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是賦能城市活力的新基建
樂業生,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執行秘書長
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瘟疫改變了世界,各國在努力抗擊疫情的同時,無不對遭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復蘇做出努力。
3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講話為我國的經濟振興指明了方向,新基建成為熱議的話題。
我們認為,新基建應以5G通信網絡的建設和應用為核心,在加快5G通信網絡建設的基礎上,建設結合5G+云存儲+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的新型安全信息服務網絡,互鏈網基礎設施;建設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城市新型智能微型軌道交通的城市智能交通物流網基礎設施;建設結合5G+邊緣存儲+邊緣計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應用的三維信息傳播服務的新型信息服務基礎設施。
新基建應該是以新一代創新技術應用為特征的和城市服務升級為目標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必須是在滿足人民新型消費、升級消費需求的前提下,升級城市新功能、創造城市新產能、優化城市運營模式、增加城市新動能,為整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應該是兼顧短期長期投資效益的建設。
一種融和5G等多種通信技術、自動行駛控制技術、微型架空軌道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云計算調度平臺技術于一體的“智能微型軌道個人公交系統”應運而生。而且在城市建設智能微型軌道個人公交系統路網的同時,可以復用微軌路網及站臺的結構建設,同時將5G微基站系統、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公共信息播放系統、智能連鎖便利店系統同時建成,構成一個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可知、可控、可調度的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可謂一舉多得,可以大大減低社會的綜合投資成本,可快速形成綜合應用場景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在抗疫復工的大背景下,作為能夠提升城市功能、優化城市運營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培育城市經濟新動能的創新城市運營生態系統,應成為此輪“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成為激活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抓手!
破解城市擁堵的“當斯魔咒”
影響城市運營效率和活力的首要的問題是交通問題,201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2.6億量,因交通擁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被稱之為城市病,給城市帶來可計量的巨大損失的同時也成為城市發展的巨大阻力。疫情過后人們為了出行安全,更增加了小汽車出行,城市交通擁堵甚至超過疫情發生前的程度。
追求安全、快速、私密、舒適的出行空間是人的天性,人們總是無限趨于購買和使用私家車來滿足這個需求。但是城市的人均道路是有限的,而且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增長,人均道路面積在不斷下降,車速下降、效率減低成為鐵律,與原本通過自駕車達到快速抵達目的地的訴求大相徑庭。這就是1962年,美國公共政策與公共行政管理學者安東尼·當斯(Anthony Downs)在其論文《高峰期公路的擁堵法則》提出來的“高峰期交通擁堵的當斯定律”,被稱為當斯魔咒。當斯定律基本上判定了如果沒有突破現有交通模式的思路和辦法,城市交通擁堵就是必然現象。
目前解決城市交通的辦法是修建地鐵、BRT發展大載量公共交通。但地鐵的高投入給城市背上沉重的財政包袱,沒多少城市建得起;BRT更加劇了地面道路的擁堵。而且從實際運營實踐來看,似乎并沒有很好地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甚至沒有一點改觀的感覺,北、上、廣、深皆是地鐵建設投入最大同時還是最擁堵的城市。特別是如果防疫成為一個長期需求的話,人們還是不能放棄小汽車出行。目前的現狀也印證了這一點。
另辟蹊徑的“智能微型軌道個人公交系統”是一個從交通模式到交通工具全面創新的城市公交系統。智能微軌系統的創新設計有效破除了當斯魔咒,獨立車廂空間提供了自駕車的品質、空中軌道開辟了新的道路資源、智能系統調度解決了速密反比的制約。架空的微型鋼構軌道解放了地面,可與綠化樹木、便道、甚至城市建筑融為一體,使地面回歸綠化。智能行駛的小車把乘客從駕車中解放出來,把出行時間變成了自由時間,在系統平臺的調度下,小車以最優化的線路或最優化的銜接換乘,給乘客提供精準的出行。大大提高整個城市的運轉效率。
