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與非網
這一周半導體圈子的熱聞當屬 NVIDIA(英偉達)和 Arm 的收購確認。最終 NVIDIA 和軟銀集團公司(SBG)達成協議,NVIDIA 將以 400 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 Arm 的收購。
然而,這里的 Arm 應該是打引號的,因為協議中有一句話,“該交易不包括 Arm 的 IoT 服務組。”
IP VS 軟件,NVIDIA買了啥?
在 Arm 官網上,他們的業務板塊一共分為三個方向:IP、物聯網和軟件 / 工具。
其中 IP 這一塊最被人所熟知,該公司一直致力于設計芯片架構,然后以知識產權(IP)的形式將這些設計授權給其他公司,如蘋果、高通、三星和華為等。
Arm 設計了大量高性價比、耗能低的 RISC 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其中 Cortex-A/-R/-M 是在 CPU 領域的三駕馬車,為人所熟知,在手機、工業、汽車、醫療等諸多領域幾乎隨處可見基于 Arm 架構打造的處理器。在手機領域, Arm 一家獨大,占據了九成以上的份額,Cortex-M IP 在物聯網基礎芯片 MCU 里的市占同樣是 90%以上。
和 NVIDIA 最強相關的當屬 Mali 產品線,包括 Mali-G 和 Mali-C。NVIDIA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的這句話就耐人尋味,“這種結合對公司,我們的客戶和整個行業都有巨大的好處。
對于 Arm 的生態系統,該組合將增強 NVIDIA 的研發能力,并借助 NVIDIA 世界領先的 GPU 和 AI 技術擴展其 IP 產品組合。”混合著賣 IP?想來 NVIDIA 不會做自毀長城的事情,那 Mali 產品線有很大可能自此消失。
軟件和工具更多是圍繞 Arm 知識產權授權的補充,包括嵌入式和物聯網軟件工具、圖形開發工具、開發板和仿真模型等。可以說,架構加上軟件 / 工具就是 Arm 產品最核心的部分。
當然,這不是 Arm 業務最核心的層面。Arm 業務最核心的部分是知識產權授權,既不捆綁賣專利也不賣芯片,只是售賣知識產權,這是 Arm 生態的核心,三星、蘋果、華為、高通、AMD 等一眾科技大公司都信任和依賴這個模式。按照 NVIDIA 和 Arm 的協議所說, Arm 會繼續以“開放許可模式”運營,同時保持其全球客戶的中立性,這也是該公司能夠獲得成功的基礎。
因此,現在單純從 NVIDIA 和 Arm 的說辭中,這比交易最終所得就很清晰了。NVIDIA 支付了半導體歷史上最高的收購費用 400 億美元,得到了 Arm 的知識產權業務并繼續運營下去。由于 Arm 的業務更多止步于芯片設計這一環節,因此毫無疑問 NVIDIA 在這塊的研發能力將得到增強。
嫌棄VS藏私,為何剝離IoT業務?
圖源 | 網絡
在 Arm 內部,分成兩個大的事業群,IP 事業群(IPG)和 IoT 服務事業群(ISG)。前者負責與傳統 IP 相關的業務,后者則把目光放在服務全球的物聯網相關客戶及合作伙伴。
在 Arm 和 NVIDIA 緋聞不斷的前情中, Arm 曾悄然進行過業務重組,剝離過這次收購一筆帶過的物聯網(IoT)業務,包括 IoT 平臺和 Treasure Data,兩個板塊轉移到母公司軟銀成立的新實體。
這多少有點諷刺, Arm 自 2013 年就開始了物聯網的布局。2018 年, Arm 花了 6 億美元(約合 42 億人民幣)收購美國數據分析公司 Treasure Data 并孵化出 IoT 平臺 Pelion。不過從后續的發展來看,這次擴張的效果并不理想,相較于芯片 IP 設計動輒 80%,甚至 90%以上的毛利率,格局混亂、未來思路不清晰的物聯網業務就顯得很是有些蒼白無力。
對于 Arm 而言,不管是赴美上市,還是被收購, Arm 的物聯網業務都成為了一個“拖油瓶”,上市拖累股價,被收購影響成交價。
相信 Arm 和 NVIDIA 的溝通一定是持續存在的,前者的物聯網業務和專注 AI 的 NVIDIA 關聯也不緊密,因此在收購前被“嫌棄”地剝離了。
誅心VS搶戲,創始人發聲回應
在 NVIDIA 宣布 400 億美元收購 Arm 后, Arm 聯合創始人 Hermann Hauser 發出了言辭激烈的回應,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將此次收購描述為行業災難。
這位 Arm“名宿”的入場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很像中國玄幻小說的橋段。當發生了人神共憤的事情時,一些已經隱退的老前輩會力挽狂瀾,或者帶頭抗爭。我們一般戲稱為,老祖宗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Hermann Hauser 是一名物理學家,是 Arm 目前的執行董事,還是 Arm 的聯合創始人。42 年前,正是他和工程師 Chris Curry 在倫敦一起創立了 CPU 公司( Arm 前身)。得到 Arm 被收購的消息后,他直接發表一封寫給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公開信,要求英國政府“救救” Arm。
Hermann Hauser 在接受路透社倫敦分社采訪時表示,這是最后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歐洲技術公司,出售給美國人,這對劍橋( Arm 總部所在地)、英國和歐洲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因為沒有人知道以后 Arm 是否會成為技術壟斷者的工具。
尊敬的首相,
作為 Arm 創始人之一,我非常擔心將 Arm 出售給 NVIDIA 的計劃。我在英國劍橋的金融和電子產業的許多同事也有同樣的擔憂,他們都共同簽署了這封信。
首先,我們擔心成千上萬名 Arm 員工在劍橋、曼徹斯特、貝爾法斯特、格拉斯哥、謝菲爾德和沃里克的工作受影響。當總部遷往美國時,這將不可避免地給英國的工作崗位及影響力造成損失,正如卡夫(Kraft)收購吉百利(Cadbury)時所看到的那樣。
