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RF技術社區
本文來自鮮棗課堂
我們知道,光網絡是現代通信網絡的基石,是基礎設施中的基礎設施。
如果沒有強大的光網絡進行支撐,包括8K視頻、VR/AR、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在內的大帶寬、低時延應用場景,都無法完美實現。5G、F5G,也會變成浮云。
目前,光網絡正在堅定不移地朝著全光網的方向發展,已經逐步走入了2.0時代。
之前我介紹ROADM(關于ROADM的入門科普)的時候,和大家說過,ROADM是全光網的關鍵技術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線路“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節點“光化”(光交換)。
ROADM演進到CDC-F ROADM,基本上實現了極強的光交換能力。但是,它仍然不是全光網的終極解決方案。
ROADM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連纖復雜。
ROADM系統架構
ROADM通常都是按照業務的擴展,進行光纖逐一連接。隨著時間的推移,規劃可能發生變更,或者網絡需要調整,就會不斷地增加光纖。
久而久之,就導致連纖變得混亂不堪,給運維帶來困難。采用ROADM的方式,機架數量也比較多,占用空間較大。
于是,更好更合適的全光交換技術就被推到了臺前,那就是OXC。
OXC,全稱是optical cross-connect,光交叉連接。
和ROADM一樣,OXC也是一種能在不同的光路徑之間,進行光信號交換的光傳輸設備。
OXC這個概念,其實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有了。某種意義上來說,ROADM是OXC的一種特殊實現,OXC包含了ROADM。
從傳統架構上來看,OXC由光交叉連接矩陣 、輸入接口、輸出接口 、管理控制單元等模塊組成 。光交叉連接矩陣是OXC的核心。
所謂矩陣,其實就是一個內部任意端口兩兩互聯的“盒子”。
我們直接結合某大廠的OXC設備架構來進行講解。
該OXC設備主要由光線路板、光背板和光支路板組成。
一般來說,線路板的每個槽位對應一個方向。當光路信號進入之后,通過WSS(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波長選擇開關),“拆成”N路波長信號。
我在ROADM的文章中詳細介紹過WSS。WSS的誕生,直接催生了ROADM。
早先的WSS開關,采用的是MEMS機械式架構。這種結構故障率高,可靠性查。
MEMS WSS結構
后來,演進為LCoS(硅基液晶)方案,原生支持靈活柵格(Flexi-Grid)功能,支持可變channel寬度以及超級通道,可靠性明顯高于MEMS。
LCoS WSS結構
LCoS方案原理上是通過相位控制波長選擇,沒有機械振動,上下波無光放,方向維度可達32維,實現超大交叉容量,且功耗更低。
波長光信號通過光連接器,從光線路板進入光背板。
光背板是OXC和ROADM的重要區別,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它相當于把很多根光纖,印刷在一張紙上,實現光路連接。
光背板局部放大
光背板提供了超大交換容量支持,以及納秒級時延。
OXC的光背板
波長光信號從光背板出來之后,進入光支路板,通過增加一級LCoS晶面調節,來構建N×M WSS。
大家也看出來了,OXC和ROADM非常類似,只不過OXC引入了光背板這樣的硬件,取代了內部光纖盒,實現了架內免光纖連接,“0”跳纖,從而避免了人為操作失誤,提高了系統可靠性。
OXC也帶來了更為靈活的配置能力。基于OXC和它的交換矩陣,工程師只需要通過網管進行數據配置(波長配置),就能實現業務的快速開通(分鐘級)。
以上,就是OXC的架構和特點。
如今,OXC作為全光交叉平臺,具備大維度無阻塞交換能力,具有極高的交叉調動容量。
OXC的作用,就是服務于全光交換和全光調度。
那么,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將“光”進行到底?為什么光要對電“步步緊逼”?
說白了,既為了性能,也為了成本。強推全光交換,就是在光通信里面搞很多的立交橋,實現波長的一跳直達。
波長的一跳直達,相比逐跳轉發,節省了環節,可以顯著降低時延。
越靠近物理層,工作功耗越低,在物理層就實現信號的調度和轉化,就光不就電,可以降低功耗,節約能源,節約成本。
好啦,關于OXC的內容,簡單介紹完畢。
審核編輯黃昊宇
-
OXC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67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