強烈,整個燒錢的過程會非常長。在這個時候,融資能力就變得非常關鍵。當時,我們不太懂怎么去融資,整個事情變得很艱辛。
于是,我們開始轉換思路:既然在青島創業,那么,青島有哪些優勢?應該怎么利用青島的環境?
青島有海爾、海信等大型的電子消費品和家電產業,硬件開發資源比較豐富。同時,我也有做硬件的經驗。于是,一個新的 idea 誕生了:如果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硬件,將物聯網能力“產品化”,變成硬件產品。通過銷售硬件,就有可能讓消費者付費了。
當時,我們發現,用手機或網頁進行 LED 開關控制是一個很大的需求。能不能針對這一點,進行產品化?
在發現這個機會的同時,我們從幾個方面分析了智能照明行業的發展前景:
第一,看市場趨勢。當時,把一個 Wi-Fi 模組裝到 LED 里去至少要花到 80 到 100 元,是非常貴的。但是隨著用戶量的增加,芯片的成本會急劇下降。所以,我們預測,在未來 3 到 5 年之后,智能接入技術大量地普及,芯片成本下降,大部分的燈都應該是智能的,這是不可逆的趨勢。
第二,看外部環境。在照明行業,全世界 80% 的燈都是中國制造。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中國獲得非常好的供應鏈資源。另外,照明行業高度分散,每家公司的利潤都不高,大家都沒有興趣在研發上投入。
第三,看團隊背景。這個行業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而我們團隊在技術上擁有相對的優勢。我們對技術和創新的理解,遠遠高于傳統制造業。
(二)家居產品+智能后的分類
家居產品+智能后,有兩種分類。
一種是以產品分類,比如做洗碗機、掃地機、空調、冰箱的公司。另一種是,圍繞人的體驗分類,比如溫濕度、光環繞、影音環境等。
如果我們只是做燈,上限會非常低。但是,如果我們做光環境,上限就非常高了。因為每天晚上 7 點鐘以后,人們有六七個小時是要高頻地使用燈光。
(三)智能家居終端行業公司的常規策略
終端的行業通常有以下幾種模式:
1、平臺型的巨頭:
提供基礎接入能力,低成本獲取超高的用戶接入數量,如谷歌,阿里,小米,華為。或者提供基礎的語音、AI、IoT 接入能力及內容。他們是智能家居創業的水電供應商。
2、終端整合型品牌:
大部分的傳統家電巨頭,如海爾,三星。有強大的渠道,具有傳統的家電品牌影響力,在終端會以現有家電板塊為核心做延展,通常不會在垂直領域布局較深。
3、終端整合型新勢力:
典型的國內創業公司。通過核心中控類產品創新和開發,以及新渠道推廣(新媒體,電商等),獲取快速增長。這類企業除核心控制外,會快速通過 ODM 等方式集成和擴大產品線。
4、垂直領域創新專家:
圍繞用戶體驗,在家居某個領域深入耕耘,最后形成行業品牌,通常在垂直領域會形成較為全面的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例如,石頭掃地機,素士個護,鹿客指紋鎖,易來照明,Coway,Nest, Dropcam。通常,這類公司擴大業務范圍時會緊密圍繞主業。
最后,我們選擇做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也就是,專注在照明方面,在這一個行業里做深做透,成為平臺型巨頭最好的合作伙伴。
(四)智能照明行業趨勢變遷
隨著智能化的演進,照明行業存在很大概率,從過去千億級賽道變成一個萬億級的賽道。它不應該僅僅是買一個燈泡在自己家里裝上,更應該是由專業人員跟你溝通,為你的家量身定制的過程,照明產業完全可以變成一個非常大的行業。
(五)小城創業優劣勢
優勢:
1.成本低,人員流動慢,適合小型團隊做長期和垂直領域深入研發;
2.智能硬件領域的人才密度,小城反而不輸北上;
3.互聯網技術拉近距離,公司內部物理邊界越發模糊;
4.小池做成大魚,日后亦可逐鹿中原。
小城的劣勢和解決方案:
1.互聯網/應用研發/品牌設計人才密度低(北滬漂回流/就地設點);
2.基層一線員工能力偏弱(早期做好精品不要著急攤大餅);
3.非核心城市視野格局受限(力爭引入國際/國內一流投資,借助投資人資源,客戶資源開眼界)
二、做產品
(一)產品創新方法
1、找到與巨頭的差異化路線
在剛創業的時候,易來做產品采用了差異化的思路。例如,飛利浦的 Hue 這款產品,飛利浦的思路是:每個家庭都應該有 150 個飛利浦的智能燈泡,通過對這些燈泡的控制來體驗整個智能照明的環境。但是,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為了管理好這些燈泡,還要做一個網關,這個網關管理著 100多個節點,也導致了體驗成本非常高。另外,飛利浦是一個國際化公司,產品面向全球,會考慮各個國家的使用習慣,這樣一來,面向中國市場就不夠精準。
