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點評】vivo發明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用于手機的OLED屏幕發光技術,從而解決了OLED屏下指紋技術中識別率低、耗電量大以及強光刺眼感受的問題,提供了手機的整體性能。
集微網消息,3月10日下午,vivo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的5G旗艦——vivo NEX 3S。vivo NEX 3S搭載高通驍龍865移動平臺,支持雙模5G網絡,并且該旗艦機同樣使用了屏下指紋解鎖技術!
隨著用戶對于高屏占比終端的外觀美學和視覺感觀的體驗需求,全面屏移動終端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并逐步面向市場,為提升移動終端的整機屏占比及其美觀性,屏下指紋識別和面部識別等解決方案逐步出現。
現有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的通常使用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來實現屏下光學指紋識別,這種方案主要是利用屏幕的OLED發射光源,然后發射光線經過手指反射給指紋模組的感應裝置進行指紋檢測識別。
但是,這樣的方案由于是利用OLED發光來實現指紋識別,其識別率較低,并且難以做到只對指紋區域進行發光,導致耗電量較大。另外,為了提高指紋識別率,需要提高OLED的發光亮度,從而導致耗電量加大,同時也會因強烈的發光亮度導致用戶強光刺眼的感受,造成不良好的使用體驗。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vivo在18年7月25日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移動終端”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824665.2),申請人為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根據目前公開的專利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全新的屏幕發光技術吧。
如上圖所示為該專利提供的手機結構示意圖,其中主要包括顯示面板110(如下圖所示)、光學指紋模組120(如下圖所示)、結構光發射組件130,結構光發射組件的發射光在顯示面板上的照射區域覆蓋光學指紋模組的指紋識別區域。
除此之外,該結構中還包含攝像模組150,攝像模組可以接收結構光發射組件照射于被攝物體的發射光所形成的反射光并處理成像,這樣設計的好處就在于可以使得手機的屏下指紋識別和面部識別共用同一發射光源,達到節省空間以及簡潔設計的目的。
下圖為該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從剖面示意圖中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該結構是如何設計的。
從剖面示意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光學指紋模組和結構光發射組件分別位于顯示板面110的第二面,即分別設置于顯示面板的下方,正面就是用戶使用的手機顯示屏。同時結構光發射組件的發射光在顯示面板上的照射區域嫩鞏固覆蓋光學指紋模組的指紋識別區域,同上面介紹該發射光可以應用在面部解鎖一樣。
這樣設計能夠達到通過結構光發射組件為光學指紋模組提供發射光用于指紋識別,這樣能夠達到手機進行屏下指紋識別的目的,并且利用結構光發射組件提供發射光源,能夠提升指紋識別率并降低耗電,同時能夠避免強光刺眼的問題,因為我們可以通過調節結構光發射組件的發射光強度即可。
當手機檢測到指紋識別區域內有手指接觸時,手機就會自動啟動結構光發射組件和光學指紋模組,通過結構光發射組件發射光源,發射光投射至手指后產生發射光線和散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散射光線經過光學指紋模組接收和處理,最后傳輸至處理器進行指紋識別。
在了解了該專利發明的手機進行屏下指紋解鎖的結構后,我們再來看一個實際的用戶進行屏下指紋識別和面不識別共用同一發射光源的場景。
如上圖可以看到,當用戶使用手機時,結構光發射組件130照射于用戶面部的發射光所形成的反射光會被攝像模組150所捕獲,從而可以進行面部識別,此外該發射光可以反射用戶按壓在屏幕上的指紋圖像,從而達到利用同一個結構光發射組件就可以捕獲用戶的面部圖像以及指紋圖像的目的!
以上就是vivo發明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該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用于手機的OLED屏幕發光技術,從而解決了OLED屏下指紋技術中識別率低、耗電量大以及強光刺眼感受的問題,提供了手機的整體性能以及帶來了更加良好的用戶體驗!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19瀏覽量
224620 -
vivo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308瀏覽量
635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