與傳統自駕車、出租車、網約車相比,智能微軌具有專有路權、智能行駛的特點;與地鐵、輕軌這樣的傳統軌道交通相比,智能微軌是空中微型軌道、個人獨立車廂的品質公交,既緩解地面交通擁堵,又為防疫提供了條件。除此以外,智能微軌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在系統平臺的統籌調度下智能運行的,根據出行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會不斷地優化整個系統資源的配置優化線路運行來滿足每位乘客的出行需求。
建設軌道上的城市實現精準智能交通是共識。但是,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已經不再是只有大建地鐵和輕軌的老思路。誠然,地鐵在解決城市交通上有一定成效,但高昂的投資成本;不夠方便的站點覆蓋解決不了乘客上車前和下車后的交通問題,是一個不完整且投資效益低的方案。還有占用地面道路資源的城市輕軌更是無法解決城市擁堵問題。而智能微型軌道交通系統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實現城市智能交通的供給端創新、革命性創新。而且是城市公交理念的創新、公交模式的創新、公交系統設備的創新。其最大的特點是完全智能化運營、建設成本低、建設速度快、運營成本低。其建設成本是地鐵的1/20、運營成本是地鐵的1/10,可以大幅降低政府的公交財政支出,是實現城市智能交通的最完美解決方案。
智能微型軌道個人公交系統是基于以人為本,分時共享的理念設計的個人公共交通系統。由架空微型軌道、智能行走機構、懸掛小型車箱、離線上下站臺、智能控制系統平臺組成,構成懸掛于空中的個人智能快速交通系統。讓每位乘客實現路網內一站直達的出行需求。運行速度30公里/小時,最大運力可以達到7200人/小時/單軌。路網規劃和站臺設置可做到市區乘客300范圍內就可以乘車出行,非常便捷。智能微軌可以接駁地鐵、城鐵、高鐵站形成遍布城市的軌道路網,在智能協同工作平臺的調度下,在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的智能統籌運算安排下,全程的軌道交通出行可以使行程做到非常高效和分鐘級的精準,全國大范圍使用后可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精準出行。
構建新型城市智能運營生態體系
5G通信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智能微型軌道交通技術等都是近年來科技界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發展的創新技術。這些技術只有應用于社會實踐、應用于城市運營、管理,應用于經濟、民生才會造福社會,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籍5G網絡建設,集多種創新技術應用來構建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才是服務城市的最好新基建。
智能微軌路網建設的同時,立柱可以共建成5G的天線系統,站臺可以共建成機房系統,利用5G基站的邊緣存儲、邊緣計算技術加上區塊鏈技術,可以建設一個高度安全的互鏈網系統,服務于城市政府公共管理、銀行金融交易、個人信息存儲等對信息安全要求很高的應用領域,在互聯網之上架設一個具有自主主權的、安全的、有價值的信息服務網,是可以催生許多行業信息系統升級服務應用的平臺。
同樣,利用5G的邊緣存儲、邊緣計算技術加上VR/AR/MR技術,實現低延時三維信息傳送網絡,服務于醫療、科技、工業、文化、教育、旅游、娛樂等領域,使信息由二維模式上升為三維模式,可大大提高人們對知識、文化的學習、理解和應用,激發人們的創新能力,可成為文化知識產業創新應用升級的平臺。
還有就是在智能微軌交通的基礎上,專用物流小車連接城市倉儲系統包括冷鏈系統、站臺下的物流柜和24小時便利店,形成一個24小時自動服務的城市智能物流輸送系統。為城市功能升級、服務升級提供一個新型的基礎設施,成為城市服務行業創新升級的一個平臺。
智能微軌個人交通系統的車站、車體、車載屏幕可以組合成為一個分部最廣、定位精準的信息播放系統。為城市公共信息服務、精準廣告服務、休閑娛樂等提供一個創新的服務平臺。
以上幾個平臺都是搭載于智能微軌個人交通系統的結構平臺上共用附建的,綜合構成一個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可知、可控、可調度的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成為城市功能升級、服務升級的載體。可謂一舉多得,以小博大的創舉。同時也避免了各自為政的建設給城市規劃及城市空間利用帶來的難題。可以把智能微軌結構建設當作城市空間建設的地下管廊來建設。
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對于無力建設地鐵的中小城市是城市交通一步跨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時代的最佳方案。靈活設置的架空微型軌道,可以根據城市人口分布規劃到小區門口、寫字樓前、各種商業場所及服務場所門前等方便乘坐的路網,且全城路網內實現一站直達無需換乘,是一種全新的公交出行體驗,是真正可以快速實現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統。
對于離中心城區較遠的社區、開發區,可以通過建設智能微軌專線,連接附近的學校、商超、醫院、地鐵站、高鐵站,使社區配套快速升級完善,改善居住和生活配套環境立竿見影。
從建設運營角度看,智能微軌系統全部設備采用工廠預制生產,現場快速安裝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系統的綜合建設成本;自動化運行模式,除了人力資需求很少耗電也非常少,所有的小車是按需運行,無需求時無能耗,人均運行耗電只有5分錢一公里。所以,智能微軌個人交通系統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運營管理成本都非常低,這是它優于任何公交系統的一大優勢,是建設綠色交通、綠色城市的必然選擇。
