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區塊鏈從1到100的過程中,僅有區塊鏈并不能解決問題,它需要與其他技術結合,例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因此,鋅鏈接認為,在產業區塊鏈的2.0時代,是技術融合升級的時代。
產業區塊鏈正處于1.0時代,當中仍有許多機遇等待挖掘。作為深耕產業區塊鏈的媒體,鋅鏈接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看到限制與瓶頸,使得區塊鏈并不如它所被期待的那樣——減少信任摩擦,提升社會效益,往往在大多數場景中,仍需要個人、機構等主體的信任背書。
借用19世紀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的話,媒體是站在國家這艘巨輪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審視并預報不測風云與淺灘暗礁,以保證航行安全。
鋅鏈接預示到了產業區塊鏈的到來,也預示到了產業區塊鏈的瓶頸,如今,我們看到瓶頸的突破口——技術融合。
在新舊交替之際,鋅鏈接邀請到行業領軍人物,共同來探討產業區塊鏈2.0時代的發展,探討區塊鏈與其他技術融合,在產業中落地的路徑,推動產業區塊鏈從1到100的歷史進程。
本文是經濟學家朱嘉明的思考:
人們一般認為,提出“區塊鏈產業”概念,是受到“互聯網產業”概念的啟發,希望在區塊鏈領域能夠重復互聯網與產業結合深度結合的歷史,最終形成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產業形態。這樣的初衷是成?的。
但是,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區塊鏈產業雖有進展,卻比預期要緩慢的多,特別是難以重復和移植產業互聯網的歷史經驗,?且看不到在短期內得以突破的前景。所以,現在需要認真思考這個現象。
產業區塊鏈的難:產業互聯網模式不可復制
從技術、產業化順序、演變機制、應用模式、擴展范式等幾個維度來比較,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存在差異。
一是,區塊鏈技術和互聯?技術不同。互聯網技術是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組合,或者說,互聯網技術可以分類為硬件部分、軟件部分和應用部分。互聯網技術具有強烈和明顯的物理特征,其硬件部分包括了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主機和網絡通信設備。其中,網絡線纜(Network Cable)的作為網絡基本構件的意義尤其明顯,因為沒有網絡線纜就沒有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則需要通過智能手機實現。
與互聯網技術相比較,區塊鏈技術是建立在發達和不斷進化的互聯網技術基礎上,其物理性基礎設施,硬件,甚至硬技術處于區塊鏈的的底層的底層。或者說,區塊鏈技術更多體現為非硬件,非物質和非物理的形態。人們很難直覺的看到所謂的區塊鏈技術,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術,導致解說區塊鏈技術相對困難。
二是,區塊鏈與互聯網產業化順序不同。在互聯?發展的歷史,就是互聯網產業形成的歷史,先后因為IT基礎技術開發,IT技術產品化,元器件、部件和組件制造,IT產品集成化和系統化,造就了眾多的與互聯?硬件的企業。硅?應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摩爾定律”得以提出。例如,物聯?的5G替代4G的過程就是產?新技術、新市場和新企業的過程。然而,因為區塊鏈技術不僅不能獨立于,甚至還需要依附在互聯網技術之上,在短期內,難以形成基于區塊鏈技術相關的硬件和軟件技術開發企業群體。至于實現規模性生產和產業化,顯然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三是,區塊鏈與互聯網的演變機制不同。互聯?歷史表明,國家與政府在互聯網早期發揮了關鍵作用。之后,因為?系列國際協議,包括TCP/IP協議,以及應?層的HTTP協議,解決了“跨網”問題,互聯網得以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成功。
