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最短的時間間隔是多少嗎?247仄秒!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德國的物理學家測出了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間隔。該團隊測量了一個光子在氫分子長度上移動所需的時間,發現它發生的時間僅為247仄秒,即2.47X10^-19秒。
根據上述新的測算方法,飛秒顯得很慢(1飛秒是一千萬億分之一秒)。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光子穿過一個氫分子的時間約為247仄秒。
研究小組用特定能量水平的X射線照射一個氫分子,使兩個電子從分子中飛出。
通過測量兩個電子的干涉模式,研究人員能夠精確計算出光子到達分子中的第一個氫原子,再到第二個氫原子需要多長時間。結果發現,答案是高達247仄秒。
責編AJ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電子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898瀏覽量
89541 -
光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0瀏覽量
14455 -
時間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瀏覽量
197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研究,創新科研新范式。這一點在西湖大學的科研項目中已得到體現。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院士領銜創辦的、聚焦前沿科學研究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鼓勵科學家們探索AI與各學科交叉融合,為科研創新提速。為此,西湖大學在浪潮信息等企業助力下打造
DDC264短時間內超出電壓范圍,是否還能正常測量?
會短時間達到0.9V(近DDC264模擬輸入引腳端波形如圖2)且客戶并沒有給模擬輸入引腳與地之間正向串聯二極管以達到鉗位0.7V。
圖1
圖2
由于項目周期原因,客戶想先測量看是否可以達到他目的再重新設計。
那這種情況下,是否能正常
發表于 11-19 07:02
科學家將拉曼光譜的測量速率提高100倍
專門設計和制造的拉曼光譜儀的圖像,其性能比任何其他系統高出100倍。 東京大學光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Takuma Nakamura、Kazuki Hashimoto 和 Takuro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了傳統學科界限,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從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奧秘。同時,AI技術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種全新的科學研究范式,即數據驅動的研究范式,這種范式強調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推動科學
發表于 10-14 09:21
INA122U如何讓上電就能在短時間讓ADC采集值趨于穩定?
。感覺是儀表放輸出端給濾波電容充電導致。不知是何原因,如何消除此影響,想上電就能在短時間讓ADC采集值趨于穩定,請教。
發表于 09-11 08:17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測 神經探針是一種用來記錄神經活動的針狀電傳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消息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光子探測器改寫量子計算規則
兩位科學家通過特殊的實驗裝置表明,帶有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零差探測器對輸入光子通量具有線性響應。換句話說,這意味著測量的信號與輸入信號成正比。
電力電容器為什么不允許短時間內過電壓運行
在電力系統中,電容器是一種重要的電氣設備,常用于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網穩定性等方面。然而,電容器作為一種電壓敏感的元件,對于電壓波動非常敏感,特別是在短時間內的過電壓情況下,可能引發嚴重的問題。為什么電力電容器不允許短時間內過電壓運行?
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擔任首席科學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學任職12年,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團隊開發了系統架構、網絡架構、信號傳輸、路由和同步技術,在今天的大多數大型并行計算機中都可以找到。
歐洲以色列科學家團隊在量子納米光子學領域取得突破
針對上述問題,此團隊發明了擁有前所未有亞波長體積和壽命的納米腔,得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這些納米腔擁有的面積低于100×100平方納米,厚度僅為3納米,且限制光子擴散所需時間較長。
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研制出5分鐘快速充電鋰電池
鋰離子電池如今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及智能手機領域。其優點包括輕巧、抗震、環保,但充電時間較長及承受大功率電涌的能力不足。隨著最新研究成果發布,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銦陽極材料,與鋰離子電池內的陰極材料實現良好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