智能微軌系統的空間占用很小,所以他的線路規劃建設也就非常靈活,完全不拘泥于現有地面路線設計,使得傳統交通系統和路網設計理念得到進一步解放。智能微軌可以和綠化帶、隔離帶、便道、綠地做相容性設計建設,跟5G基站布網融合建設,跟城市亮化工程、美化工程做相容性設計,甚至跟城市建筑做相容性設計。使城市變得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緊湊化,實現人和城市建筑、人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互不相擾的美好景象。
這樣一個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最終實現的是,為政府和社會企業提供5G網絡服務的同時提供了一個高安全級別的信息服務網即互鏈網,和一個為行業應用的三維信息服務網。為市民提供的是,根據每一位市民的出行需求、生活采買需求,物流需求、來協調配置城市物資資源的智能系統,在你需要的時候,他就在哪里等著為你服務了。這背后支撐的就是基于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計算機大平臺系統。市民只需一部手機在手,出行、購物、物流傳送全部解決。它最大的意義是把每一個市民從每天費時、費力、費神的出行通勤時間、日常采買時間中解放出來,變成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車廂變成客廳的延伸。這完全可以稱得起是城市運營和生存系統的一場革命。是承載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未來城市基礎設施,成為支撐智慧城市的載體。
帶動溢出效應的創新產業鏈
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其互鏈網為實現數字城市、數字政府、數字交易提供了安全保證基礎,使城市管理變得有序、便捷、高效、活力、節能、綠色;其交通物流網可以提升人們的生活、工作、出行、購物等運營效率。新的運營模式可激活多個產業模式創新、就業創新;可拓展出新的的經營空間、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可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而普惠民生。
建設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城市建成面積推算,要建成覆蓋城市、景區的智能微軌交通路網,將形成63萬億元的設備制造、工程建設產值,并帶動126萬億元的消費規模。依托這個系統而產生的各種創新服務將給城市帶來新的創業、就業機會,這會給我國疫后經濟振興發展提供一個巨大的內需空間,在未來十到十五年內,每年形成數萬億的經濟增長。
這個產業鏈包括生態系統的建設和運營,還有基于新生態的應用產業,是一系列供給端創新的產業鏈。至少包括鋼鐵型材制造;高端裝備制造;輕型車輛制造;電子設備制造;市政工程建設;智能交通運營;智能物流運營;零售服務運營;安全網絡建設運營;三維信息制作、發布、運營;公共信息精準發布產業;全域文化旅游產業;大健康服務產業等。最關鍵的是,改善城市交通現狀是每個城市的剛需,便捷安全的交通出行是每一個市民的剛需,而日常的出行、日常消費是細水長流,文化、旅游是穩定增長的需求,所以建設智能生態系統具有非常穩定的投資回報、是長短期結合的投資回報。用智能微軌交通建設的低投入撬動城市民生的大效益,會快速形成良性的投資效益,可以拉動政府資本、民間資本共同建設,甚至成為全民參與的投資項目,成為繼房地產后取代房地產業的人民幣蓄水池。這樣的系統不但可以減少政府的公交財政負擔,還會成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
智能微軌個人公交系統建成后,將大大減少小汽車在城市市區的使用,也就是大大減少汽油的消耗量,在減少城市污染的同時,可以改變我國交通工具依賴石油的現狀,改善國家能源結構,提升能源戰略安全。從國際競爭戰略的角度來看,減少小汽車的使用,使得歐美占核心技術優勢的汽油車工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提升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全球市場地位。
這個新增的產業鏈,完全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建設美好城市、改善民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而產生,即不依賴國際市場也不依賴國際技術,是我們國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在疫后國際關系不確定的環境下,更是我們振興經濟的最好方向。
激發全域旅游產業的發動機
疫情帶來的世界范圍內的封國、封城措施,遏制瘟疫的同時也重創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秩序,影響疫后經濟格局的走向更是撲朔迷離,特別是中國近年制造業快速發展所依托的國際化環境,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嚴重干擾。這是我國必須面對的疫后經濟局面。
所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會議為疫后經濟振興指明了方向。
