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數據出現在邊緣側,而無論是云、邊緣,還是與終端的連接,都少不了網絡的建設部署,參與者不止是硬件、軟件廠商,也讓運營商看到了機會。
6路廠商瓜分邊緣蛋糕
邊緣計算服務器甚至是比云服務器增速還快的市場,原以為是品牌服務品廠商近水樓臺的天下,后來是白牌服務器廠商進入,后來CDN們也蠢蠢欲動,現在運營商也開始闖入這個碩大的市場,也有物聯網廠商根據需求進行接入,更有創業企業也開始伸向這塊蛋糕。這都是因為邊緣數據在爆發。
5G加持為邊緣場景
智能邊緣可以規模化的配置和部署成千上萬的邊緣設備,并結合不同的場景進行自動調度,讓物聯網環境內的每個設備都能自行采集、計算、分析、反饋需求,在端與數據中心之間自由交互。5G可以讓處在邊緣的傳感器之間傳輸數據更快,與邊緣配合后相當于每個傳感器也能夠承擔更多的任務種類。
拓展邊緣離不開生態合作
在中國市場來看,5G、物聯網領域的機會廣闊,邊緣計算向物聯網場景的縱向切入和運營商在5G技術上的場景挖掘是可以產生合力的。此前,中國移動在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中與數十家企業達成了合作,通過跨界合作將觸角延伸到AI、智慧園區、CDN、云游戲、車聯網、高清視頻處理等于,并且開放了數百個API來推進應用開發商業化。
聯通進行邊緣試點
中國聯通在全國多個省市進行了Edge-Cloud規模試點,重點同樣是各個行業中的智慧化應用,希望加快MEC的規模部署。同時,中國聯通還在邊緣云上打造了CUBE-Edge、Edge-Video、Edge-Link等頗具場景特性的產品,例如去解決工業環境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工廠中,利用IoT設備在邊緣處理數據,制造商可以通過檢測設備故障的早期跡象來實現預測性維護,這有助于防止那些妨礙生產的故障發生或進行不必要的維護檢查。
運營商實現MEC架構
中國電信則是提出了5G MEC(多接入邊緣計算)融合架構,在通用的硬件架構上支持MEC功能,可以讓應用得到快速部署。舉個例子,MEC就像是把云平臺的核心網網元推向了靠近終端的位置,這種下沉式的接入方式在融合計算、存儲、傳輸的能力之后,能夠讓邊緣端小計算的反饋和處理效率獲得提升。
移動邊緣成主流
只有運營商可把骨干網切換到邊緣,MEC成為邊緣協同關鍵棋子,與5G網元有所區別的是,MEC對邊緣側的計算力需求較高,使得大量數據可以在邊緣進行處理,這也就帶來了硬件平臺的考驗。例如在邊緣數據方面可以從PC、手機、AR、傳感器得到一手數據,這些數據會傳到離最近的邊緣服務器上,在過濾掉一些無用的數據以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本地存儲、計算和處理,把它們傳輸到云端或數據中心,再去做深度學習,最后把結果反饋到邊緣服務器上。
硬件廠商不能被抄后院
無論怎么說,邊緣服務器是邊緣計算的主心骨,像浪潮、聯想等服務器廠商一場邊緣服務器的市場競爭中絕不能被抄后院,相繼推出了邊緣計算服務器產品,而邊緣環境通常是高溫、高濕、高塵的,電壓也會受限,不同的地方會有直流電、交流電,空間、承重、布線都有受限的可能,甚至一些環境不能插網線,只能用無線的方式做網絡連接,再如讓服務器放在最邊緣的地方,通常缺少非常專業的IT運維人員,因此要做到自動化的無人運維、全方位運維、智能運維。
場景發散讓網絡可感知
由于MEC+5G在邊緣場景的應用空間,運營商紛紛將目光聚焦在此,固網連接+計算服務的方式為不同類型接入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涌現出了LoRa等組網形式,配合云服務商去探索更多的應用形態。此外,運營商在邊緣側的MEC部署也要更貼近應用側,即可感知,從網絡連接轉變為內容連接。
移動邊緣成本待解決
可以看到,從試驗部署到小規模商用,再到主流爆發,5G+MEC技術逐漸成熟使得運營商有了更多文章可做,而隨著與5G技術相關的邊緣場景逐步擴散,能耗、成本等問題也有望進一步被解決。
結束語
運營商根本不用搶邊緣蛋糕,因為有了MEC在移動邊緣這把刀。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04瀏覽量
375851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2瀏覽量
565485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20瀏覽量
493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