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Ostentatious)
去(2019)年英特爾推出導入10納米的Ice Lake處理器,接著還有10納米強化版的Tiger Lake預計今年問世,以及自家第一顆推出的GPU也要靠10納米撐腰,但面對產能始終拉不上來的10納米窘境,英特爾在包括PC、服務器等市場份額的表現也一點一滴被競爭對手瓜分,Davis也不諱言:「我們確實感到(服務器市場)競爭加劇」。
但面對PC、筆記本電腦的市場,Davis依舊有信心。根據Mercury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PC市場去年英特爾擁有82.3%、較前年下滑4.2%,筆記本市場則是擁有85.4%、較前年下滑4.5%。
雖然兩個市場的表現都呈現微幅流失的狀態,但Davis認為,雖然有看到對手AMD在PC(17.7%)、筆記本(14.6%)市場的占比逐步提高,但那多半是目前英特爾因為產能表現所無暇顧及、供應的中低端市場,主力的高端市場依舊在英特爾的掌控中,Davis也表示,接下來產能穩定后要再重新搶回市占,對于英特爾來說也不會是難事。
由于去年AMD靠著擁有臺積電7納米加持的第二代EPYC處理器,在服務器市場打開一線生機,市占率從2018年的1.8%微幅提升到2019年的3.9%,隨著今年即將登場的第三代EPYC處理器、代號「Milan」處理器登場,以及主打機器學習、高效能運算等應用的全新架構「CDNA」GPU架構,都將會在今年下半年登場,多方的布局也看得出AMD的企圖。
反觀英特爾,Davis認為在先進制程的進度上落后市場預期,或許是影響接下來英特爾跟AMD在爭奪服務器市場的重要因素。依目前的規劃,英特爾的7納米(或等同于臺積電的5納米)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問世,至于英特爾的5納米(或等同于臺積電的3納米)更還沒有明確的時間點。
目前英特爾的做法是加快產品的路線圖,雖然10納米產能無法跟14、22納米相比,但英特爾若要重回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相關成本必須有所投入,讓自10納米以下(指7、5、3納米)的先進制程可以在生產、研發、建置等同步進行,以利能提供更良好的產品給客戶。
此外,Davis也提到,在英特爾的預測里,目前AI市場僅是起步狀態,就英特爾來說關于AI的相關收入為40億美元,但到2024年,AI的全球市場規模將有機會上看250億美元,其中包括數據中心、云端應用等需求也會更加強勁,這部分產品亦是英特爾的強項。
Davis表示,目前40億美元收入里,過半業績來自于Xeon處理器,接下來英特爾也將針對客戶提供立基于CPU、GPU的解決方案,來強化服務器市場。
也或許真的是AI需求即將來臨,服務器市場對于相關應用也越來越多,今年在CES展上剛亮相的第一顆獨立GPU:「DG1」預計是搭載xe架構、并采用自家10納米技術,為一顆定位為初階的獨立GPU處理器。代號「DG2」定位為高階的獨立GPU處理器,曾經一度傳出將由臺積電的7納米協助代工,但臺積電未做出評論。
如今有媒體指出,這顆DG2最終采用的可能不是臺積電的7納米,而是直接使用6納米技術,預計將于2021年問世,目標跟NVIDIA及AMD一較高下。目前臺積6納米預計在上半年進行風險試產,下半年(或于明年初)投入量產。
若這個傳聞屬實,不僅反應英特爾在先進制程上的表現真的遇上瓶頸、不得不出此策略。有分析師認為,此一動作將會對臺積電在產業的地位有所提升,顯示臺積電在先進制程的表現有一定的水準;此外,當英特爾、AMD及NVIDIA都不約而同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制程作為武器,接下來整個服務器市場的版圖會怎么走,依舊讓人相當期待。
(責任編輯:fqj)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49瀏覽量
230295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85瀏覽量
1719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