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2019年我國產業數字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9%,其中,服務業、工業、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37.8%、19.5%和8.2%。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正在融入社會的千行百業,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同時,數字經濟與各個產業的深入融合,也為互聯網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治理挑戰。
新業態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疫情期間催生了大量的線上消費需求,培育了人們新的生活、學習、辦公、社交等習慣。互聯網依托其特有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屬性,各種新業態正加速滲透千行百業,帶活實體經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斯賓塞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經受疫情考驗,主要支撐力就來源于數字新興產業。
互聯網+餐飲。美團數據顯示,復工復產后,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餐飲行業借力外賣平臺加快復蘇,外賣訂單量遙遙領先。非餐類訂單保持平穩增速,生鮮買菜、生活日用、美妝護膚、辦公/家裝、醫藥保健成為外賣單量增長最快的五大非餐飲品類,通過外賣平臺下單購買生活必需品,已逐漸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
互聯網+制造。傳統制造業紛紛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新技術,工業互聯網進程大大提速,提升生產效率。在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發揮平臺的資源匯聚作用,有效連接供需各方,及時提供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供需信息。物資產能不足時,平臺企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重點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支持。
互聯網+醫療。多年前互聯網醫療就已經被頻繁提及但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次疫情,讓社會充分認識到線上問診的必要性。互聯網巨頭憑借各自在金融服務、云技術、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從不同的層面助力醫療行業的降本增效,與醫院、政府的深入合作,也有助于構建更完整的醫療全產業鏈服務生態。
互聯網+教育。在線教育經過近10年的發展,其固有弊端逐漸顯現,例如體驗效果欠佳、高昂的獲客成本等,讓在線教育企業普遍難以盈利。疫情給線上、線下教育創造了和解、融合的機會。疫情期間,OMO(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AI教學等得到爆發式發展,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疫情帶來的經驗教訓,使得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成為必然趨勢。
新業態給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機遇
產業互聯網蘊含巨大商機。產業互聯網連接的對象包括人、設備、軟件、工廠、產品,以及各類要素,其潛在的連接數量可能達到數百億。產業互聯網通過借力互聯網,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傳統企業可以更好地設計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有效地組織生產、更快捷地實現產品的物流和銷售,從整體上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生產效率。這對于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城鎮地區消費市場高速發展。緣于長尾地帶互聯網覆蓋率的提高、移動互聯網的持續下沉,以及電商平臺迎合并滿足了下沉市場需求、政府政策的積極引導,加之移動支付和物流過去幾年在低線城鎮發展逐步成熟為電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低線城鎮的電商發展潛力正在加速釋放。除此之外,休閑娛樂、在線教育等在三四線城市也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AI應用場景的復制推廣加速。隨著不同行業應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及部署能力經驗的逐步積累,各類AI技術提供方尤其是頭部企業,已發現并著手整合各類通用基礎設施及共性技術,在構建不同行業大腦的基礎上,圍繞硬件集成、數據算法提供、AI通用能力、定制及部署能力、應用市場等方向建設服務型綜合平臺,與眾多行業用戶、基礎電信運營商、軟件服務商以及第三方開發單位共同打造AI開放生態。
更加豐富的商業模式。傳統的流量變現正在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在信息爆炸的環境中,有價值知識的獲取,被再度重視。人們逐漸從內容消費的單純娛樂需求,向社交需求、藝術享受邁進,帶來用戶對內容消費需求的整體提升。例如,隨著智能分發、融媒體、AI大數據、VR/AR等技術應用成熟,行業整體能力提升,內容競爭將再次成為新聞資訊市場的競爭焦點。
互聯網治理相關意見建議
新業態、新模式彰顯了經濟發展的新活力,同時也給我國互聯網治理帶來了諸多挑戰。例如,我國正處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數據保護和合規利用形勢十分嚴峻;企業之間圍繞數據權益之爭頻發,數據在不同企業平臺之間遷移難度大和成本高,企業數據人為泄露和非法竊取等問題日益頻發,嚴重了影響了企業對數據的正常開發和利用;網絡平臺算法監管模式尚不清晰,技術支撐能力有限等。針對這些挑戰,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加快網絡數據深度治理。推進數據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安全管理,出臺相關技術標準和實施指南;規范信息系統和網絡平臺開發、建設和運維全過程的數據資源管理;制定數據托管存儲、開放共享、流通交易、挖掘利用等環節合同范本,明確相關數據安全技術保障、責任機制、使用邊界、銷毀處理等內容要求,確保數據全生命周期可管可控;整合相關職能和執法力量,建設國家級數據安全保護執法監管平臺,提高執法監管的網絡化、平臺化、在線化水平,強化對網絡和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建立常態化、在線化的數據安全保護執法機制。
加強網絡平臺算法深度治理。鼓勵網絡平臺服務企業算法代碼公開或算法開源,不斷推進算法演進和發展;建立算法安全評估制度,加強算法應用前安全測試和影響力評估;部分領域實施算法使用準入管理,提前做好風險預測和技術防范,提高對個人隱私、商業公平、社會安全保障能力;以大型網絡平臺為主體,構建網絡平臺服務算法聯盟,圍繞數據挖掘、隱私保護、精準營銷、數據流動等領域,加快制定算法宗旨、應用標準、運行規則、負面清單等相關行業規則,提高行業自律能力。
加大互聯網創新創業投資扶持力度。完善互聯網創新創業孵化器投資配套,鼓勵相關產業鏈上的主體聯合共建,為創客入駐提供一站式孵化投融資服務。加大對互聯網行業創新創業金融扶持,發展知識產權、數據資產等質押貸款服務,加快推進數據資產化,提升知識產權和數據資產社會價值,為創新創業型互聯網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
前瞻布局加強產業互聯網治理。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合力,共同研究推動“新基建”、智慧城市、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持續推進開源協同創新生態,提升科研創新數字化水平;通過產業政策對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進行扶持,對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技術的研發進行補貼,推動產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
此外,建議政府、互聯網企業、產業聯盟、科技社團組織和傳統企業等積極合作,共同構建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代互聯網治理體系建設。(作者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產業與規劃研究所)
責任編輯:tzh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688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7瀏覽量
8911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9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