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文/李彎彎)過去十年,在國內巨大的下游應用市場的推動,及各大廠商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下,中國的光模塊產業快速發展,從2010年只有一家公司進入全球前十,到預計2020年將有五家公司進入前十。
在5G基站及與云計算等應用的驅動下,光模塊未來的市場規模還將持續上漲,Yole數據顯示,2019年光模塊的市場規模已達到月77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一倍約為177億美元,2019-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5%。
雖然光模塊發展迅速并逐漸趨于成熟,不過從產業鏈來看,其上游的光芯片和電芯片卻還大量依賴國外進口,未來國內企業除了需要繼續在光模塊上發力以外,還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發展國產光芯片和電芯片。
預計5家光模塊公司將進前十,中際旭創或取代霸主Finisar成全球第一
光模塊是通過光電轉換實現設備間信息傳輸的接口模塊,由接收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其中發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輸媒介為光纖。光模塊內部包括光發射端、光接收端、光芯片、射頻電路、IC電路等。
圖片來自中信證券
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高級副總裁丁奇介紹,國內擁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場與優秀的系統設備商,這為光通信廠商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2016年為例,FTTx(Fiber To The x)、移動前傳和回傳市場的光器件數量超過1.15億美元,銷售收入達到17億美元,其中70%的部署在中國;2016年,華為、中興、烽火以24.6%、13.5%、6.5%的份額位居全球光網絡設備市場的第一、第二、第五,占比過半。
可見,巨大的應用市場給光模塊廠商的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除此之外,國內光模塊廠商重視研發投入也極大的促進了光模塊產業的發展。丁奇談到,光模塊廠商過去十年平均研發費用投入占營業收入大于7%,雖然這與華為、中興、烽火等廠商相比略低,但是從全球來看,這個投入占比是非常高的,要知道,歐盟整個國家的研發投入也不過2.5%。
巨大的應用市場和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使得國內光模塊產業逐漸領先全球。2010年中國只有一家光模塊廠商WTD(光迅科技前身)進入全球前十,2016年進入前十的有三家廠商,分別是海信寬帶、光迅科技、中際旭創,2018年這三家中國廠商不僅進入前十,而且依次排名第二、第三、第四。丁奇表示,預計2020年將會有五家公司進入全球前十,分別是中際旭創、海信寬帶、光迅科技、華工正源、新易盛,其中中際旭創可能取代長期霸占第一位置的Finisar,成為全球第一。
光模塊的主要應用場景是電信市場和數據中心市場,電信市場主要應用于基站/PON/WDM/OTN/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數據中心市場主要應用服務器/架頂交換機/核心交換機等設備。根據Ovum數據,2019年電信市場占比66%,數通市場占比34%。
近幾年5G基站和云計算大力發展,可見光模塊在未來幾年將繼續迎來較大市場機會。
5G網絡部分設備中,光模塊成本占比大于50%~70%
5G基站網絡將從4G/LTE的BBU、RRU兩級結構,演進到CU、DU和AAU三級結構。5G驅動光模塊市場爆發的原因有幾點:一是前傳部分光模塊全部升級替換為25G/40G(未來或100G)光模塊;二是新增中傳場景,新增兩端光模塊;三是回傳光模塊升級為100G/200G/400G。
光模塊是5G網絡的基礎構成單元,部分設備中成本占比大于50%~70%。
圖片來自中信證券
光迅科技此前在接受電子發燒友采訪的時候表示,在當前新基建主題的刺激下,5G建設的步伐正在加快,這也對運營商的承載網絡,尤其是前傳接入網都帶來了大量的光模塊需求,據預測,今年用于5G的光模塊需求有望達到千萬只級,這對整個光模塊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單前傳的光模塊用量就相當大,運營商采購的5G前傳光模塊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三大運營商采購的10G、25G前傳模塊達到百萬量級,2020年截至8月,就已約有180萬只25GCWDM模塊采購需求。
據亨通洛克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朱宇分享,從5G前傳候選技術的演進來看,5G網絡前傳光模塊種類主要有25GLR灰光、25GLR彩光。25GLR灰光分為Duplex(雙纖雙向)、Bidi(單纖雙向),25GLR彩光分為25G CWDM、25G LWDM(調頂)、25G MWDM(調頂)、25G可調諧DWDM(調頂)。
