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灣區新材料產業發展背景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灣區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截止2018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3萬億元。
其中涉及新材料產業發展方面。《綱要》明確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藥、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藥、智能機器人、3D打印、北斗衛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圍繞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高性能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及其關鍵環節,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培育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形成以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
2、大灣區新材料產業規模及布局
就目前大灣區地域范圍來看,香港、澳門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新材料產業規模很小,主要是以創新研發及總部運營為主。而珠三角九市則形成了從研發到制造、再到應用的產業鏈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體系。根據各市新材料產業相關規劃對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提出的目標分析,到2020年,大灣區新材料產業總產值規模將超過10000億元。各地新材料產業重點布局情況如下: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新材料產業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3、大灣區新材料產業發展優勢
首先是創新要素。粵港澳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大科學工程,創新要素吸引力強,具備創建新材料國際創新中心的基礎實力。
香港高等教育發達、國際化水準領先、市場體系健全、資本市場發達、智慧財產權保護完善、資訊流通便捷,具備發展創新科技的良好條件。香港大學等多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強、亞洲前十,港區擁有國家兩院院士44人。科技部已累計批淮在港建立了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在基礎科學和原始創新方面,香港多所研究型大學在新材料研發和應用方面具備領先優勢,可以成為全球高端科技產業的策源地。
香港重點高校新材料創新研發方向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澳門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最大優勢就是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包括中醫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和行星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面向國家所需。澳門大學注重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匯聚了各個學科專家和高水平的研究團體,鉆研先進材料、人工智能、微電子等領域。其中芯片研究入選國際固態電路會議論文數量最多的前二名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聚焦能源和環境新材料的創新發展。
廣東省著力優化創新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效果明顯,為科技創新打下堅實基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有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東莞散裂中子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深圳國家基因庫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擁有廣東省雙聘院士15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專家161名。
珠三角九市科技創新功能定位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其次是資本環境。
新材料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難度、高門檻和長研發周期、長驗證周期、長應用周期的特點,從啟動研發到真正應用好一個新材料需要很長時間,對資金要求高,企業融資渠道非常重要。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金融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融資便利。
香港金融服務業優勢明顯,作為具領導地位的國際金融中心,資本市場的實力毋容置疑,在私募基金市場方面的發展亦是亞洲區內的翹楚,香港金融服務業可在多方面推進大灣區發展。一是香港擁有與世界市場緊密互動的豐富經驗及成熟的金融基建,監管制度和標準亦與西方類同,易獲得國際認可。二是香港資本市場穩健成熟,可以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投融資選擇,并可吸引環球投資者。香港聯交所可為灣區內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渠道,亦可發展和研發多元化的金融平臺和產品,服務于灣區企業。
作為國際自由島,澳門擁有自由開放的經濟貿易環境,自由兌換的貨幣制度,低稅率稅收制度,及時的信息流動,高效的金融監管,以及與全球資本市場銜接的法律體系。澳門搭建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可重點服務債券市場和融資租賃市場,從而形成與深交所、港交所的錯位發展。
廣東省金融服務業發達,并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一是廣東省內金融市場體制逐步完善。廣東擁有深交所,建立了“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廣州區域股權交易中心等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為灣區內科技型企業疏通股權投資退出渠道,有效降低創新型企業融資成本。二是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程度較深。廣東集聚了一批國內外知名風險投資機構,通過投資獎勵、早期風險補償等措施鼓勵面向科技創新企業的風險投資,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中長期股權、債權投資。三是粵港澳三地跨境融資通道逐步放寬。粵港澳大灣區內RQFII等跨境投資業務試點有序推進,“深港通”“債券通”順利開通,有效從金融領域加強省港澳三地創新要素聯動。
第三是應用市場。
新材料與電子信息、先進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緊密結合,大灣區在這些方面匯聚了大量知名企業,集中了中國制造業巨頭,如華為、廣汽集團、比亞迪、TCL集團、中興通訊、海信科龍電器、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邁瑞醫療等,涉及通信設備、新能源、智能家電、高端裝備、高端醫療器械等諸多先進制造業領域,凸顯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先進制造業上的強勢地位,為灣區內新材料應用奠定了豐厚的基礎。
《綱要》明確要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加強產業分工協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先進制造業,首要任務就是要突破新材料關鍵共性技術,擴大新材料應用領域,這必將促進大灣區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4、大灣區主要地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
