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AMD第三代銳龍桌面處理器發布已經一年了,隨著前不久XT系列處理器官宣發布之后,不少玩家都好奇這個和顯卡一樣的XT尾綴處理器究竟是個怎樣的定位,是常規升級?還是提前到來的正常迭代?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它們的表現如何。
處理器規格介紹
我們先來看看三個XT處理器的具體規格,依舊采用的是ZEN2架構,核心數、緩存容量、TDP熱功耗設計與X版保持一致,據了解,內部CCD設計與之前完全一致,這次XT系的主要升級是源于臺積電7nm工藝的進一步優化改進,帶來了更高的加速頻率,簡單來說就是核心體質更好了
三款處理器的國行首發的價格如下:
3900XT ¥ 3,899.00
3800XT ¥ 3,049.00
3600XT ¥ 1,859.00
這么看來這次XT系處理器并不是用來正常迭代的,反而有點像驍龍855與驍龍855 PLUS的關系,對AMD來說應該是進一步補充自身產品線的空檔,給玩家提供更豐富的選擇,那么這三款處理器具體表現如何?
測試平臺介紹
下面會加入英特爾剛剛發布的第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來做對比測試,在測試前先來介紹下這次的測試平臺。
處理器:
AMD銳龍5 3600XT、 AMD銳龍7 3800XT、AMD銳龍9 3900XT
Intel 酷睿i5 10600K、Intel 酷睿i7 10700K、Intel 酷睿i9 10900K
主板:
華擎 B550 Taichi
華擎 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華擎 Z490 PG Velocita
顯卡:
華擎 Radeon RX 5700XT 太極 X 8G OC+
華擎 Radeon RX 5600XT Phantom Gaming D3 6G OC
內存:
宇瞻 NOX 暗黑女神 DDR4 3600MHz 8G*4
固態:
影馳 HOF PRO PCIe 4.0 M.2 1T
散熱:
恩杰 Kraken 海妖 X53 240mm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電源: 恩杰 C850
PS:這次測試顯卡選擇了更貼合玩家實際使用甜品檔位的5700XT進行,還會增加一組3600XT使用附帶的原裝散熱加5600XT顯卡的測試數據,讓測試更接地氣些。
理論性能基準測試
基準測試均采用主板默認設置,僅打開內存XMP一鍵超頻進行。
首先是簡單直觀的CPU-Z測試,這個測試負載相對較小,這個測試里單核成績intel占優,而全核性能AMD占優。
負載更高的Cinebench R20測試中,三代銳龍的單核效能會更高一些,但10900K的5.3G加速也不容小覷,3900XT在全核性能測試中領先10900K約13.8%。
國民測試軟件 Master.Lu的處理器得分
換到生產力工具的測試上,著名渲染器V-RAY的官方基準測試。
多功能三維軟件Blender基準測試,3900XT相比渲染用時最久的10600K節省了約一倍時間。
Blackmagic出品的RAW視頻處理基準測試,處理8K分辨率各檔處理器間的差距不大,4K分辨率的intel占優些,8K能相差有10幀, 4K下10900k vs 3990XT 也僅相差4幀。
在264視頻轉碼測試中結果也雷同,可能與軟件優化有關
在測試整機整體性能的PCMARK10中,3900XT拔得頭籌。
在代表游戲性能的3DMARK測試中,3900XT的得分均落后10900K一些,根據前幾個軟件的經驗,不同軟件的傾向性和優化均有不同,所以導致了結果的差異,總體看來在同等價位下,處理器渲染方面AMD更占優勢些,那游戲性能有沒有很大差距呢?
