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前,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有效應對挑戰、化解經濟頹勢,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不僅不能停滯,還應更大范圍、更大力度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的產物,在推動各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能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型基礎設施支撐,還能不斷盤活新要素、催生新業態、培育新動能,推動數字經濟做大做強。為此,要利用好工業互聯網這一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利器,通過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提高支撐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的供給質量,加速工業互聯網在各產業的突破應用,培育壯大有利于促進數字化轉型的生態,推動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數字化轉型是應對新挑戰、培育新動能的核心方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擴散和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所受到的沖擊和壓力將更為直接和顯著。在這種形勢下,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凸顯,亟需更大范圍、更大力度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借助數字化轉型實現紓困脫困,培養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確保經濟穩健、持續增長。
全球經濟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著內生動力不足、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沖擊,主要國家與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遭受巨大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發達經濟體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伴隨著明顯的通貨膨脹率上升趨勢,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整體下行壓力持續顯現。國際貿易和跨境投資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動能的影響作用逐漸弱化,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2019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約為1.3 萬億美元,雖較2018年有所回暖但仍處于2009年以來的低位水平。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爆發,商品生產、人員與貨物流通全面受阻的狀況將長久存在,經濟運行遭受到來自消費和生產兩端的巨大壓力,全球經濟出現衰退趨勢幾成定局。此外,美國政府在“史上最長擴張時期” 連續多年的“順周期” 宏觀刺激政策,不僅將2019年政府財政赤字 推升至GDP的4.6%,達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水平;同時還將個人所得稅率的最高檔從39.6%降為35%、企業稅率從 35%降為21%。這種行為不僅加劇了其本土資本市場的泡沫,更使得政府在遭受疫情沖擊時缺乏有效可施的財政刺激計策。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形勢,美國只能不斷通過“超發”“甩鍋”等方式應對風險、平息壓力。這也為世界經濟的復蘇與增長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我國制造業承壓將日益加劇
伴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從國際環境來看,由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大范圍失業與供應鏈協同失衡問題,致使發達經濟體對于制造業的“爭奪”勢頭大幅提升,并紛紛在原有“再工業化戰略”的基礎上加大了對海外企業回流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美國政府近期將“企業搬遷成本沖抵企業稅款”列為重要政策備選項;日本政府于2020年4月新出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緊急經濟對策》明確指出,將對回流日本的中小企業提供2/3的(搬遷)補助,大企業提供1/2的(搬遷)補助。由于日美兩國很大一部分制造業產業鏈分布在我國,因此如若上述回遷政策得到更為強力的推動,我國可能將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回遷壓力。從供給需求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制造業供需兩端產生了巨大沖擊,一方面,部分經濟社會運行停擺,企業停工減產、工人復工延遲,制造業的正常供銷計劃受到嚴重影響,企業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狀況惡化。2020年2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35.7,同比下降27.44%,創下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單月最低值,2020年3月、4月情況開始逐步好轉。企業家信心指數在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9.14%,環比下降32.74%,企業生存面臨巨大考驗。另一方面,基于“收入—消費”的傳導鏈條,伴隨著失業停工對于居民收入、企業資金帶來的沖擊,消費、投資與出口乏力趨勢日益顯著,進一步延緩了制造業企業的復蘇。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2月、3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保持負15%的增長,需求拉動效應難以有效凸顯。同時,由于我國經濟已由超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再疊加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企業、消費者由于對未來收入信心不足而壓低投資、消費水平的問題可能會長期存在。總體而言,當前和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我國制造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回流”擠壓與“活下去”的生存壓力。
數字化轉型成為應對新挑戰的關鍵之舉
面對更為顯著的外部風險、更為嚴苛的生存壓力,通過加速數字化轉型(主要表現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來加強自身的快速應變能力、提升運轉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成為企業應對新挑戰、尋求新機遇的核心方案。新冠肺炎疫情顯著加劇了經濟社會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全球范圍內疫情何時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會不會出現二次爆發都仍未可知;另一方面,世界各國政策的快速變化、產業鏈與石油等基礎原材料波動性的飛速提升,使得既有的經驗與策略難以有效應對,這也迫使企業需要慎重地制定發展目標與前進方向,并根據運行過程中的實時反饋結果不斷地進行策略的更新與調整,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現實狀況。由此,數字化轉型也就迅速地從“選修課”轉變為“必修課”,從“勻速”推進轉向“加速”推進。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外部世界、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配置效率的優化、新興商業機會的發掘,從而構建企業新型競爭優勢。當前,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有助于更及時、有效地應對疫情引致的高度不確定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增加信息與知識要素在整個系統流轉速度的過程,數字化的手段使得企業運轉有了更為多樣化的實施路徑,數據驅動的決策方式使得企業的經營與運轉更為靈活、有效;二是有助于顯著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夠幫助企業更為充分地實現既有資源的利用效率、壓縮生產成本,通過整合優化企業的產品和工藝設計、原材料供應、產品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主要產業鏈環節,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三是有助于實現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夠提高對需求結構調整的適應性,增強提供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的能力,推動企業由單純供給產品轉化為提供“產品+服務”,并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幫助企業發掘新的業務增長點,拓展價值創造空間。對整個社會而言,這將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解決有效和高端供給不足、無效和低端供給過剩的問題,增強應對經濟下行和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