我們想,如何讓體驗來得更簡單更快,同時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所以,我們就只做一個智能燈泡,再加一個燈具,定價在 249 人民幣,在 2012 年,這就是大家吃頓飯的錢了,這樣,降低了體驗門檻,很多電子愛好者就樂于嘗試。
2、從用戶的角度看產品設計
一方面,我們做了一個易來的產品論壇,在里面發現了很多用戶對于產品的需求,跟用戶維持了良性互動的關系。與此同時,在跟小米的合作過程中,我們也受益良多。比如說米家臺燈,它是 2014 年推出的一款產品。我們回到當時做這個產品的時候,當時中國的臺燈市場絕大多數都是粗制濫造,應該說大部分都是沒有任何的設計感,而我們通過跟小米這次合作,真正意識到了什么是用做藝術品的心態去做產品。
圖中右邊是我們做的產品打樣,為了把燈管調節到一個合適的比例,小米要求我們做了 50 個梯度不同的樣品,最終從里面挑出一個來。開始我們其實很難理解。后來我有一次機會去東京,看到品川車站上有一個索尼耳機墻,它就告訴你整個索尼在開發耳機的時候,如何去調產品的顏色,為了調出一個紅色來,他們試了差不多上百款紅色,這種精神我覺得才是真正的匠人之心,匠人之心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你真正做了多少事情才決定你是不是匠人之心。從跟小米合作米家臺燈,我們體會到,就是要把工作量做足,才是真正的打磨產品。
3、借鑒,重組,創新
第一,視野要國際化;
第二,結合中國市場的優勢,中國市場有以下優勢:消費能力強、制造能力全球領先、中國的工程師努力勤奮。
首先,我們要看海外最前沿、最高科技的產品。同時,我們要思考:這個產品的關鍵技術是什么?這個產品的理念是什么?如何把它拆解成幾個不同的體驗?接著,再根據中國市場的特點、中國建筑的特點,把它進行重構。最后,形成能夠在中國市場大規模推廣的產品形態。
(二)如何保證持續的創新
一次的創新肯定是不夠。因為你今天創新完之后,以咱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應該最多 6 個月,市面上就有一模一樣的東西了。這個時候怎么辦呢?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一定要保持持續創新的風格。當你推出產品后,哪怕只有 6 個月,也可以再繼續去完善和迭代這個商品,讓它變得更有吸引力。
在持續創新的過程中,有兩點很重要:
開放文化:大量派遣各層同事去一線(展會)感受創新、討論創新,形成全員關心創新的氛圍,積極獎勵創新的同事。
以投資的心態面對創新的失敗:自上而下貫徹工程師文化——面對創新的挑戰項目,把最優秀的工程師放在一起商量解決方案,但由 CEO 或高管承擔創新失敗的責任。
(三)產品創新之后,如何實現長期增長?
如何實現長期增長,這里可以借鑒法國賽博集團提出的“雙輪發展”理念,也就是:創新+規模。
當公司缺乏利潤時,你需要通過創新來去獲得更高的利潤。然后,利潤可以投入兩個方向:一是繼續創新,另一個是迅速擴大規模。當產品的差異化比較小時,通過規模的優勢,你依然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潤,因為規模可以帶來相對低的成本,相對高的管理效率。
三、求發展
(一)初期:單點突破
在創業早期,第一,要明確我們自己是干什么的。在跟投資人或者客戶介紹時,要能簡單地把自己說清楚。所以,盡快地拿出最小可用系統(MVP)是初創公司最核心的工作。
易來的第一筆投資怎么來的?
我們在淘寶上買了一個燈泡,一個殼,還有電源。然后,請做電子的學生幫我們畫了一個 PCB 板,把這個模組裝進去,在上面寫了一點軟件。最終,我們能用手機去調節燈的顏色,這就是非常簡單的一個 demo。我們把它拍成一個 YouTube 的視頻,寄給投資人。最后,我們被選中了。投資人說:很多人投稿都是簡單做了一個 PPT,搞得很 fancy,但是并沒有 deliver。
而我們做的,就是為了 deliver,有交付。
第二,要去做增長,也就是說,如何找到核心用戶,進而推廣自己的產品。
早期團隊的核心用戶有兩類:一類是比較喜歡嘗鮮的。另一類就是投資人。其實,易來第一次做眾籌時,大部分產品被投資人買走了。包括樂視、小米、360 等等。很多投資經理都是從當初的眾籌里去了解到我們。
一個產品出來,不可能人人都喜歡,肯定會有人否定你。但是,不要在否定自己的人身上花費任何精力,不要嘗試去說服對你沒興趣的人,搞定那些對你有興趣的人就行了。
第三點,小團隊不要揮霍你的資源,Quick start,Quick fall。趕快做,做完之后不成趕快撤,盡快進行方向調整。
(二)中期:與小米合作的邏輯
小米決定要投資易來后,我們面臨著一個選擇:
要不要 all in 小米?要不要把以前的獨立產品全部都關停掉?