游戲性能測試
下面通過6款游戲實測來看看兩個陣營的游戲性能差距如何,游戲測試均采用更貼合玩家的1080P分辨率游戲最高畫質檔進行,個人覺得為了故意體現差距去降到720P最低畫質或者用2080Ti的話參考意義并不是很大。
《古墓麗影:暗影》
《極限競速:地平線4》
《全面戰爭:三國》
《生化危機3 重制版》
《戰爭機器5》
《幽靈行動:斷點》
上面6款游戲幀數僅有幾幀的差距,游玩時基本感受不到差距,使用5700XT同級或以下顯卡的話,圖里任何一款處理器都能勝任。只能希望未來的游戲能加把勁做好多核優化吧,畢竟現在時代已經變了。
最后再來看看各個處理器的整機烤機功耗表現,12核的3900XT與8核的10700K整機功耗相當,7nm工藝顯然功不可沒。
硬件平臺介紹
除了處理器性能測試之外,這里再介紹下其他硬件,里面還是有些能聊聊的東西,比如B550芯片組主板的定位和散熱問題。
華擎 B550 Taichi
這次測試的3600XT和3800XT使用的是華擎B550的旗艦太極,比起X570,B550上的太極標志性金色齒輪更加突出,M.2固態硬盤安裝方式也更加便捷了,快捷開機、重啟鍵、Debug燈,Type-C接口也同樣沒落下。
供電散熱盔甲也做了強化,太極LOGO在未開機時是隱藏在斜條紋的裝飾板背后,一眼望去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供電元件以及雙8Pin的供電接口。
B550太極采用了整整16相的供電配置,比市面大多數X570都來得多,看上去誠意十足,但這樣的配置帶來的自然是價格問題,很多玩家發現B550發布并沒有以往B450價格那么親民,導致很多還不理解產品的玩家有些怨言。
但認真對比能發現,B550為了照顧下一代處理器戰未來,各種供電強化,PCIe4.0都是成本,B550與這次的XT系列處理器挺像,都是補齊B450和X570之間產品線空缺,給玩家提供更多的選擇。
X570太極的RGB背板也沒有因為芯片組等級做閹割,IO接口方面因為芯片組總線的升級,數量也相當豐富,總的來看比起B450,可拓展空間更高些,但兩者的選購范圍并不沖突。
而3900XT搭配的則是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供電扛住3900XT沒有問題,主要是給AMD主板用上隔壁家的散熱孔位和雷電3啥的,這種操作確實不負華擎“妖板”之名。
內存使用的是宇瞻 NOX 暗黑女神 3600MHz,作為老牌內存品牌推出的新品,因為超頻性能非常強悍,剛上市的時候直接賣斷貨,陸陸續續補貨也被搶光了,所以獲得了“缺貨女神”的稱號,近期貨源總算是得到了補充,也上架了4266高頻版,不過3600Mhz算是AMD銳龍平臺的甜品頻率了,希望日后ZEN3的IF總線頻率能上到更高的頻率吧。
這期是處理器測評,顯卡就不羅嗦了,華擎 Radeon RX 5700XT 太極無論是顏值還是性能,也是5700XT里的第一梯隊了,金色齒輪搭配起B550太極相當好看,有機會再給大家介紹。
散熱方面,這次的3800XT和3900XT出廠并沒有附帶原裝散熱,需要自行選擇,這也是考慮到選擇這兩者處理器的用戶肯定是希望獲得更高的頻率,而原裝散熱的話并不能給它們兩提供更好的散熱環境來做頻率加速,索性去除掉讓玩家自行選擇。
所以這里我選擇的同樣是顏值和散熱性能第一梯隊的恩杰海妖X53,別看只是個240,它用的最新一代水泵效能是非常強悍的,不少測評里都有展現,用來壓默認的10900K還是OK的,再加上上面的X570 Phantom Gaming-ITX,回頭再裝一期itx小鋼炮超頻視頻分享給大家。
電源用的同樣是恩杰的新品C850,金牌850W全模組電源,由海韻代工十年質保,相比起前輩E850,內部方案進行了升級,同時閹割了CAM監控連接模組,減少了成本讓價格更親民些。
固態方面,影馳HOF PRO算是目前能買到價格比較親民的PCIe4.0固態了,目前4.0固態順序讀寫在5000MB/s左右,B550能支持PCIe4.0固態,但嘗鮮的代價自然是要會高一些,希望日后更多的廠家能投入進來盡快普及吧。
總結
這次第三代銳龍的XT系處理器得益于7nm工藝的優化改進,能提供更高的加速頻率,但它并不是簡單的替代品,而是會和之前的銳龍處理器同步銷售,便宜大碗更強的性能,選擇權還是交給用戶,對于這次XT系列處理器有什么看法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責任編輯:pj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90瀏覽量
134509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7瀏覽量
172175 -
桌面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39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