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無功補償在配電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視,低壓側無功補償技術在配電系統中也開始普及,從靜態補償到動態補償,從有觸點補償到無觸點補償,都取得了豐富的運行經驗。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第一個,補償方式問題。現在很多部門無功補償的出發點還放在用戶側,即只注意補償用戶的功率因數,而不是立足于降低電力網的損耗。如為提高某電力負荷的功率因數,增設1臺補償箱。這固然會對降損有所幫助。但是如果要實現有效的降損,必須通過計算無功潮流,確定各點的最優補償量、補償方式,才能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這是從電力系統角度考慮問題的方法。實踐經驗證明:為降低10KV線路的損耗,最好將補償裝置安裝在配電變壓器的低壓側,實現分散就地補償。
第二個,諧波問題。電容器具備一定的抗諧波能力,對電網的諧波污染,尤其是高頻諧波污染有很好的濾除作用。但諧波含量過大時會對電容器的壽命產生影響,甚至造成電容器的過早損壞;另外,動態無功補償柜的控制環節,容易受諧波干擾影響,造成控制失靈。因此在有較大諧波干擾,又需無功補償的地點,應考慮添加濾波裝置。這個問題普遍容易被忽視,導致一些補償設備莫名其妙地損壞。
第三個,無功補償容量的選擇問題。過補償會造成無功倒送,這是電力系統不允許的,因為它會增加線路和變壓器的損耗,加重線路負擔。采用固定電容器補償方式的用戶,在負荷低谷時,可能造成無功倒送。對于接觸器控制的補償柜,補償量是三相同調的,在三相負荷不對稱的情況下,就可能造成無功倒送。對于晶閘管控制的補償柜,雖然三相的補償量可以分調,但是很多廠家為了節約資金,只選擇一相做采樣和無功分析。所以在選擇補償方式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
第四個,電壓調節方式的補償設備帶來的問題。有些無功補償設備是依據電壓來確定無功投切量的,這有助于保證用戶的電能質量,但對電力系統而言卻并不可取。因為雖然線路電壓的波動主要由無功量變化引起,但線路的電壓水平是由系統情況決定的。當線路電壓基準偏高或偏低時,無功的投切量可能與實際需求相去甚遠,會出現無功過補或欠補。
第五個,投切振蕩問題。由于是電容分級補償,閉環控制方式,可能出現投切振蕩。即負載無功功率沒有變動時,補償電容卻在頻繁地投切。一旦出現振蕩,不僅不能正常穩定工作,而且容易損壞補償裝置的電容器、控制器及開關等設備,因此我們必須盡量避免投切振蕩現象的發生。
綜上所述,10kV配電網低壓側的無功補償工作應更多地考慮系統的特點,不應因電壓等級低、補償容量小而忽視補償設備對系統側的影響(包括網損)。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無功功率的傳輸損耗,提高輸配電設備的效率,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應按照“分級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進行規劃,合理布局。
-
無功補償
+關注
關注
12文章
553瀏覽量
229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