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部署之年。近日,“十四五”規劃編制已經開展了網上意見征求工作,作為國民經濟方向和目標的重要指引,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這特殊的歷史時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在不確定之中尋找相對的確定性,于危機中尋找新機遇、新需求、新模式,以謀劃“十四五”,本文將從三個層面進行思考。
新趨勢:“四個變化”看趨勢與機遇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總是在一次歷史性躍遷中前進,內部環境的結構性變化和外部環境的突變,導致經濟社會深刻變革,既帶來挑戰,更帶來機遇。特別是今年全球疫情加劇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動蕩與不確定性,對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首先是逆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向經濟區域化發展的趨勢較為明顯。疫情加劇了經濟逆全球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態勢,特別是龍頭國家近幾年的內收保護政策,使得經濟全球化中短期受到巨大阻力。尋求區域化縱深發展是在貿易保護主義壓制下,不得已的迂回戰略。由此,我國確定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自然是依托廣闊的國內市場,國際循環則大概率是向“一帶一路”沿線去尋求戰略機會,以不斷加大開放格局尋求合作和貿易發展。
其次是城市群化:城市化是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十四五”時期,城市化將進一步深化進入城市群化階段,以大城市群經濟圈為龍頭,形成國內大循環體系。當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五大城市群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以雄安為新龍頭進一步延伸和拓展,“長三角城市群”將上海、浙江、江蘇融為一體,“珠三角城市群”擴展至粵港澳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則將挖掘長江經濟帶和中西部的發展潛力。通過大都市經濟圈一方面挖掘新型城鎮化的增量潛力,另一方面可加快構建高效率的資源要素流通體系,以加快形成國內經濟大循環新格局。
第三是數字化:企業和政務“云化、數轉、融創”的發展節奏加快。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使企業向高效率、智能化、輕資產方向轉型,產業云化、數字化轉型和傳統與新興技術融合創新的趨勢將不斷強化,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
第四是服務化:通過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進入后工業化時代,服務業成為經濟的主要增長領域,超過農業、工業。發達國家服務業比重超過75%,我國目前服務業占GDP比重僅為53.9%。特別是“云化、數轉、融創”的數字化革命,使社會經濟運營模式加速走向在線服務模式。
新需求: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需求新趨勢
促進經濟“雙循環”的一個著力點在于擴大內需,對需求的研判要關注人口結構及消費特點的變化。從當前整體狀況來看,新的需求變化趨勢已顯露端倪。
首先是中等收入群體需求升級。我國有14億人口,有4億多中等收入人群,這4億人是消費需求增長的主力,瞄準這4億人的需求是未來挖掘消費市場增量所在,對應這部分消費主力需要注重消費產品服務升級。
其次是財富階層老齡化。60-70年代出生的人群逐步進入老齡,這波改革開放的紅利人群是目前社會財富階層的主要構成者,隨著這個階層逐步進入老齡化,他們對醫療、養老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因此醫療行業、康養產業將最具成長空間。
第三是新生代移動互聯網化。90-10年代出生的人群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最大的特征是移動互聯網化生活。他們的生產生活都以移動互聯網為載體。對應這部分人群,圍繞移動互聯網服務模式和產品服務品質極致化進行市場挖掘,是順應新生代消費群體需求的關鍵。
總的來看,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社會已得到極大發展,人民的基本消費需求重心,已從衣、食、住、行向娛、教、醫、養等升級。
新模式:科技創新打造新發展模式
立足新趨勢謀求新發展,只有順應新趨勢才能在“不確定中”找到確定的機遇。在順應新趨勢的戰略方向上,還要從新報需求入手,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來打造新的發展模式。
一、以內需為著眼點,以新需求為引領帶動經濟內循環。驅動經濟內循環動力,在于挖掘投資和消費的潛力。所以企業和個人的發展都要在“內循環為主體”這個大趨勢下來確定方向,同時,通過著力于消費群體的結構化特征來挖掘市場增量。
二、順應全球化的新趨勢調整產業布局。在全球多數國家中長期內收策略之下,海外市場的需求空間都相對有限。因此,一方面,海外市場需求的增量拓展或主要在東南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另一方面,由于海外整體需求下降,對產品質量、服務模式的需求都會轉型升級;還有,在龍頭企業全球化布局速度和力度下降的情況下,很多原本面向海外的產能都會轉移到國內來找市場,這將導致相關領域競爭加大,企業要提前做好準備。
三、基于大城市群發展的趨勢布局新基建。一方面要深刻理解新型城鎮化的涵義,新基建投資、綠色發展和數字發展是主要的方向,應該圍繞這些領域進行布局;另一方面,大城市群都市圈的發展具有以大帶小、逐級發展的特征,所以在城市圈拓展延伸中、和新的城市圈崛起的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時間差”,可逐級布局挖掘機會。新基建的布局要緊緊跟隨城市群化這個規劃進行。
總體上,“十四五”期間,應以內需為龍頭,立足于逆全球化、城市群化、數字化和服務化的新趨勢,以及中產階層化、財富階層老齡化、新生代移動互聯網化的人口結構及其消費特征的變化。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在“雙循環”經濟中找準定位,謀劃好未來,贏得“十四五”的更大發展。
責任編輯:gt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716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46瀏覽量
620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