我們當時的選擇是:專門做小米。
首先,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把一件事做好。在創業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自身的一個 bug:團隊不太懂營銷和渠道。但是對于一個智能硬件公司來說,它的閉環非常關鍵。我們選擇和小米合作后,就徹徹底底地向它學習。
其次,小米追求極致性價比,它還有大量米粉。當時,生態鏈的網絡熱度非常高,大量的流量都集中到小米。
第三,小米的模式是:投資之后,幫助我們解決渠道的問題,恰恰補上我們的最大的短板。
跟小米合作早期,我們對它是依賴。但是,到了后期,要不要繼續依賴?還是自己做?在這一時期,我們與小米合作的同時,也在發展自有品牌的家裝業務。我們既要研究米粉,也要研究非米粉。讓更多的人群接受,或者從小米米粉里出圈,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大方向。
(三)Now:自有業務生長
服務的價值非常重要。其實,高值用戶,即愿意付出更高客單價的用戶,他們非常重視服務的價值。他們買的不是硬件本體,而是整個服務對他的價值。
在全國,我們培養了大量掌握照明設計的人,讓他們來服務的用戶。有了服務,再加上硬件的產品,這樣設計之后,才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用戶體驗。
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我們開發了數字化平臺,讓家里的每一個功能區得以呈現。我們的設計師可以邀請業主,坐在一起。然后,在這個系統上布置照明的燈位圖,完成整個產品設計,整個過程只需要 30 分鐘到一個小時。這樣,客戶的參與感會很強,他會覺得這個事變得很重要。
(四)和巨頭競爭的策略
策略一:市場再細分,紅海里找藍海。
比如說易來的自有品牌和小米的米家品牌競爭時,我們選了這么一個策略:專注于小眾且高值人群。舉個例子,高收入媽媽這個群體,她們其實是有很強的付費能力,也愿意接受健康的概念,我們在為她們開發的兒童護眼燈產品,就特別受歡迎。但是這些價格往往超出米粉選產品的價格區間。
策略二:擴大現有產品的市場份額。
不要用單品、孤品在電商上去做競爭,應該用產品組合的辦法。一方面,要照顧到低價流量的導入,另一方面,通過長尾的產品去獲得豐厚的利潤。
策略三:給產品加上情感屬性。
產品本身是有很多的情感屬性的。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為這是一個功能,當它加了情感之后,目標人群就會變得非常精準。
四、保持專注
在不同的階段要關注那些關鍵的事情。
首先,就是關鍵客戶。作為創業者或者業務負責人,我們一定要思考:誰決定你公司的生死?比如,公司現在已經沒錢了,需要融資,那么投資方最重要。再一個,就是關鍵的用戶,當你發現,原來某一類人對你的產品最有興趣,他們付費意愿非常強,這個時候你要把產品開發的方向往他們那邊去做一個適配,更好地服務他們。
企業的持續增長性是一定是需要人才的,培養隊伍非常重要。我們并不能只關注技術的迭代,更要關注:能不能找到復制自己團隊能力的一幫人。如果沒有這幫人,每一次擴張都會變成一個豪賭。
企業競爭到最后階段,其實無非是效率的提升。當你成為這個行業最有競爭力的這個品牌時,一定要面對如何解決效率的問題。資金、渠道、供應鏈等等都是關鍵的生產要素。所有能影響公司效率的點,都會影響到你長期的競爭。只有提高了公司的內部效率,你才能夠贏得長期戰。如果你不能快速地把成本降下來,不能快速提高公司的效率,會被巨頭趕超,這是公司在中后期一定要關注的點。
原文標題:「Yeelight易來」姜兆寧:千億級賽道中如何錯位競爭?|順風堂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順為資本】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47瀏覽量
662410 -
開關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144瀏覽量
93822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606瀏覽量
186065
原文標題:「Yeelight易來」姜兆寧:千億級賽道中如何錯位競爭?|順風堂
文章出處:【微信號:shunweicapital,微信公眾號:順為資本】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