光模塊為前傳核心單元,灰光和彩光多種制式并存。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懿指出,5G網絡建設初期,光纖資源充裕的場景,尤其是DRAN場景,前傳以光纖直連方式為主(5G前傳4種應用場景,光纖直驅、無源波分、半有源波分、有源波分),基站塔上塔下互連一般采用25Gb/sDuplex光模塊,傳輸距離更遠或鏈路損耗更大的AAU與接入機房間的光纖直連場景可采用25Gb/sDuplex和BiDi光模塊。
5G前傳由于速率容量、傳輸網絡、工作環境、光纖資源和同步特性等需求的不同,對光模塊提出新型差異化要求,業界推出多種5G光模塊解決方案,多種WDM(波分復用)前傳技術方案并存發展,包括:CWDM(粗波分復用)、MWDM(中等波分復用)、LWDM(細波分復用)、DWDM(密集波分復用)。
CWDM:6波方案供應鏈成熟、成本較低、共用100GE CWDM 4產業鏈,可采用DML激光器+PIN探測器;12波方案中后6波受色散限制需使用EML激光器或APD探測器,成本較高。
MWDM:在CWDM前6波基礎上左右偏移擴展為12波,可重用CWDM方案中DML激光器成熟的設計經驗及工藝控制技術,目前處于測試階段。
LWDM:可共用100GE LR4產業鏈,按照800GHz通道間隔從已有的8波擴展到12波,可采用DML++PIN方案,中國電信正在組織產業鏈上下游研討開會,目前處于樣品階段。
DWDM采用O波段工作波長可調光模塊,可支持12波(Finisar提出),DWDM采用C波段工作波長,可支持40+波,顯著節約光纖資源;當前主要采用其中20+波用于5G前傳,受色散限制,激光器需要使用EML,成本高,部分波長能做小批量供應,供應鏈開始成熟,分為固定波長方案和可調波長方案。
張海懿認為,5G前傳產業鏈初步已經形成,后續需聚焦共性發展。設備商、模塊商圍繞5G積極開展前傳光模塊及設備研發,不同WDM產品成熟度存在差異,CWDM最為成熟。國外領先廠商在5G前傳光模塊用核心光電芯片產業化能力方面已基本成熟,國內廠商整體上仍處于研發階段。
上游芯片仍需發力,芯片占光模塊的主要價值量為65%
光通信器件可分為芯片、光有源器件、光模塊,芯片占到光模塊的主要價值量,約為65%,現在,我國在無源器件、OSA封裝、10G激光器芯片、光模塊封裝等都已經成功國產化,目前主要的瓶頸是,25G/s激光器芯片(送樣),相干光收發芯片、DSP芯片(高速AD/DA)制約發展。
丁奇認為,5G基站和數據中心建設會帶動光模塊需求大增,同時這將給光模塊的上游帶來較大的市場機會,雖然目前來看國內在光芯片和電芯片上的滲透率都非常低,但是就如同過去十年巨大的應用市場推動光模塊迅速發展一樣,如今光模塊的市場規模和逐漸成熟也將推動上游芯片發展。
另外就如上文所言,事實上光模塊廠商的盈利水平不高,因為占到光模塊主要價值量約65%的芯片依賴進口,未來十年光模塊產業鏈需要配合大力發展芯片,因為這樣企業的毛利率會更高,盈利水平會更好,從自主可控角度來看,這也將直接關系到未來5G和云計算的發展。
據丁奇介紹,目前國內光芯片產業與國外存在1-2代的差距,我們的光芯片目前更多還是在10Gb/s的水平,比如,光迅科技在10Gb/s方面表現非常優秀,在25G Gb/s上只有小批量的出貨。不過,近年來有些廠商還是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源杰半導體就實現了12波25G MWDM激光器芯片的量產,蘇州長瑞也實現了25Gb/s的突破。另外,華為投資的縱慧芯光在VCSEL芯片方面做得很好,2019年全球ToF傳感器市場,VCSEL產品占比達到32.6%,僅次于Osram(37%),排名全球第二。半導體激光芯片企業瑞波光電,成功開發出的9款不同系列905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整體而言,光芯片成熟度和成本與歐美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電芯片的差距會更大些,丁奇表示,光芯片只要有熟練的工程師就可以做得很好,電芯片還要跟摩爾定律賽跑,不過目前也有一些企業做出了不少成績,比如華為海思、南通飛昂、華光光電、長光華芯、博升光電、立芯光電等,南通飛昂2019年成功突破單模25Gb/s NRZ與50Gb/s PAM4技術。
除了上文提到的企業,電子發燒友了解到,兆易創新、Credo等都在光模塊用芯片領域積極投入,近日在光博會上,兆易創新就帶來了今年2月推出GD32E232系列Arm Cortex-M23 MCU產品,進入光模塊市場。另外日前Credo在深圳舉行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5款用于光模塊的DSP芯片Seagull 50和Dove系列的四款產品,用于數據中心和5G無線通信網絡光模塊中。
未來光芯片和電芯片企業有很大的市場機會,隨著各家廠商積極發力,未來十年定將在光芯片和電芯片領域逐漸取得成績,就如光模塊一樣。
-
光模塊
+關注
關注
77文章
1282瀏覽量
5917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08 -
光迅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瀏覽量
88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