其次,將 Arm 出售給 NVIDIA 將會破壞 Arm 的商業模式的基礎。該模式本應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瑞士”,與 500 多家被許可商以平等方式交易。他們大多數是 NVIDIA 的競爭對手,其中有許多英國公司。反復保證應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三,最重要的是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國家經濟主權的問題。
Arm 是英國僅存的一家領先科技公司,在移動手機微處理器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它的市場份額超過 95%。英國受到谷歌、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蘋果等公司在美國科技領域的統治。
由于美國總統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將技術優勢“武器化”,除非英國擁有自己可討價還價的武器,否則英國將成為附帶受害者。
Arm 為蘋果、三星、索尼、華為以及世界上幾乎所有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提供動力,因此可以對其施加影響。
出售給 NVIDIA,意味著 Arm 將受制于美國 OFAC 監管規定。英國電子產業有數百家公司,雇傭數以萬計在其產品中使用 Arm 的員工。其中許多產品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市場。他們都必須遵守美國 OFAC 法規。
這使英國置于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境地,即關于允許 Arm 出售給誰的決定權,將在白宮而不是唐寧街。
主權曾經主要是一個地理問題,但現在經濟主權同樣重要。把英國最強大的貿易武器交給美國,正在使英國成為美國的附庸國。
要完成這筆交易,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它們都必須具有法律約束力,否則將無用:
1、在英國 Arm 員工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工作保障;
2、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NVIDIA 不得獲得仍和高于其他 Arm 被授權方的優待;
3、英國必須從美國 OFAC 規定中獲得豁免,以確保英國公司不受限制地使用我們自己的微處理器技術。
將 Arm 出售給 NVIDIA 的另一個自然選擇是,將 Arm 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讓它再次成為一家英國所有的公司,為國家經濟安全提供黃金股。
就像您花了 5 億英鎊幫助 OneWeb 脫離破產保護一樣,對英國而言,這可能不如 Arm 那么重要,您可以花 12 億英鎊作為主要投資者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進行 IPO,并獲得“黃金股”。這樣就不會再次發生此問題。對于軟銀來說,IPO 一直是獲得流動性的公開途徑。
如果您不讓 Arm 再次成為英國所有的公司,為國家經濟安全提供黃金股,那么歷史將會記住,你是那個在關鍵時刻未能為國家利益采取行動的人。
此致
Dr Hermann Hauser FRS, KBE
Hermann Hauser 的話帶有濃濃的國家情懷,我們去除掉感情色彩后會發現,這個公開信不僅是點燃英國民眾,同樣也在誅心。被收購了, Arm 還能是半導體產業的“瑞士”嗎?如今,世人都知道美國的科技公司并不能自主獨立,黃教主的口頭承諾能比特朗普政府的禁令更有效力?
Arm 連續 3 年低增長的營收在高速增長的 NVIDIA 業務體系下能獨善其身?對于業務單一的 Arm 而言,想要有一個好看的營收,唯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提高收費, Arm 未來提高收費標準是不可避免的,但入了 NVIDIA 這個幅度很可能很大。
NVIDIA 完善移動端、邊緣側和數據中心布局,整合 AI 生態,以及打造 CPU+GPU+高速互聯產品鏈的初心不容懷疑,可讓一家美國公司控制了移動端、邊緣側和數據中心計算的源頭,這對于全球其他各國的科技產業而言卻是一場災難。
NVIDIA GPU 的市場份額在 70%以上, Arm 在手機、MCU、可穿戴設備領域的份額前面提到了,都是 90%+的級別,全部切斷就意味著高科技系統癱瘓。
寫在最后
高通恩智浦的戲份將重演
上上個信誓旦旦要完成歷史上最大半導體收購案的公司是高通,然后被中國政府在最后時段一票否決了。在我看來,歷史重演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國依然將成為這筆收購的最后且最難的一關,且有很多理由拒絕為這筆收購放行,具體如下:
中國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指著 Arm 過生活,不僅是華為,小米 OV 也不例外。
非美國公司 Arm 定然好于“美國公司” Arm。
中國正大力布局物聯網產業,核心的 MCU 基本是 Arm 內核,一旦斷供和價格大漲都會帶來極大影響。
中立的 Arm 是中國芯崛起戰略的一部分,讓其被美國企業收購會阻礙這一進程。
Arm 中國現在迷霧重重,收購案如若成行,這個剛有點起色(有一些自主 IP)的合資企業前途更為渺茫。
這個階段讓美國公司靠收購壯大并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64瀏覽量
368650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842瀏覽量
916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