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紫光國微與國創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新能源汽車芯片標準制定與更新、車規級安全芯片研發與測試等領域協同創新,展開跨界合作。
紫光的朋友圈
事實上,紫光國微在汽車電子早有布局,2018年4月,紫光集團成立了“北京紫光智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宣告紫光正式全面進軍汽車市場。紫光國芯新任總裁馬道杰擔任董事長,何華杰(此前在東方網力、中國聯通任職)任紫光智能汽車公司總經理,隨后,紫光相繼與福田汽車展開合作。
隨后,紫光宣布與360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組建成立”360-紫光“聯合安全實驗室,利用各自的軟硬件行業優勢,共同打造全面覆蓋芯片、終端、網絡和云的安全生態鏈,雙方首推高安全、高性能的“汽車安全大腦”——車聯網安全芯片,為智能汽車打造實時防護體系。
去年9月,紫光國微又與東軟集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全面深化雙方合作關系,在5G應用、信息安全、汽車電子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同時宣布,其自主研發的THD89系列產品成功通過AEC-Q100車規認證,是國內當前最高水平的車載芯片之一。這意味著,中國車載安全芯片產品已獲得全球行業的認可與尊重,拿到了進入國際車用模塊大廠的重要入門票。
此外,紫光還與Mobileye成立了合資公司,紫光持股51%、Mobileye持股49%,雙方將合力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Mobileye是以色列一家致力于自動駕駛的企業,已投身研發 12 年并收獲了前所未有的技術知識,公司在單目視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的開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根據 Mobileye 的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5家汽車制造商的2,700萬輛車輛使用不同程度的駕駛輔助系統,而Mobileye的市場份額超出70%。預計截止到2019年年底,將有10萬輛載有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搭載Mobileye技術,Mobileye的芯片出貨量累計超過3200萬片。紫光與Mobileye合作,既可以獲得技術支持,又可以擴大自己的業務,可謂一舉兩得。
車規級芯片市場火熱
汽車電子產品的價格普遍比較貴,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車規級的電子元件,車規級芯片對環境、可靠性、一致性、制造工藝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可以說車規認證是很多芯片企業的噩夢,因為這些標準這就像一道分水嶺,劃分著低端和髙端、新玩家和老玩家。
其中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恩智浦、德州儀器、瑞薩等為主的傳統汽車芯片廠商,第二類是以高通、英偉達等為代表的老牌電子消費類芯片公司,第三類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整車廠商,第四類是國產芯片新勢力,像芯馳科技,四維圖新,兆易創新等企業。
近兩年車規級芯片市場也是異常火熱,2018年富瀚微在媒體會上正式對外發布了其首款車規級前裝ISP芯片FH8310。會上,他們還聯合比亞迪共同宣布,FH8310已經在其唐二代新能源汽車中實現量產。
去年年初,兆易創新宣布其GD25全系列SPI NOR Flash產品已完成AEC-Q100認證,是目前唯一的全國產化車規閃存產品,可為汽車前裝市場以及需要車規級產品的特定應用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閃存解決方案。
2018年,四維圖新旗下全資子公司AutoChips杰發科技對外發布消息稱,國內首款通過AEC-Q100 Grade 1, 工作溫度-40℃~125℃的車規級MCU(在客戶端量產,并獲得首批訂單。今年年初,杰發科技對外宣布,其車規級MCU(微控制器)產品線又添重量級新成員——AC7801X。
AI芯片領域,地平線也正式宣布量產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二代芯片。征程二代的發布正式填補了中國在車規級 AI 芯片領域的空白,也補齊了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建設的關鍵環節。
市場廣闊
根據IHS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將達到1200億元,如果加上自動駕駛相關的需求,市場空間將達到1700億元。多重因素的共振正在促成國產自主車規模級芯片的興起。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位就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提出發展智能汽車的六大具體任務,并于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產半導體企業紛紛投身車規級芯片行業,從不同的細分領域填補國產車規級芯片的空白,這也是紫光國微加注汽車電子的主要原因。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40瀏覽量
426150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13瀏覽量
999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