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有聽說過RFID技術,你會被原諒的。這項技術在21世紀中期引起了全球消費者和隱私組織的抵制,卷入了一場關于奧巴馬醫改的極右翼陰謀,甚至被一些福音派基督徒擔心是反基督者的標志。
從通過電子收費的汽車到非接觸式地鐵卡,再到供應鏈中的物品標簽——RFID無處不在,它指的是一套用于人和物的無線識別技術。為了方便識別,有些家養寵物體內植入了RFID標簽;有些人甚至在手上注入RFID來代替門禁卡或信用卡。換句話說,RFID標簽無處不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00年代中期公眾對這些標簽的關注程度似乎與實際使用的RFID標簽數量成反比。例如,最突出的抗議活動發生在這一時期,谷歌對RFID的搜索在2007年左右達到頂峰。但當時這項技術還處于相對早期階段,至少對于零售業和物流業來說是如此。現在我們正處在這樣一個時刻:我們正處于RFID終于開始實現其預期的潛力的時候,公眾的注意力卻幾乎消失殆盡。除了中國強制使用RFID汽車標簽或某些提供自愿注射RFID服務的公司之外,這項技術很少成為公眾話題。
但事實并非總是如此,回顧這些爭議可以為這項技術的發展提供信息。畢竟,人們所關注的RFID方面在2000年代中期并沒有消失。
RFID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雷達出現的早期,但這項技術直到1999年才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那一年,“物聯網”這個詞是在一次關于使用RFID標記單個物品的會議上出現的。幾年內,沃爾瑪宣布授權用RFID標記所有商品,其他公司也在探索類似的項目。在21世紀初的某一時刻,RFID標簽似乎有一天會取代條形碼,成為供應鏈和零售環境中商品識別的主要方式。然而,RFID行業面臨一些問題。首先,標簽的效果往往不如預期的好;其次,RFID行業受到一個名為“反對超市隱私侵犯和編號的消費者組織團體”(CASPIAN)的審查,說明團體注意到RFID技術的普及。
CASPIAN一開始是一個致力于抗議超市會員卡的組織,但這場斗爭從未獲得過太多的關注度。后來,他們將注意力投向了RFID技術,并在全球范圍內組織了在零售場所使用RFID技術的抗議活動。CASPIAN組織的第一次大罷工發生在2003年,當時他們抗議意大利著名服裝品牌貝納通集團的一個RFID試驗項目。抗議奏效,審判結束。類似的抗議活動也針對沃爾瑪,主要是沃爾瑪在馬薩諸塞州一家商店推出的“智能貨架”試點項目——裝有RFID標簽產品的“智能貨架”會在檢測到有人移除物品后立即拍照。抗議活動獲得了足夠的關注度,沃爾瑪最終選擇放棄部署智能貨架。隨后的2005和2006年,抗議活動集中在樂購(Tesco)和牛仔品牌李維斯(Levi's)使用RFID標簽的產品上。
RFID抗議活動不僅限于針對零售業。2004年,包括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電子邊境基金會(EFF)和CASPIAN在內的39個隱私組織組成的聯盟聯合寫了一封關于反對在生物識別護照中使用RFID的公開信。雖然這些努力并沒有阻止RFID護照的啟用,但這是后來抗議活動集中在RFID增強型駕照中的先兆。
但人們的擔憂遠遠超過了身份證。人們開始擔心RFID被強制植入人體。美國至少有四個州——加利福尼亞州、北達科他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威斯康星州都通過了禁止強制植入RFID芯片的立法。其中一些擔憂可能與一些福音派社區的信仰有關,即RFID可能與《啟示錄》中預言的“野獸印記”有關,但這些擔憂并非美國獨有。2006年,英國《每日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英國人十年后可能會像狗一樣被微芯片化。”2006年,一本專門警告人們使用RFID的書甚至登上了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這些都說明有些人確實很在意。
盡管抗議活動并沒有停止電子收費或RFID護照的啟用,但抗議活動的確可能減緩了RFID在零售行業的部署。至少,零售行業的主要商業出版物被迫對此作出回應,并增加了一個關于保護隱私的定期專欄。然而抗議活動最終因各種原因而平息,盡管RFID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但抗議活動從未完全恢復。尤其是,導致2000年代初期全球范圍內抵制的廣泛物品級標簽類型現在終于開始出現,但是在試驗階段,受到公眾關注的只是一小部分。
即使RFID似乎在眾多爭議中幸存下來并成為許多數據生產基礎設施之一,但這段歷史仍然很重要。畢竟,還是有可能會發生某種情況導致這類抗議再次爆發。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一些關于電子收費或支持RFID身份證的抗議可能會失敗。但是,使用RFID標記商店中的商品仍處于早期階段,讓公眾重新關注RFID技術仍可能嚴重影響其商品推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RFID變得像現在這樣廣泛使用之前,抗議活動就已經逐漸消失了,而且有多種可能的解釋。原因之一可能是,現在的個人數據領域比2005年前后更加復雜。在某種程度上,與基于移動電話數據、瀏覽歷史、信用卡購買等的海量數據配置文件相比,一個組織從RFID標簽獲得的數據可能顯得有些新奇。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抗議活動嚇壞了公司,他們不得已建立起更健全的隱私保護措施,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過去10年里零售業沒有發生任何與RFID相關的重大丑聞。這或許不能完全確定,但技術的未來不可避免。
RFID作為另一種以隱形方式塑造我們生活的基礎設施,可能已經進入了一種相當和平的現狀。部署這項技術的組織當然也是希望如此。但總有一些事情會發生變化,我們會回到RFID高能見度的時期。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RFID是繼續隱入幕后,還是再次成為抗議和公眾爭論的源頭。
責任編輯;zl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2瀏覽量
375909 -
RFID技術
+關注
關注
5文章
498瀏覽量
313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