廣州 廣州明確將新材料列為《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廣州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的重點發展產業,現有新材料企業超400家,新材料產品產值超百億元企業2家,超十億元企業17家,超億元的企業有100多家;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
廣州形成了以廣州開發區為核心區的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優勢產業集群。
廣州新材料產業布局及創新研發情況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深圳
在《中國制造2025深圳行動計劃》中,已將推進新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納入重點領域,目前深圳已有近3000家新材料企業,分布在支撐領域、優勢領域和新興領域等三大領域。其中,支撐領域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細分行業;優勢領域主要集中在新型功能材料、功能結構一體化材料等細分行業;新興領域主要是超材料、納米材料、超導材料等細分行業。產業規模方面,到2020年,要努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2300億元。
深圳新型功能材料產業規模較大,電子信息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新能源材料依托深圳良好的產業基礎穩步發展,生物材料、納米材料產業規模較小但擁有高附加值。
深圳新材料產業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佛山
佛山已經形成基礎雄厚的材料產業,特色明顯,在電子信息材料、先進復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八大領域已形成集聚效應。其中先進陶瓷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智能材料、納米材料四大領域頗具特色。
2018年9月,佛山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合作,在南海桂城建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由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包括研發區、孵化區、會議會展和生活區四個功能區域。研發區包括新能源材料實驗室、電子信息材料實驗室、智能制造實驗室、節能環保材料實驗室、生物醫用材料實驗室和一個材料分析檢測大型儀器公共平臺。孵化區包括工業產品設計中心、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科技孵化器。
新能源材料實驗室主要從事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純電動汽車、無人駕駛技術、人工智能、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校企合作項目的研發。電子信息材料實驗室主要從事5G 通信、無人駕駛、物聯網、量子通訊、大數據等校企合作項目研發。智能制造實驗室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3D打印、新型數控系統和集成應用、有機光電等方面的校企合作項目研發。節能環保材料實驗室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環境修復、智能變頻節電、綠色制造等領域的校企合作項目研發。生物醫用材料實驗室將由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牽頭,協調生物醫用材料研究領域的相關資源,輻射帶動樂平中國醫療器械(三水)產業基地、容桂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
東莞
官方統計,2017年,東莞新材料產業年產值約660億元,企業280多家,在金屬合金、功能玻璃、高分子復合材料、覆銅板、氮化鎵襯底等方面具備產業基礎。到2025年,東莞新材料產業產值總規模要超過2000 億元!
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連接兩大科技創新區,有發展新材料產業的基礎;可選擇性承接深圳、廣州等城市的產業轉移,與佛山、中山、珠海、江門等珠三角城市進行錯位發展。
東莞新材料產業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東莞已經規劃建設散裂中子源新材料研發孵化基地、半導體材料研究中心、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發應用平臺三大新材料產業建設工程。散裂中子源新材料研發孵化基地,將加速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推進新材料產品標準與下游行業設計規范的銜接配套建設。半導體材料研究中心將圍繞晶片制造與芯片制造,重點發展氮化鎵(GaN)、碳化硅(SiC)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發應用平臺將圍繞電子器件、增強復合材料、藥物輸送、水處理、納米醫藥、三維石墨烯材料等產業方向,加速納米材料在能源、環境、電子芯片、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產業化進程。
5、大灣區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根據國家的總體戰略定位和產業發展的定位,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應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超前布局超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液態金屬、納米材料、增材制造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發、應用,整合全球新材料產業高端要素資源,引領新材料產業發展,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全球新材料創新應用新高地、世界一流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充分發揮區位、產業、人才、市場、資本和機制體制等優勢,依靠創新和金融的融合,開展重點新材料應用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精準醫療、高效儲能和無人駕駛等新興產業對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打造新材料創新應用引領示范區。
結合大灣區在基因技術、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優勢,構建優質醫療服務體系需求,加快發展骨(軟骨)組織病損、創傷、角膜等修復材料與心血管系統用醫學材料。電子信息面向智慧城市建設中智能物聯、新一代移動通信、無人駕駛在大灣區的實驗應用和推廣普及,培育壯大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材料、先進陶瓷和人工晶體。滿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要求,有序發展高容量儲氫材料、新型電池材料、超導材料等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以及高效生物催化劑和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4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671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2瀏覽量
25815 -
新材料
+關注
關注
8文章
390瀏覽量
21333
原文標題:超萬億規模,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產業發展簡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眾號:新材料在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