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智能制造網)
乘著人工智能的東風,近幾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一度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狂歡”。不過,在經歷一段沖刺期后,現在的自動駕駛領域逐漸理性化,各方越發傾向于采取聯盟的方式來強化合作,從而減低研發成本、加快商用步伐。
前段時間,國內幾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先后成功完成融資。其中,小馬智行一家就籌集了約5億美元資金。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軟銀將牽頭對國內出行巨頭滴滴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進行投資,擬交易額高達3億美元。目前,滴滴方面尚未進行正式回應。
滴滴公司的愿景一共有四句話,其中一句就是成為“全球智能交通技術引領者”。雖然這家中國出行巨頭在2019年8月才正式將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但是早在2018年2月的公司年會上,滴滴自動駕駛汽車就已經正式亮相。從那時候開始,滴滴不再將自己視為是一家純粹的出行公司,而是將業務從網約車延伸到了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需要驚人的資金投入,即使是谷歌也不得不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Waymo剝離,以免拖累財務表現。同樣選擇剝離自動駕駛部門的還有Uber,所以滴滴的做法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反而可以讓總公司輕裝上陣,也可以讓自動駕駛業務獲得更加自由的發展環境。
更重要的是,自動駕駛部門的獨立,將為接下來的融資創造更好的條件?,F在軟銀將對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提供3億美元的投資,無疑解決了滴滴的燃眉之急。要知道,發展自動駕駛是何等的燒錢,谷歌每年對Waymo的投入約為10億美元,通用汽車旗下Cruise公司僅2018年就虧損了15.12億美元。
但是對于滴滴來說,自動駕駛是其必須邁入的戰場。原本,滴滴借助網約車業務崛起,并取得了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然而,一旦自動駕駛汽車全面普及,那么滴滴在網約車方面的優勢將蕩然無存。因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將淘汰大量的人類司機,勢必擠壓傳統網約車市場份額。所以滴滴只能選擇踏入自動駕駛賽道,把危險武器提前握在自己手里。
從目前來看,自動駕駛汽車要想實現無人駕駛,以及在日常道路環境全面商用,仍然有很大的難度。雖然不少企業宣稱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了L4級,甚至是全自動駕駛,但是很顯然相關自動駕駛汽車還是只能在限定場景、限定條件下使用。也就是說,短期內自動駕駛難以實現大規模商用,特別是在出行領域。
因此,滴滴等自動駕駛公司未來的路還很長。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這些企業一方面要解決大量“燒錢”的難題,同時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換言之,如果要想在自動駕駛領域獲得成功,除了錢,你還得找到、發掘自己的優勢。那么,滴滴的優勢在哪兒呢?
業內人士認為,許多自動駕駛企業在硬件方面的條件都相差不大,主要是在機器算法和數據方面存在差異,另外就是芯片技術這個核心配置。對于滴滴來說,作為一家出行巨頭,其最不缺的就是海量的車輛、乘客和路網數據,以及在調度方面的經驗積累。
所以,在理清優勢、找準定位的基礎上,滴滴就可以明確自己的發展戰略,考慮選擇怎樣的盟友、走哪一條商用道路。目前,滴滴已經和眾多車企達成了合作,這次再引入軟銀集團這個強有力的資本后臺,未來的路或許壓力可以減輕不少。但是在自動駕駛領域走得安穩、求取成功、贏到最后,滴滴還需要好好籌謀。
(責任編輯:fqj)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3瀏覽量
166834 -
滴滴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3瀏覽量
129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