區塊鏈則處于不同的境地,區塊鏈因為比特幣形成世界性的影響,以太坊的誕生,整個過程并沒有政府的因素存在。再后來,不論是私有鏈,公有鏈,還是聯盟鏈的應用和擴張,也都不存在和不需要任何國際協議的介質。只是因為,區塊鏈本身就是協議,或者說自帶協議特征。它就是用互聯網技術,通過一系列協議,實現了現在總結出來的“區塊鏈”的功能和特征。但是,區塊鏈的協議畢竟以社區作為約束邊界的,天然存在難以“跨鏈”的問題。
四是,區塊鏈和互聯網的應用模式不同。互聯網天生具有平臺特征,以低成本實現趨于?限?的?與?,?與信息的互動交流,包括文字、語音和圖像。不僅如此,互聯網可以實現越來越個性化的信息交換,還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放?。
所以,互聯網造就了?歌這樣的搜索引擎企業,臉書、推特這樣的社交平臺企業,以及亞?遜和阿?巴巴這樣的互聯網網購企業,進而形成了新型互聯網產業。
在區塊鏈應用領域,這樣的歷史在短期之內很難復制。最要害的是,區塊鏈難以創造出對趨于?限?的個體的需求,使得他們同時成為區塊鏈的使?者和創造者。
五是,區塊鏈與互聯網擴展和蔓延范式不同。互聯網產業形成過程中,一旦形成“領導”型企業,會?即產業示范效應,這種示范效應是國際化的。例如,因為有了亞馬遜,就有了阿里巴巴;因為有了臉書,推特,就有了微信。
互聯網企業還具有相互滲透的特征,因為A,就有了B,?有了A、B,C就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互聯網產業的C端優勢顯著,比區塊鏈更?程度是B端推動的范式。互聯網應用的場景范式,或者說,互聯網產業蔓延和擴張場景,在區塊鏈領域的復制是困難的。(區塊鏈在中國更加側重于B端,主要是因為政策。)
產業區塊鏈發展取決于數字化進程
首先,產業區塊鏈的基本模式對其發展有極大限制。當前,區塊鏈與產業的結合表現為三種模式:
1)與區塊鏈有天然的基因關系的產業。例如,以比特幣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產業,以及延伸的金融業;
2)通過區塊鏈對整個業態改造的產業。例如,IP產業,法律、會計服務業;
3)移植區塊鏈技術?維系原本產業特征的產業。例如,農業、食品業、制造業、原材料業、能源業和運輸業。
在現實經濟中,產業區塊鏈在第?種模式中,技術相對成熟,應用潛力很大,但是,卻受到政府監管和大眾接受程度的限制。?于產業區塊鏈的第?種模式,發展空間大,但是對經濟的整體性影響有限。
其實,最為需要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難度最?的恰恰是第三種模式,即所謂的實體經濟。?沒有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的結合,產業區塊鏈始終停留在初始階段徘徊。(本段主要描述的區塊鏈產業及其構成。而產業區塊鏈在目前媒體中,主要是指用區塊鏈服務B端企業,或者實體產業采用區塊鏈技術。)
其次,實現產業區塊鏈的前提是實體經濟數字化。實現區塊鏈技術和傳統實體經濟的結合需要重要的前提,這就是實體經濟首先要完成數字化轉型。在實體經濟中,作為第?產業的?業的數字化,或者加?業數字化,首當其沖。
事實是,在全球范圍內,只有少數經濟體參與先進數字化技術,其內涵是實現電力及可再生能源、軟件平臺、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按照這樣的標準,絕大多數國家處于?業?命的不同時代?產技術并存的狀態。
如果傳統實體經濟沒有數字化的基本建設,沒有引入大數據采集和分析,直接引入區塊鏈技術,?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如果傳統加??業已經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制造,那么,區塊鏈技術的引進,不僅順理成章,而且會增加顯著效益。
再者,區塊鏈技術需要解決數字化差距。未來區塊鏈產業目標,需要注意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在不同國家、地區和行業之間的非均衡分布,需要最好做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將新的數字化技術改造和整合到現有的生產企業。
與此同時,數字化制造技術需要特定數字分析等技能。唯有消除數字化差距,推動實體經濟積累數字化轉型的投資能力、技術能力和生產能力,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移植最終具有堅實的基礎。傳統實體經濟只有在完成數字化轉型之后,才會形成對區塊鏈技術的需求;反之,則是“揠苗助長”,欲速而不達。其實,這是目前區塊鏈技術向產業轉移的“瓶頸”所在。