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邏輯是,通過數字技術的全面應用實現數據在“設備—生產線—企業—產業鏈—價值鏈” 的匯聚和流通,并將每個行業所獨有的工業機理、行業特點與數據相結合,構成一個數據驅動的全生命周期優化閉環,實現快速感知、敏捷響應、動態優化和全局智能化決策模式。但是,現實情況是數字化轉型面臨著巨大的落地實施問題——不同的產業有著不同的痛點和需求,每個企業需要解決不同的數字化問題。這就要求在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把握其關鍵著力點,通過綜合性、集成性的技術網絡、解決方案等滿足企業多樣化、多層次的數字化需求。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關鍵基礎設施、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為溝通物理世界和虛擬數字世界搭建起橋梁,為各行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供通用方法論,是制造業及經濟社會各領域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根本支撐。工業互聯網在各經濟部門的廣泛應用,將深刻改變生產要素構成、生產組織管理模式與業務供給形態等,引發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逐步構建起數據驅動、智能優化的新生產范式,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階段躍升。
工業互聯網為數字化轉型注入源源不斷的數據資源
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是驅動數字化轉型與發展的關鍵資源。區別于傳統通信網絡與互聯網強調人與人的連接,物聯網強調物與物的連接,工業互聯網進一步地將這種“連接”延伸到機器設備、工業產品和工業服務,將網絡的應用領域與連接范圍由虛擬擴展到實體、由生活延伸至生產,強調對人、機、物的動態、全面連接。這種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跨領域的實時互聯互通,不僅激活海量沉睡的數據資源,同時還創造大量來自產品生產現場和使用場景中的新數據。即工業互聯網不僅帶來數據連接量、流通量、計算量指數級的爆發式增長,還極大地豐富數據的種類、提升數據的時效性,促進數據在數量、質量、實效性方面的全方位升級。正是依托工業互聯網注入海量高質量的數據,才使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決策、生產和服務成為可能。
工業互聯網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型基礎設施支撐
數據的搜集、傳輸、整理、使用以及反饋都需要網絡與平臺作為物理載體。特別是隨著工業、交通、能源、農業等生產性領域數字計劃進程的加快,對網絡和平臺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提出更高要求。工業互聯網一方面通過構建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體系,能夠支撐實現人機物萬物互聯,打通數據流動管道,有效滿足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在智能感知、網絡連接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構建計算能力彈性供給、靈活承載各類應用的平臺體系,能夠支撐開展數據深度分析與智能決策,開發部署滿足不同細分領域、不同場景的應用軟件或工業APP,促進生產與服務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精準配置,生產運營過程更加智能、高效。如某電子產品制造商,依托工業互聯網將分布在各處的各類設備和工業傳感器等連接起來,解決了設備聯網上云、設備智能管理與分析、數據快速提取及互通等問題,為生產設計、生產執行、生產服務等環節提供了一整套數據采集處理解決方案,使設備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整體設備維保費用降低15%,設備壽命延長10%,產線生產效率提升10%。
工業互聯網為數字化轉型提供現實可行的實施路徑
工業互聯網能夠實現不同數字化水平、智能化水平設備的泛在連接,降低企業數字化部署的成本和難度,加速數字技術從消費環節向制造環節擴散、從提高交易效率向提高生產效率延伸、從推動制造資源的局部優化向全局優化演進,推動制造業從工業時代走向數字時代,實現體系的重構、動力的變革和范式的遷移,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具體到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信息化基礎的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工業互聯網探索差異化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例如,可以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通設備、產線、生產和運營系統,并通過數據處理和分析實現生產和運營優化,提升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也可以基于工業互聯網對研發、生產、流通、銷售、服務等全流程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匯聚與分析,塑造基于數據驅動的生產與決策新模式,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開展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網絡化協同,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還可以依托工業互聯網幫助企業將價值創造模式由單純的供給產品轉化為提供產品和服務,或成為新的平臺或服務提供商,實現價值鏈延展和升級。
大力提升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化轉型的能力
當前,得益于國家強有力的引導和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國工業互聯網取得積極進展,在推進制造業及其他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國工業互聯網整體上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且各行業各領域企業數字化基礎整體偏弱,工業互聯網對各產業的賦能、賦智作用發揮得尚不充分。需要繼續引導和聚集各方力量建好、用好工業互聯網這一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利器,積極探索適合各產業的利用工業互聯網促數字化轉型的方法和路徑,加強工業互聯網能力建設,深化工業互聯網在各行業的應用,完善融合應用大環境,務實高效地推進各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支撐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主要挑戰