近些年文旅產業表現出了強大的增長態勢,雖然在疫情期間受到了巨大沖擊,但也是疫后極大可能出現的“報復式”消費回補、高速發展的重要產業。2018年成立的國家文化旅游部把文旅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9年文旅行業以14%的增長率領先于其他行業,充分說明黨中央戰略調整的英明。近年來很多地方創新推出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為文旅產業如何發展壯大開創了一個新思路。2019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共 71個區縣和單位,大力推廣全域旅游的發展模式。
全域旅游模式,以其能夠通過發展旅游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和就業,而在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疫后隨著我國外向經濟的受阻,有效拉動內需的全域旅游產業會更加受到重視和發展。
但如何快速豐富有吸引力的文旅產品、如何有效的挖掘展示文化和旅游的結合、如何快速形成全域旅游的產業鏈、如何發展建設全域旅游的交通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等是需要各個地方政府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科技、創新的模式來構建的,特別是需要高屋建瓴的頂層規劃設計。
而應用智能微軌+5G+AR/VR/MR等新技術來構建新型的全域旅游環境和文化旅游結合的旅游產品,是在新時代的創新道路。
智能微軌以其空中架設、施工簡單快速、建設成較低等特點,可以快速構建一個域內的旅游專線,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旅游景點、服務設施、文化景觀、民俗購物等等連接起來,以其新奇的吸引力把游客輸送到景區消費。車載的VR可以活靈活現的介紹推廣區內的旅游資源,吸引游客消費。而且建設空中的智能微軌可以很好地解決旅游景區的環境保護問題,很好的解決景區內人車混雜的難題。
智能微軌不僅可以連接高鐵站至區域內各景區,使得游客避開地面交通的嘈雜混亂,抵達景區的時間更加精準、安全,效率更高,而且還可以延伸到景區內各個景點,使原本的人車混行造成的混亂場面,改變為地面人行道和在空中瀏覽互不干擾、立體式交通的設計,不僅使景區面貌大大改觀,大大提高景區接待能力,還成為景區一道新的風景線。
其伴隨而建的5G信息服務系統,以VR、AR制作等形式充分的介紹、展示旅游地的風情文化、故事傳說,給游客帶來穿越之旅的體驗;其帶來的方便物流功能豐富景區的物資供應,給游客帶來方便;其連接景區、服務區、商業區、文化區的功能,能夠留住游客,擴大旅游服務范圍;挖掘文旅旅游經濟的更大價值,促進域內經濟發展。
5G通信與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融合發展,給文化旅游產業帶來全新的文化表現形式和運營模式,可以實現文化和旅游的完美結合。通過對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傳說、民俗等進行挖掘,用VR制作來展示給游客,成為一種創新的旅游資源和旅游項目,而且全國各地都有豐富的資源。
事實上,VR 技術使人類知識的記載、傳播、學習由二維模式升級到三維模式,將革命性地提升人類學習創新能力。VR制作是一個不消耗自然資源的綠色產業,“5G+VR”技術將極大改變文旅、教育產業的應用模式,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未來10-15年形成超過 80萬億元規模的龐大產業。各個地方都可以通過文旅產業的應用來啟動和發展這個產業,可以很好地解決就業問題。
人民幣走向一帶一路的載體
突襲而來的疫情,對各國政府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面對災難讓我們看清了歐美政府及國際資本集團瘋狂封堵我國國際發展空間的嘴臉。因此,我們更要加快推動實施一帶一路的國際發展戰略。
我們的智能微軌個人交通系統及附屬的城市智能運營生態系統,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樣有著巨大的需求,同樣會給沿線國家帶來福祉。而且由于其基礎設施的屬性,會成為相對安全的投資建設項目;由于其具備長短期收益兼顧的特點,具有非常靈活的投融資模式。可以成為人民幣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的優選戰略項目。
同樣應用于一帶一路國家的旅游項目,可以立竿見影的解決其相對落后的交通條件,保護相對完整的自然環境,改善旅游環境。也會產生很好地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這樣的新基建,推廣的是創新技術應用;解決的是城市發展痛點問題;建成的是城市運營系統升級;帶來的是城市創新空間與活力;發展的是供給端創新經濟;實現的是綠色和諧發展的智慧城市;普惠的是就業與民生;買單的是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費。從政府投資角度、拉動經濟的角度來講,這是最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的新基建。
責任編輯:pj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069瀏覽量
13630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3瀏覽量
5655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