區塊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不是在傳統產業中植入區塊鏈技術,而是在鏈上重新打造這些行業。與互聯網產業對應。比如電商,傳統的商場開個網站并不是電商。電商是指在互聯網上重新做貿易,是新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與產業的結合也是如此,不是傳統產業去開發一個區塊鏈應用。而是要在區塊鏈上重構這些產業,是鏈上的產業,不是鏈+產業或產業+鏈。
產業區塊鏈的前途在于全新產業
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改變,區塊鏈技術需要開辟與全新產業的結合。
193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阿·費希爾(RonaldAylmerFisher,1890-1962)在其所著《安全與進步的沖突》?書中,系統地提出了“三次產業”分類的理論和?法,并對?業?命之后的產業結構演變做了實證分析。
之后人們普遍接受,在工業革命前人類經濟產業以諸如農業、牧業、林業等第一產業為主要生產部分;工業革命后,因為機器制造業形成了第二產業,通過工業化取代第一產業而成為國民經濟中主導;進20世紀中期,第三產業率先在發達國家崛起,吸納大量資金及勞力,第三產業取代了第二產業的主導地位。
問題是,?1930年代費希爾開創的產業分類法,已經過去了七、八年,世界的產業結構與費歇爾年代大為不同,其“三次產業”分類法,特別是第三次產業體系的局限和缺陷日益明顯。
所以,我們針對第三產業過于龐雜的情況,將科技知識的?業從第三產業,構成“第四產業”,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歸納與“第五產業”,將?牟利公共產業歸納為“第六產業”。
區塊鏈需要融合的所謂全新產業包括知識、科技、文化和觀念產業。區塊鏈與這些全新產業結合,存在著先天數字化的優勢,對區塊鏈技術存在強烈需求,應用之后可以展現明顯效益。全新產業與傳統實體經濟相比較,不再受制于資本、勞動力和土地這樣的生產要素的限制,其產品已不再以受制于物質結構,沒有磨損、折舊,甚至廢棄過程。全新產業更多的以來與信息、數據、知識和觀念。其中數據尤其重要,成為全新產業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
所以,全新產業,尤其具有虛擬特征的未來產業,更需要區塊鏈技術。例如,美術、音樂和舞蹈等藝術創作過程就是數字化過程,其凝結為產品之后的知識產權保護,人們對藝術產品的關注和體驗,藝術產品的交易,因為區塊鏈技術會大相徑庭。
區塊鏈技術對未來?融產業依然重要。傳統金融業,以及與之相聯系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需要終結貨幣和?融資源?度壟斷和分配嚴重不合理,逐漸向普惠金融過渡。區塊鏈技術有助于重建未來的?融產業。以“穩定幣”為例,無論是有抵押的“穩定幣”,還是基于算法的“穩定幣”,最終都需要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于各類“通證”,也唯有以區塊鏈技術為前提。
結論:尋求“產業關聯”機制
在產業經濟學中,有“產業關聯理論”。該理論主要強調兩點:(1)產業之間存在中間投?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系。?昂惕夫的“投?產出”法提供了如何解決各產業的中間投?和中間需求的方法和模型。(2)各相關產業逐漸存在前、后?向的關聯,以及產業波及效果。后來提出的“產業鏈”概念,其實所要描述的就是?種產業關聯的狀態。
現在討論區塊鏈產業,需要加入“產業關聯”的思想。互聯網產業的成功,很大程度受益于“產業關聯”的機制,通過產業內在的關聯性得以擴張和深化。
區塊鏈產業同樣需要尋求“產業關聯”的機制,建立關聯節點系統,建?產業與區塊鏈相互影響、感應和依賴關系,最終刺激相關的技術融合、資本需求和就業,提升采?區塊鏈企業的利潤和資本利用率,最終形成基于區塊鏈的產業鏈,避免區塊鏈應?的“孤島化“現象。
此外,區塊鏈技術的整體性開發和升級,區塊鏈技術的科學基礎拓展,對區塊鏈產業的形成發展,至關重要。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4745瀏覽量
92698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3瀏覽量
106470 -
產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瀏覽量
53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