從支撐能力看,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能力相對不足,制約賦能水平發揮。在網絡方面,企業外網絡目前主要依托于面向消費需求的公眾互聯網,企業內網改造尚未規模推進,特別是5G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部署,使得整體上仍難以完全滿足工業生產對網絡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低時延性的要求。在平臺方面,雖然我國已涌現出一大批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但平臺的技術水平和生態整合能力等普遍偏弱,面向各子領域提供針對性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服務提供商更是欠缺。在安全防護方面,安全監管和制度體系尚不健全,安全態勢感知、預警、防御等技術能力亟待提升。此外,支撐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核心技術與產業能力有待加強,芯片、操作系統、工業軟件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與國外差距較大,工業機理模型和核心算法能力較弱,5G、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及產業化仍處在探索初期,這些直接影響工業互聯網供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從應用基礎看,企業數字化基礎和能力薄弱,制約規模化推進。一方面,我國工業企業數字化基礎整體較弱,大多處于工業 2.0和3.0階段之間,應用工業互聯網的必要條件有欠缺。特別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更需投入大量資源對設備和內網等進行改造,才能部署應用工業互聯網。另一方面,工業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的配套人才和資源注入能力準備不足,企業要實際利用工業互聯網需要既了解工業又懂互聯網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協助服務提供商將工業互聯網嵌套到企業生產運營中;還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持前期改造和持續運轉,這對整體盈利能力不強和從事傳統制造業生產的企業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從整體環境看,融合發展和應用尚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支撐,制約生態體系良性發展。一方面,相關的安全和信任機制不完善,工業互聯網的滲透應用進一步擴展了安全的內涵和邊界,引發企業對生產運營安全更多的擔憂,同時也因全面連接加大數據安全風險,而與此相應的數據確權、流轉等規則尚未建立,導致大量企業在是否應用工業互聯網上舉棋不定。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跨界融合是工業互聯網發展和應用的內在要義,對供需對接、資源共享、要素協同等有更高的要求,目前與之相關的公共服務平臺數量有限,服務能力尚無法全面支撐發展所需。此外,尚未探索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由于工業企業需求差異大,供給方無法推出標準化、通用化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這同時也導致需求方無法以低價獲得高質的針對性服務,延緩供需良性互促局面的形成。
利用工業互聯網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著力點
一是要加快工業互聯網供給體系建設,提升促數字化轉型的支撐能力。加速構筑人機物互聯的基礎設施、打通全產業鏈數據通道,提供更為豐富的應用解決方案,夯實各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重點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內外網建設和改造步伐,推動“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落地實施,擴大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覆蓋城市和行業;面向行業、區域和企業需求培育壯大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和省級/行業分中心建設,并結合邊緣計算、云計算和區塊鏈等發展,提升數據的連接、互通、存儲和計算能力;同步完善多層次覆蓋、多功能保障的安全技術防控體系,加快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和風險預警能力建設,構筑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體系。同時,還應加速統籌布局工業互聯網前沿技術、基礎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和融合應用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引導產業鏈各方加快補齊產業鏈條上的短板,推動技術和應用創新實現群體性突破,強化工業互聯網自身持續發展能力,進而為促數字化轉型提供持久動力。
二是要拓展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廣度和深度,加快和提升促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和水平。重點是面向制造業及各行業高端化發展需要,加大工業互聯網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滲透,以規模化市場應用牽引帶動制造業產業鏈整體水平的快速提升。一方面,要面向離散工業、流程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各個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以及大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不同痛點難點,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應用路徑與業務模式,加強培訓與宣貫,拓展應用行業和場景;另一方面,依托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試點示范等抓手,探索形成更多助力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特別是開發更多適應中小企業需求的工業APP或適用型解決方案。通過構建產業供給資源池、政府采購服務等方式降低工業互聯網應用成本,突破應用普及瓶頸。同時,要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快生產裝備的數字化升級,筑牢應用工業互聯網的前提和基礎。
三是要優化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的制度和要素保障,構建促數字化轉型的良性生態。加快制定相關規則和制度,搭建供需動態平衡、要素高效協同的市場環境,掃清工業互聯網促數字化轉型的障礙。一方面,要強化資金、數據和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動形成多元化資金支持體系,充分發揮政府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的引導作用,鼓勵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金融/保險”等金融服務,拓展產業鏈升級的資金來源;加快制定數據確權、流轉、交易、保護等規則,推動盡快形成健康、有序的數據要素市場;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人才梯隊,通過重大人才工程項目、校企聯動等方式多途徑加強人才培育和儲備,特別是要加大面向各垂直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培訓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服務供給范圍。著力打造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共性技術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尤其要推動創新資源聚集共享,加速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強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或標桿企業培養,培育一批面向垂直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結束語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推進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加速數字化轉型,既是應對當前經濟困境、助力實現“六穩”和“六保”目標的重要抓手,更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保障。工業互聯網作為支撐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和培育壯大增長新動能的主要驅動力量,其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國家層面應進一步加強對工業互聯網的統籌部署,引導產業各方協同聯動,積極構建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的產業生態,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和應用滲透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推動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tzh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688 -
通信網絡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047瀏覽量
52168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91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